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057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包括顶板基础、承台基础和附加基础,顶板基础在确定塔机安装位置开设基础沉槽;承台基础一体浇筑成型在基础沉槽内;附加基础一体浇筑成型在承台基础的四周侧面上,附加基础的底端面与顶板基础的顶端面相齐平,附加基础的四周边端延伸至结构梁的边线位置,以顶板基础、承台基础和附加基础一体浇筑成型,地下室的顶板基础上无需预留洞口,可以避免出现地下室预留洞口带来的渗漏、开裂等质量隐患。患。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塔吊基础
,具体涉及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中心区域建设工程项目周边环境复杂,对基坑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变形控制、扬尘控制及噪音控制的要求都极其严格,不适宜基坑大开挖敞开式施工作业,更多采用逆作法组织施工,有突出的工期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3]全逆作法建筑工程项目中,现有技术的“塔吊基础”常采用钢格构柱式塔吊基础,施工一般含桩机成孔、钢筋笼吊装、水下混凝土浇筑、格构式钢柱施工、格构式钢柱上承台施工等复杂工序,机械设备、劳动力等资源投入较多,工期较长,这种施工方法需要消耗较长的施工时间和较大的施工成本,同时,采用钢格构柱式塔吊基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塔吊基础施工需在地下室楼板预留洞口,会影响地下室顶板的整体防渗漏效果,存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用于解决采用钢格构柱式塔吊基础需要在地下室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基础(1),在确定塔机安装位置开设基础沉槽(10);承台基础(2),一体浇筑成型在所述基础沉槽(10)内,且所述承台基础(2)的顶端面距离所述顶板基础(1)的顶端面高度差为1000mm

1700mm;附加基础(3),一体浇筑成型在所述承台基础(2)的四周侧面上,所述附加基础(3)的底端面与所述顶板基础(1)的顶端面相齐平,所述附加基础(3)的四周边端延伸至结构梁(11)的边线位置,所述结构梁(11)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顶板基础(1)的底端面上,所述附加基础(3)的顶端面距离所述顶板基础(1)的顶端面高度差为400mm

60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基础(1)、承台基础(2)和附加基础(3)之间连接有面筋网加强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网加强结构包括有上层面筋网(4)和中层面筋网(5),所述上层面筋网(4)设置在所述承台基础(2)的顶部,所述中层面筋网(5)设置在所述承台基础(2)的中部,且所述中层面筋网(5)延伸至所述附加基础(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面筋网(4)的四周边端连接承台模板(20),所述承台模板(20)用于限定所述承台基础(2)的浇筑轮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面筋网(5)的四周边端连接附加模板(30),所述附加模板(30)用于限定所述附加基础(3)的浇筑轮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台与地下室顶板一体化的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面筋网(5)的四周边端垂直连接有附加筋(8),所述附加筋(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柯仔张潇杨诗琦余焰烽龙敏健黎光军刘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