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84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龙虾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通过卡合机构滑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通过卡合机构滑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浮力环,所述浮力环的底端套接有网兜,所述浮力环和网兜套接处外侧卡合安装有卡箍,浮力环的顶端设置有坎环,所述浮力环和坎环皆为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坎环、网兜、皮筋圈和第一支撑杆,将浮力环拉到岸边,便于将余料取出,避免在水里持续分解,将皮筋圈扎在网兜底部,便于在收网的时候带出一些龙虾进行观测生长状态,将皮筋圈去掉,龙虾能够从网兜的底端游走,避免龙虾损伤。避免龙虾损伤。避免龙虾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


[0001]本技术涉及小龙虾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中低山区、丘陵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水稻田,且这些水稻田一般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同时这些水域有机质丰富,单块水稻田大小合适,南方的稻田在种植稻子的时候,其内部含有充足的水量,非常适宜饲养小龙虾,使得一水多用,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1703326U公开了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包括条形的网兜、防护网和投料斗,防护网套装在网兜外部,投料斗设置在防护网上,网兜和防护网之间安装若干个固定栏,固定栏包括同圆心的内固定环和外固定环,外固定环安装在内固定环外,且两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放,通过防护网对条形的网兜进行保护,防止外部的垃圾或其他水生生物随水流对网兜内部结构造成损害,进一步的保护稻田虾的生长环境,同时,通过固定栏,使二网之间能够拥有稳定的支撑结构,确保防护网与网兜的安全距离,从而网兜拥有独立的生态环境。
[0004]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长形网兜饲喂,虽然能够吸引小龙虾进食,但是,网兜的丝线具有柔性非常容易困住小龙虾,每次收网会提上岸较多小龙虾,需要人工分离,极易损伤幼虾,且现有的稻田种植较密集,长形网兜过大,容易损伤稻田根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长形网兜饲喂,虽然能够吸引小龙虾进食,但是,网兜的丝线具有柔性非常容易困住小龙虾,每次收网会提上岸较多小龙虾,需要人工分离,极易损伤幼虾,且现有的稻田种植较密集,长形网兜过大,容易损伤稻田根部问题,提出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
[0006]本技术提出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通过卡合机构滑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通过卡合机构滑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浮力环,所述浮力环的底端套接有网兜,所述浮力环和网兜套接处外侧卡合安装有卡箍,浮力环的顶端设置有坎环,所述浮力环和坎环皆为圆形。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侧铰接安装有安装板。
[0008]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L固定板,所述L固定板的内部滑动插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套接有伸缩弹簧,所述移动板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槽。
[0009]优选的,所述卡箍的一侧插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母。
[0010]优选的,所述卡箍的内部设置有紧固垫,所述紧固垫采用橡胶材质。
[0011]优选的,所述网兜的底端设置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侧设置有皮筋圈。
[0012]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滑板,损伤滑板的两侧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弧形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有坎环、网兜、皮筋圈和第一支撑杆,将浮力环拉到岸边,便于将余料取出,避免在水里持续分解,将皮筋圈扎在网兜底部,便于在收网的时候带出一些龙虾进行观测生长状态,将皮筋圈去掉,龙虾能够从网兜的底端游走,避免龙虾损伤。
[0015]2、通过设置有调节螺母、螺纹杆、移动板和安装板,将限位杆向上移动,伸缩弹簧受到挤压,限位杆底端离开限位槽,使得移动板转动,将浮力环靠近岸边,便于加饲料,通过螺纹杆和调节螺母相互配合,将卡箍的一侧收紧,使得紧固垫夹持网兜的顶端,便于安装拆卸网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卡箍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板和移动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10、第一支撑杆;111、第二支撑杆;112、第三支撑杆;120、浮力环;121、坎环;130、卡箍;131、调节螺母;132、螺纹杆;133、紧固垫;140、移动板;141、安装板;142、限位槽;143、伸缩弹簧;144、限位杆;145、L固定板;150、网兜;151、皮筋圈;152、牵引绳;200、卡合机构;210、卡块;211、弹簧片;212、滑板;213、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包括第一支撑杆110,第一支撑杆110的一侧通过卡合机构200滑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11,第二支撑杆111的一侧通过卡合机构200滑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112,第三支撑杆112的一侧设置有浮力环120,浮力环120的底端套接有网兜150,浮力环120和网兜150套接处外侧卡合安装有卡箍130;在稻田定点安装饲喂网,将安装板141安装在岸边,将第二支撑杆111滑动第一支撑杆110,将第三支撑杆112滑出第二支撑杆111,增加浮力环120到岸边的长度,避免龙虾堆积在岸边,浮力环120略高于水面,将饲料放在网兜150的内部,便于小龙虾取食,浮力环120和网兜150能够拦住饲料,将其圈定在固定的范围中;网兜150的底端设置有牵引绳152,牵引绳152的一侧设置有皮筋圈151,将皮筋圈151扎在网兜150底部,便于在收网的时候带出一些龙虾进行观测生长状态,将皮筋圈151去掉,龙虾能够从网兜150的底端游走,避免龙虾损伤;
[0024]进一步的,卡合机构200包括滑板212,损伤滑板212的两侧开设有空槽,空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片211,弹簧片211的一侧设置有卡块210,第一支撑杆110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弧形槽213,通过将卡块210挤压卡在弧形槽213的内部,便于限定第二支撑杆111和第三支撑杆112的位置。
[0025]进一步的,浮力环120的顶端设置有坎环121,浮力环120和坎环121皆为圆形,坎环121避免饲料溢出。
[0026]实施例二
[0027]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相较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3,第一支撑杆110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板140,移动板140的一侧铰接安装有安装板141,使得移动板140转动,将浮力环120靠近岸边,便于加饲料。
[0028]进一步的,安装板141的顶端设置有L固定板145,L固定板145的内部滑动插入有限位杆144,限位杆144的外侧套接有伸缩弹簧143,移动板140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10),所述第一支撑杆(110)的一侧通过卡合机构(200)滑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11),所述第二支撑杆(111)的一侧通过卡合机构(200)滑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112),所述第三支撑杆(112)的一侧设置有浮力环(120),所述浮力环(120)的底端套接有网兜(150),所述浮力环(120)和网兜(150)套接处外侧卡合安装有卡箍(130),浮力环(120)的顶端设置有坎环(121),所述浮力环(120)和坎环(121)皆为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0)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板(140),所述移动板(140)的一侧铰接安装有安装板(1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稻田小龙虾养殖饲喂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41)的顶端设置有L固定板(145),所述L固定板(145)的内部滑动插入有限位杆(144),所述限位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陵县龙顺龙虾稻田种养殖家庭农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