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719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包括内衬组件、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和外衬组件,所述内衬组件粘接固定于所述外衬组件内侧,所述内衬组件由导温管内置层和透气覆盖层组成,所述导温管内置层的一侧与所述透气覆盖层通过针织缝纫连接;在将降温接口附件的置换时,只需解除粘扣接层的粘接,使透气覆盖层与导温管内置层之间分离,此时组合卡压盖解除与合并限制贴片的卡合,即可将位于接层安置夹片以及合并限制贴片中受到限制的降温接口附件任一端拔取抽出后,即可将新降温接口附件置换安装进行重新安装,无需将防护服拆除,方便于置换操作的同时不会对防护服本体造成受损。的同时不会对防护服本体造成受损。的同时不会对防护服本体造成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空调防护服的一体连接性,现有空调防护服通常将降温管路、降温接口附件与防护服之间一体式装配,该种装配方式后期在接口附件密封性出现影响后需要进行置换时,需要将防护服与接口附件之间缝纫接合处拆除,其置换时的便捷性不足,同时容易造成防护服连接处本体由于拆卸出现受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包括内衬组件、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和外衬组件,所述内衬组件粘接固定于所述外衬组件内侧,所述内衬组件由导温管内置层和透气覆盖层组成,所述导温管内置层的一侧与所述透气覆盖层通过针织缝纫连接,所述导温管内置层内侧设有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所述透气覆盖层内侧设置有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所述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和所述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包括组合卡压盖、侧限制卡板和分离夹座,所述分离夹座和所述侧限制卡板均与所述组合卡压盖固定连接,所述侧限制卡板的数量为两个并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分离夹座设置于两个所述侧限制卡板之间位置,用于降温接口附件双端管路的隔离支撑,所述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包括接层安置夹片、接口附件中置座、合并限制贴片以及接口附件外对插端限制座,所述接口附件中置座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口附件中置座呈对称分布固定于所述接层安置夹片的内壁,所述合并限制贴片与所述接层安置夹片固定连接,所述接口附件外对插端限制座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口附件外对插端限制座呈对称分布固定于所述合并限制贴片的表壁,所述组合卡压盖与所述合并限制贴片卡合固定后,通过所述分离夹座嵌设于两个所述接口附件外对插端限制座之间,用于提高接触摩擦力。
[0005]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导温管内置层与所述透气覆盖层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粘扣接层,所述导温管内置层和所述透气覆盖层之间通过所述粘扣接层粘接固定。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侧限制卡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嵌设支撑头,所述合并限制贴片开设有与所述嵌设支撑头适配卡合的扣接卡槽,所述扣接卡槽通过与所述嵌设支撑头的相互卡合,实现所述组合卡压盖和所述合并限制贴片之间的合并。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接层安置夹片开设有两组管束通腔,所述接口附件中置座的内侧开设有嵌设空腔,所述管束通腔和所述嵌设空腔用于降温接口附件置于所述接层安置夹片位置后的嵌入,进而起到对降温接口附件的限位作用。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组合卡压盖开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对插接头置入腔,用于配合所述嵌设空腔降温接口附件延伸管路的横向位移限制。
[0009]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包括:
[0010]S1、首先解除粘扣接层的粘贴使粘扣接层从导温管内置层表面脱离,将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以及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暴露于外部,之后将降温接口附件与防护服内置降温管插接固定,将降温接口附件与外部制冷主机接口端插接固定;
[0011]S2、完成降温接口附件的对接后,将降温接口附件的输送接口端与降温管路的连接部分向接口附件中置座内侧置入,使嵌设空腔对降温接口附件的接口端与降温管路的连接部分进行横向位移限制,而降温接口附件与制冷主机的外接接口端连接部分摆放至合并限制贴片内侧位置进行横向限制,完成初步定位;
[0012]S3、在管路附件与连接件之间完成定位后,将透气覆盖层将翻折,使透气覆盖层与导温管内置层通过粘扣接层粘贴,之后将组合卡压盖通过与合并限制贴片卡合,使降温接口附件受到阻隔,完成降温接口附件的快速装配;
[0013]S4、将降温接口附件的置换时,解除粘扣接层的粘接使透气覆盖层与导温管内置层之间分离,此时组合卡压盖解除与合并限制贴片的卡合,通过将位于接层安置夹片以及合并限制贴片中受到限制的降温接口附件任一端拔取抽出后,即可将新降温接口附件置换安装进行重新安装,无需将防护服拆分。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分体式的内衬组件和外衬组件可给予降温接口附件独立的装配空间,通过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和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使降温接口附件的接口端与降温管路的连接部分、降温接口附件制冷主机的外接接口端连接部分限位后,通过将透气覆盖层将翻折,使透气覆盖层与导温管内置层通过粘扣接层粘贴,完成降温接口附件的快速装配,在将降温接口附件的置换时,只需解除粘扣接层的粘接,使透气覆盖层与导温管内置层之间分离,此时组合卡压盖解除与合并限制贴片的卡合,即可将位于接层安置夹片以及合并限制贴片中受到限制的降温接口附件任一端拔取抽出后,即可将新降温接口附件置换安装进行重新安装,无需将防护服拆除,方便于置换操作的同时不会对防护服本体造成受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的组成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中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和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中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中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中内衬组件和外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内衬组件;11、导温管内置层;12、透气覆盖层;13、粘扣接层;2、外出对插
接口限制组件;21、组合卡压盖;211、对插接头置入腔;22、侧限制卡板;23、分离夹座;24、嵌设支撑头;3、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31、接层安置夹片;311、管束通腔;32、接口附件中置座;321、嵌设空腔;33、合并限制贴片;331、扣接卡槽;34、接口附件外对插端限制座;4、外衬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图5,包括内衬组件1、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2、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3和外衬组件4,内衬组件1粘接固定于外衬组件4内侧,内衬组件1由导温管内置层11和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置换降温接口附件的防护服,包括内衬组件(1)、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2)、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3)和外衬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组件(1)粘接固定于所述外衬组件(4)内侧,所述内衬组件(1)由导温管内置层(11)和透气覆盖层(12)组成,所述导温管内置层(11)的一侧与所述透气覆盖层(12)通过针织缝纫连接,所述导温管内置层(11)内侧设有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2),所述透气覆盖层(12)内侧设置有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3),所述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2)和所述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3)之间卡合连接;所述外出对插接口限制组件(2)包括组合卡压盖(21)、侧限制卡板(22)和分离夹座(23),所述分离夹座(23)和所述侧限制卡板(22)均与所述组合卡压盖(21)固定连接,所述侧限制卡板(22)的数量为两个并呈对称分布设置,所述分离夹座(23)设置于两个所述侧限制卡板(22)之间位置,用于降温接口附件双端管路的隔离支撑;所述管路端头接口限制组件(3)包括接层安置夹片(31)、接口附件中置座(32)、合并限制贴片(33)以及接口附件外对插端限制座(34),所述接口附件中置座(32)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口附件中置座(32)呈对称分布固定于所述接层安置夹片(31)的内壁,所述合并限制贴片(33)与所述接层安置夹片(31)固定连接,所述接口附件外对插端限制座(34)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接口附件外对插端限制座(34)呈对称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栋孙彦红鲁月红谷志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捷泰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