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774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6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通过在壳体内开设进风腔,离心风轮安装在进风腔内,并将离心风轮设置为其进风面平行于进风口所在平面,即气流经进风口沿进风腔的延伸方向流向进风面,然后从离心风轮的四周甩出;另结合在壳体内形成依次连通的第一出风腔、进风腔和第二出风腔,且上述三个风腔大致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离心风轮的出风方向所在平面与上述三个风腔所在平面共面,进而离心风轮两侧甩出的气流会在进入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并经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流出的过程中,避免了气流在进风腔内的转向,进而减少了进风腔内气流冲击内壁面引起的风量损失,且气流可以均匀流入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使得风道组件的出风量更加均匀。件的出风量更加均匀。件的出风量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

技术介绍

[0002]窗式空调是一种可以安装在窗口上的小型空调器。
[0003]窗式空调通常包括设置在室内侧的室内模块和设置在室外侧的室外模块,其中,室内模块的风道组件用于吸入室内侧回风,并进行换热调温后再次送回室内侧。
[0004]现有技术中,气流在风道组件内的流动路径较为复杂,气流在风道组件内需要经多次转向且容易冲击风道组件的内侧壁,导致风道组件内的气流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道组件的风量损失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进风腔、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所述第一出风腔和所述第二出风腔分别位于所述进风腔的两侧,所述进风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出风腔和所述第二出风腔;
[0008]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进风腔、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所述第一出风腔和所述第二出风腔分别位于所述进风腔的两侧,所述进风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出风腔和所述第二出风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腔,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腔,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腔;气流从所述进风腔流入所述第一出风腔的气流方向与流入所述第二出风腔的气流方向共线;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安装在所述进风腔内,所述离心风轮的进风面平行于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覆盖在所述进风口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所述挡风板包括第一挡风部和第二挡风部,所述第一挡风部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挡风部覆盖部分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换热器两端朝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延伸设置,并覆盖所述第一挡风部和所述第二挡风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侧布置,所述第二挡风部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下侧布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两端的下侧分别形成有一条新风流道,两个所述新风流道的新风出口分别布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舟卜昌波孟祥澳骆海曹姚松吴丽雅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