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i-6Al-4V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086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T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i

6Al

4V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热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Ti

6Al

4V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Ti

6Al

4V合金是一种中等强度α+β型两相钛合金,在经过β热处理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断裂韧性,在航空和航天工业中广泛的应用。
[0003]Ti

6Al

4V合金锻件抗拉强度要求≥900MPa,屈服强度要求≥830MPa,延伸率要求≥6%,面缩要求≥10%,断裂韧性要求≥90MPa
·
m
1/2
,由于锻件尺寸及锻造过程影响,在工厂生产中经常出现锻件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合格率低,且目前没有相关热处理返工的研究,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新的Ti

6Al

4V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方法,以即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塑性、断裂韧性指标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Ti

6Al

4V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方法,提高锻件强度。
[0005]技术方案:
[0006]一种Ti

6Al

4V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7]第一步:β退火;将锻态Ti

6Al
‑<br/>4V合金加热至β相变点以下30~40℃,保温30~120min,再用30~45分钟升温至β相变点以上30℃,保温30~60min,出炉后将锻件进行空冷或风冷至室温;
[0008]第二步:去应力退火;将步骤一中冷却至室温的Ti

6Al

4V合金锻件加热至730℃,保温4~6h,空冷至室温;
[0009]第三步:β退火;步骤二中去应力后的Ti

6Al

4V合金锻件加热至β相变点以下30~40℃,保温30~120min,再用30~45分钟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保温30~60min,出炉后将锻件进行空冷或风冷至室温,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依据锻件强度决定,锻件强度越高,第一预设温度越低;
[0010]第四步:去应力退火;将步骤三中冷却至室温的Ti

6Al

4V合金锻件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保温4~6h,空冷至室温,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依据锻件强度决定,锻件强度越高,预设温度越低。
[0011]进一步地,第一步和第三步中,β退火锻件入炉温度不高于750℃;第二步中,去应力退火锻件入炉温度不高于650℃。
[0012]进一步地,第三步中,第一预设温度为:β相变点以上10~25℃。
[0013]进一步地,在第二步之后,若锻件强度比规范低20MPa以上,则第三步β退火冷却采用风冷;
[0014]在第二步之后,若锻件强度比规范低20MPa以内,则第三步β退火冷却采用空冷。
[0015]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温度为700℃。
[0016]进一步地,第三步β退火冷却采用风冷时,吹风时间不少于10min。
[0017]进一步地,第一步至第四步中,锻件在β退火和去应力退火时装炉间距不小于50mm;锻件在β退火和去应力退火后出炉冷却间距不小于200mm。
[0018]进一步地,β退火后锻件出炉冷却时锻件转移时间不超过120s。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采用本专利技术要求Ti

6Al

4V合金锻件β退火入炉温度不高于750℃,去应力退火如炉温度不超过650℃,减小锻件因加热过程产生的内应力,保证锻件组织均匀,外形平整。
[0021](2)第三步Ti

6Al

4V合金二次β退火温度选择在β相变点以上10~25℃,进行β退火的目的在于获得高损伤容限,然而,钛合金在β区加热时,由于没有第二项颗粒的钉扎作用,β晶粒极易长大,严重降低合金的塑性,即产生“β脆性”,因此二次β退火温度选择在β相变点以上10~25℃,防止锻件晶粒长大,在不降低塑性的前提下,提高锻件强度。而针对不同强度差异的锻件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这是由于在冷却过程中,当温度由β相区冷却至(α+β)相区某一温度时,出现β

α转变,由于晶界具有较高能量,α晶核优先在晶界处形成,由晶界向晶内沿一定方向生长,不同方向的α片不断纵向生长,直到与其他的α片相遇,即形成不同的α集束。冷速越大,形核位置越多,α片层越细,α片层生长方向也越复杂,不同方向的α片层形成的集束尺寸也越小,锻件强度也越高。最终获得强度塑性都满足规范要求的锻件。
[0022](3)第四步去应力退火目的在于稳定组织性能消除应力,对原有片层组织类型影响不大,但对α片层厚度有一定影响,随着去应力退火温度的提高,不仅亚稳β相进一步分解长大充分,且原α片层厚度,集束尺寸都将增加。亚稳β相在原有的片层组织中再次析出α相,与原α片层聚集或形成不同位向,增加α片层厚度,或形成新的α片层集束。有利于提高塑性和断裂韧性。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考虑二次β退火热处理制度对锻件组织状态和性能的影响,较详细的描述了Ti

6Al

4V合金锻件二次β退火热处理工艺参数,能够通过控制锻件组织转变获得适当的α集束尺寸以及锻件晶粒尺寸,最终保证锻件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性能参数。工艺稳定,操作方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首次β退火热处理Ti

6Al

4V合金锻件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0025]图2为二次β退火热处理Ti

6Al

4V合金锻件的显微组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参照Ti

6Al

4V合金在热处理过程的组织演变规律,充分考虑二次β退火热处理对锻件组织的影响规律,调整原始β晶粒尺寸及次生α相片层集束,从而达到提高锻件强度、冲击韧性性能,工艺简单稳定,操作方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Ti

6Al

4V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方法,包括:
[0029]步骤一:β退火
[0030]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i

6Al

4V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步:β退火;将锻态Ti

6Al

4V合金加热至β相变点以下30~40℃,保温30~120min,再用30~45分钟升温至β相变点以上30℃,保温30~60min,出炉后将锻件进行空冷或风冷至室温;第二步:去应力退火;将步骤一中冷却至室温的Ti

6Al

4V合金锻件加热至730℃,保温4~6h,空冷至室温;第三步:β退火;步骤二中去应力后的Ti

6Al

4V合金锻件加热至β相变点以下30~40℃,保温30~120min,再用30~45分钟升温至第一预设温度,保温30~60min,出炉后将锻件进行空冷或风冷至室温,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依据锻件强度决定,锻件强度越高,第一预设温度越低;第四步:去应力退火;将步骤三中冷却至室温的Ti

6Al

4V合金锻件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保温4~6h,空冷至室温,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依据锻件强度决定,锻件强度越高,预设温度越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i

6Al

4V合金锻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和第三步中,β退火锻件入炉温度不高于750℃;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斌肖挺宣航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