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多源数据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077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网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多源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通过边缘设备采集用户电表及表箱电表的用电量数据;S2、将用户电表数据输入至用户用电量分析模型中,判断用户用电量风险系数;所述用电量分析模型基于每个用户的历史数据建立;S3、根据用电量风险系数将用户划分为正常用户及风险用户,根据用户电表及表箱电表数据对风险用户用电状态进行分析;该方法通过用电量分析模型对其使用状态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将用户划分为正常用户及风险用户,进而能够优先对风险用户的用户电表状态进行评价,提高了结果判断的准确度及判断效率。断效率。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多源数据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多源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供电电压监测、电能质量管理、线损管理、费控管理、远程抄表、用电稽查、用户增值服务等专业提供大量的数据支撑;现有技术通过边缘计算设备设置于用户端,及时的采集用户的用电信息,通过边缘计算结合云计算相结合的形式,能够适用在局部性、实时性、短周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更好的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决策与执行。
[0003]现有的用户电力分析系统主要先通过对用户电表的数据进行判断,对抄表失败、电表电力为负值的用户电表进行确定;或者通过采集用户电表与表箱电表的数据,通过进行比对的方式,进而判断出用户电表中是否存在故障用户电表,再通过对用户电表的逐一排查,进行故障判断及维护。
[0004]现有的电力分析系统主要从总体进行分析判断,而针对有每个用户的独立分析过程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而言计算压力过大,而采用边缘计算设备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对于具体的分析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多源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通过边缘设备采集用户电表及表箱电表的用电量数据;S2、将用户电表数据输入至用户用电量分析模型中,判断用户用电量风险系数;所述用电量分析模型基于每个用户的历史数据建立;S3、根据用电量风险系数将用户划分为正常用户及风险用户,根据用户电表及表箱电表数据对风险用户用电状态进行分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多源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量分析模型建立的过程为:通过公式通过公式获得预测用电量E
pre
(t);其中,t2为当前时间点,t1为历史时间点,t2与t1相隔时间段为预设值;E(t)为t1至t2时间段用户的用电量变化曲线;E
max
为t1至t2时间段用户用电量最大值;E
min
为t1至t2时间段用户用电量最小值;σ、τ为预设系数;W为当前时间点的温度;δ为影响函数;将实际用电量E
fact
与预测用电量E
pre
进行比对:若则判断该用户为风险用户;否则,判断该用户为正常用户;其中,R
th
为预设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多源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函数建立的过程为:根据用电量采集时间t对应的时段,获取该用户在该时段的历史用电量信息及该台区所有用户在该时段的用电量信息;根据用电量采集时间t对应的环境温度,获取该用户在该温度环境下的历史用电量信息及该台区所有用户在该温度环境下的用电量信息;通过公式获取影响函数δ(t,W);其中,为历史特定时段内该用户用电量均值;为该用户在t对应时段的历史用电量均值;为该用户所属台区所有用户在t对应时段的历史用电量均值;为该用户在W温度状态对应时段的历史用电量均值;为该用户所属台区所有用户在W温度状态对应时段的历史用电量均值;A1、A2、B1及B2为预设比例系数,A1+A2=1,B1+B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多源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风险用户用电状态进行分析的过程为:将每个表箱电表的用电量与表箱电表对应用户电表的用电量进行比对分析,根据比对结果对风险用户的用电量信息进行分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边缘计算的电网多源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比对分
析的过程为:通过公式计算偏差率μ;将偏差率μ与预设阈值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强牛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信类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