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085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得调峰指令,接收基于虚拟电厂的调峰目标,确定当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目标功率值;在当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目标功率值下,计算出当前空调温度设定值边界;对于每一个房间,考虑人体热舒适情况,得到该房间的优化设定温度;将得到的优化房间温度设定值作为房间基准温度控制参数,进行当前房间的实际温度设定并比较每个房间的温度和其对应的房间基准温度,进行当前房间的能效评估,综合考虑不同内机对应房间的房间种类、人数等差异所带来的热负荷差异,在满足建筑需求响应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能耗,优化设定房间温度并进行多联机空调系统建筑中房间的能效表现评估。表现评估。表现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效评估
,具体为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耗能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和绝对值都让人不可忽视,而在建筑耗能中,空调系统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尽可能降低空调能耗对于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有着巨大意义。多联机空调通过控制不同内机的制冷剂流量,实现一台室外机同时为多台室内机提供冷量/热量的目标。通过智能算法来控制多联机空调的室内设定温度,可以在满足人体热舒适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系统能源消耗。多联机空调往往同时满足多个房间的制冷热舒适,不同房间需求不同、温度设置不同,能效方面往往存在差异;对多联机对应不同房间的能效评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0003]经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4353196A,名称为多联机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多联机空调,提出了一种多联机空调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能够通过获得室内机运行所产生的一些参数,自适应学习后修正目标内机盘管温度,以快速获得空调的优化控制性能。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4234370A,名称为一种多联机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空调,提出一种时序优化算法,考虑建筑的蓄热潜力对于运行期间能耗的影响,实现未来时域内空调总能耗最低的控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201610054309,名称为“一种VRV空调计费系统”,所述的空调计费,通过监测室外机的耗电量、用户端制冷/制热盘管的档位、用户侧在每一制冷/制热盘管的计时器来实现对应于每一终端的运行费用计算;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4576807A,名称为“一种VRV空调预付费综合费控系统及其节能费控方法”,所述的方法通过采集各室内机的设备参数和运行参数,计算各室内机的运行费用。现有技术在控制方面主要关注了系统的能耗,而相对忽略了居民的人体热舒适;在评估方面主要关注了分户的经济性分析,而未考虑能效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及系统,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多联机控空调系统建筑物优化控制算法中没有考虑分户能效评估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
[0009]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房间温度传感器,房间湿度传感器,房间人数传感器、室
外温湿度传感器、室外辐射强度传感器、室外风速传感器,所述房间温度传感器,房间湿度传感器,房间人数传感器安装在房间内;
[0010]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包括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
[0011]所述数据处理分析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方式相连,包括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运行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程序。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包括:
[0013]获得调峰指令,接收基于虚拟电厂的调峰目标,确定当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目标功率值;
[0014]在当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目标功率值下,计算出当前空调温度设定值边界;
[0015]对于每一个房间,考虑人体热舒适情况,得到该房间的优化设定温度;
[0016]将得到的优化房间温度设定值作为房间基准温度控制参数,进行当前房间的实际温度设定并比较每个房间的温度和其对应的房间基准温度,进行当前房间的能效评估。
[0017]优选地,所述获得调峰指令,接收基于虚拟电厂的调峰目标,确定当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目标功率值,包括:
[0018]ΔP
ac
=P
building

P
target (1)
[0019]式中ΔP
ac
为该时刻为了达到目标需求相应的多联机空调系统需要降低的功率;P
building
为当前建筑功率;P
target
为满足当前需求响应要达到的建筑总功率。
[0020]P
ac,t
=P
ac

