【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柔性复合管生产的输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柔性复合管生产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柔性复合管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通过挤出机加工形成内衬管,再向定型后内衬管的外侧绕设编制纤维层,然后经过输送机对覆盖纤维层的内衬管进行输送,使其外表面再次加工覆盖一层外套管,从而形成柔性复合管件。
[0003]现有输送机是利用传动带挤压管件进行输送,当现有输送机对不同管件进行输送过程中,传动带对不同规格的管件包裹性有所差异,管件直径较小时,管件的弯曲弧度较大,导致传动带对管件的包裹性差,且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使两者之间摩擦力有限,致使管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打滑,管件直径较大时,需增大传动带对管件的挤压力来确保传送带有足够的摩擦力来输送管件,但此时由于传动带的挤压力过大,导致受挤压的管件发生形变,形变后管件的纤维层易与内衬管发生分层,导致成品管件质量差。
[0004]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一种用于柔性复合管生产的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柔性复合管生产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支座(1),支座(1)设有控制面板,支座(1)通过支撑块固接有第一固定壳(101),第一固定壳(101)的侧壁滑动设有周向均匀分布的支架(102),支架(102)位于第一固定壳(101)内的一端固接有第二固定壳(103),第二固定壳(103)转动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带轮(104),对称分布的带轮(104)之间绕设有传动带(105),传动带(105)的外表面设有花纹,第二固定壳(103)通过连接架固接有第一驱动电机(106),第一驱动电机(106)的输出轴与相邻带轮(104)固接,带轮(104)的直径由两端向中部逐渐变小,且传动带(105)中部周长小于其两侧周长,用于增大传动带(105)与管件的接触面积,支座(1)设有用于调节对称传动带(105)间距的管径调节机构,管径调节机构与支架(102)连接,周向分布的第二固定壳(103)均设有用于调节传动带(105)弯曲弧度的弧度调节机构,第一驱动电机(106)、管径调节机构和弧度调节机构均与控制面板电气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柔性复合管生产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周向分布的第二固定壳(103)内均固接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位于相邻传动带(105)的内部,第一支撑板(2)滑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滑动架(201),第一滑动架(201)设有与传动带(105)接触的弹性转轮,第一滑动架(201)和第一支撑板(2)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20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柔性复合管生产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管径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伺服电机(3),第一伺服电机(3)固接于支座(1),第一固定壳(101)通过支撑架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301),第一转轴(301)和第一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固接,第一转轴(301)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齿轮(302),第一固定壳(101)转动设置有对称分布的转动环(303),转动环(303)设有周向均匀分布的倾斜槽,转动环(303)的侧壁固接有弧形齿条(304),弧形齿条(304)和相邻的第一齿轮(302)啮合,支架(102)远离第二固定壳(103)的一侧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杆(305),第一固定杆(305)滑动位于相邻转动环(303)的倾斜槽内,第一伺服电机(3)与控制面板电气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柔性复合管生产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弧度调节机构包括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固定杆(4),第二固定杆(4)固接于第一支撑板(2),对称分布的第二固定杆(4)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撑板(401),第二支撑板(401)远离第一支撑板(2)的一侧固接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固定柱(402),第一固定柱(402)设有与传动带(105)接触的滚珠,用于减小第一固定柱(402)与传动带(105)之间的摩擦力,第二支撑板(401)对称设有用于扯动传动带(105)的拉扯组件,支座(1)设有用于调节传动带(105)弯曲弧度的精准调节组件,精准调节组件与第二支撑板(401)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柔性复合管生产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拉扯组件包括有第二转轴(403),第二转轴(403)转动设置于第二支撑板(401),第二支撑板(401)设有均匀分布的矩形孔,第二支撑板(401)嵌有第二伺服电机(404),第二伺服电机(404)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403)固接,第二转轴(403)固接有均匀分布的弹性伸缩架(405),弹性伸缩架(405)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寻长征,石玉臣,邵光国,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东方鹏达非金属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