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甲基腺嘌呤作为Polo样激酶抑制剂的增敏剂在制备治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98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

甲基腺嘌呤作为Polo样激酶抑制剂的增敏剂在制备治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化疗药物增敏领域,具体提供了3

甲基腺嘌呤的一种新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位于鼻咽部粘膜的上皮性恶性肿瘤,EB病毒的感染、病人患者的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均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鼻咽癌相比与其他癌症鼻咽癌具有更加显著的地域特征,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及我国南部地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之外还需增加化疗及免疫治疗来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放化疗同步常作为已是标准的治疗方法,晚期鼻咽癌治疗效果提升依旧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减少化疗药物的耐受、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是提升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一环。
[0003]Polo样激酶(Polo

like kinases, PLKs)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的一种,由PLK1、PLK2、PLK3、PLK4、PLK5五种亚型组成,PLKs在约80%人类肿瘤细胞中都存在过度表达的现象,尤其是 PLK1 具有在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中很少表达的特性使之成为一个很好的抗肿瘤靶点。目前PLK1研究相对比较多,发现其是调节有丝分裂G2期向M期转换的重要因子,参与早期中心体的成熟以及纺锤体的建立。细胞分裂起始时抑制 PLK1 活性可导致附着在着丝粒上的微管数量明显降低;细胞分裂中后期抑制PLK1 活性细胞将无法形成分裂沟,异常的分裂过程触发细胞周期监管机制并诱导细胞死亡。目前PLK1靶向的化疗药物在体内外实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肿瘤效果,部分药物已进入了临床试验,探索和发现此类药物的增敏剂尝试减少药物剂量和毒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临床意义。
[0004]3‑
甲基腺嘌呤(3

Methyladenine ,3

MA)是一种PI3K选择性抑制剂,可永久性的抑制I 型PI3Kγ及暂时性的抑制III型PI3K vps34的功能,涉及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等生物学功能。研究3

甲基腺嘌呤的新用途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

甲基腺嘌呤的新用途,提供一种抗肿瘤药物的组合以及基本策略。
[0006]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上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3

甲基腺嘌呤作为Polo样激酶抑制剂的增敏剂在制备治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0007]优选的,所述Polo样激酶抑制剂为PLK1抑制剂。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PLK1抑制剂为GW843682X或BI2536。
[000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3

甲基腺嘌呤在作为PLK1抑制剂GW843682X、BI2536增敏剂时的浓度为4mM。
[0010]优选的,所述鼻咽癌为鼻咽癌细胞5

8F、6

10B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本专利技术提供了3

甲基腺嘌呤与PLK1抑制剂联用在制备治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
[0012]优选的,所述PLK1抑制剂为GW843682X或BI2536。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鼻咽癌为鼻咽癌细胞5

8F、6

10B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应用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几种:3

甲基腺嘌呤与PLK1抑制剂联用在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药物中的应用、3

甲基腺嘌呤与PLK1抑制剂联用在缩短鼻咽癌细胞因有丝分裂阻滞导致细胞死亡时间药物中的应用、3

甲基腺嘌呤与PLK1抑制剂联用在增加鼻咽癌细胞因有丝分裂阻滞导致细胞死亡数量药物中的应用、3

甲基腺嘌呤与PLK1抑制剂联用在提前激活CDK1诱导的鼻咽癌细胞死亡药物中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且无细胞毒性浓度条件下使用3

甲基腺嘌呤增加PLK1抑制剂GW843682X、BI2536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加速鼻咽癌细胞死亡的化疗药物组合应用,拓宽了3

甲基腺嘌呤的医药用途,为PLK1抑制剂GW843682X、BI2536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可有效提高PLK1抑制剂GW843682X、BI2536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和杀伤效果,提高药物疗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肿瘤药物的组合以及基本策略。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3

MA增强PLK1抑制剂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图,药物联合处理组相较于PLK1抑制剂单独处理组的增殖抑制效果显著增加;其中A:对5

8F细胞增殖抑制结果图;B:对6

10B细胞增殖结果图;*P<0.05,**P<0.01;图2为 3

MA增加PLK1抑制剂诱导的鼻咽癌细胞形态学改变图,显微镜拍照呈现出细胞周期阻滞性死亡过程中细胞变圆、核固缩的相关情况,药物联合处理组相较于PLK1抑制剂单独处理组有更多的细胞变圆并且发生核固缩;其中A:5

8F细胞形态改变及统计结果图;B:6

10B细胞形态及统计结果图;C:5

8F细胞的细胞核形态变化;D:6

10B细胞的细胞核形态变化; *P<0.05,**P<0.01。
[0018]图3为PLK1抑制剂诱导鼻咽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的图,PLK1抑制剂单独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都将大部分细胞阻滞在G2/M期;其中A、C:对5

8F细胞周期改变结果图;B、D:对6

10B细胞周期改变结果图;*P<0.05,**P<0.01;图4为3

MA增加PLK1抑制剂诱导的鼻咽癌细胞凋亡图,药物联合处理组相较于PLK1抑制剂单独处理组细胞死亡比例明显增加;其中A:诱导5

8F细胞凋亡结果图;B:诱导6

10B细胞凋亡结果图;*P<0.05,**P<0.01,***P<0.001;图5为显示PLK1抑制剂与3

MA联用后CDK1抑制性磷酸化位点的表达减少的图,药物联合处理组相较于PLK1抑制剂单独处理组的Phospho

CDK1 (Thr14)磷酸化位点表达显著减少,进而从众多周期蛋白中锁定CDK1为关键靶点;其中A: 5

8F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结果图;B: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3

甲基腺嘌呤作为Polo样激酶抑制剂的增敏剂在制备治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是,所述Polo样激酶抑制剂为PLK1抑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应用,其特征是,所述PLK1抑制剂为GW843682X或BI253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是,所述3

甲基腺嘌呤在作为PLK1抑制剂GW843682X、BI2536增敏剂时的浓度为4mM。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应用,其特征是,所述鼻咽癌为鼻咽癌细胞5

8F、6

10B中的一种或多种。6.3

甲基腺嘌呤与PLK1抑制剂联用在制备治疗鼻咽癌药物中的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应用,其特征是,所述PLK1抑制剂为GW8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斌元袁叶琴王丹玲万正卿傅雨婷胡锦跃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