ΔP
ac
ꢀꢀ
(2)
[0021]式中,P
ac,t
为当前空调的目标功率,P
ac
为空调当前功率。
[0022]优选地,所述在当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目标功率值下,计算出当前空调温度设定值边界,包括:
[0023]T
opt,min
=f1(P
ac,t
) (3)
[0024]T
opt,max
=f2(P
ac,t
)
ꢀꢀꢀꢀꢀꢀꢀꢀꢀꢀ
(4)
[0025]式中,T
opt,min
、T
opt,max
为优化温度的下界和上界,f1(P
ac,t
)、f2(P
ac,t
)为以当前空调目标功率为输入参数,以房间设定温度下、上界为输出参数的函数。
[0026]优选地,所述设定温度下、上界的方法为:在夏季情况下,多联机空调的功率随着设定温度降低而升高,在冬季情况下,多联机空调的功率随着设定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0027]在设定温度下、上界的过程时,夏季多联机空调的设定温度上界可以通过专家策略进行设置,而下界则根据温度

功率的模型,获得当前最大功率时的温度设定值;冬季的温度上下界则相反设定。
[0028]优选地,所述对于每一个房间,考虑人体热舒适情况,得到该房间的优化设定温度,包括:
[0029]T
opt
=f(P
ac,t
,T
ambient
,hu
ambient
,Q
radiation
,V
wind
,t,r,p,x) (5)
[0030][0031]式中,T
opt
为房间优化设定温度,T
opti
为第i个房间的优化温度,T
ambient
为室外温度,hu
ambient
为室外湿度,Q
radiation
为室外辐射强度,V
wind
为室外风速,t为当前24小时制时间,r为
当前机组负载率(机组当前功率/机组额定功率),p为当前人员密度,T
room_set
为各个房间室内温度设定值,x为该多联机系统其他可能影响热舒适性的控制参数,x代表的控制参数的数量可以是0个或者若干个。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房间温度传感器,房间湿度传感器,房间人数传感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室外辐射强度传感器、室外风速传感器,所述房间温度传感器,房间湿度传感器,房间人数传感器安装在房间内;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包括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所述数据处理分析模块与数据传输模块相连,包括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运行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程序。2.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得调峰指令,接收基于虚拟电厂的调峰目标,确定当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目标功率值;在当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目标功率值下,计算出当前空调温度设定值边界;对于每一个房间,考虑人体热舒适情况,得到该房间的优化设定温度;将得到的优化房间温度设定值作为房间基准温度控制参数,进行当前房间的实际温度设定并比较每个房间的温度和其对应的房间基准温度,进行当前房间的能效评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调峰指令,接收基于虚拟电厂的调峰目标,确定当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目标功率值,包括:ΔP
ac
=P
building

P
target
ꢀꢀꢀꢀꢀ
(1)式中ΔP
ac
为该时刻为了达到目标需求相应的多联机空调系统需要降低的功率;P
building
为当前建筑功率;P
target
为满足当前需求响应要达到的建筑总功率。P
ac,t
=P
ac

ΔP
ac
ꢀꢀꢀꢀꢀꢀ
(2)式中,P
ac,t
为当前空调的目标功率,P
ac
为空调当前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目标功率值下,计算出当前空调温度设定值边界,包括:T
opt,min
=f1(P
ac,t
)
ꢀꢀꢀꢀꢀꢀꢀꢀꢀꢀꢀꢀꢀꢀꢀꢀꢀ
(3)T
opt,max
=f2(P
ac,t
)
ꢀꢀꢀꢀꢀꢀꢀꢀꢀꢀ
(4)式中,T
opt,min
、T
opt,max
为优化温度的下界和上界,f1(P
ac,t
)、f2(P
ac,t
)为以当前空调目标功率为输入参数,以房间设定温度下、上界为输出参数的函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建筑分户能效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温度下、上界的方法为:在夏季情况下,多联机空调的功率随着设定温度降低而升高,在冬季情况下,多联机空调的功率随着设定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设定温度下、上界的过程时,夏季多联机空调的设定温度上界可以通过专家策略进行设置,而下界则根据温度

功率的模型,获得当前最大功率时的温度设定值;冬季的温度上下界则相反设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晔苗雨润张福清洪小淅陈婉婷熊磊李燕王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源控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