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电光转换面发射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0457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体电光转换面发射体的制造方法,共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是液态多级纳米触媒、多导体复合浆料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选择如下原料:水:40~80,液态水晶:0~10,电气石:1~10,碳粉:2~10,碳素纳米管:0~5,复合树脂:5~40,弹性橡胶:2~10,二氧化锗:0~5,氧化锆:0~3,石蜡:1~15,其它:0~3。第二步是将上述纳米级浆料涂敷在与导线混编在一起的可吸水的材料上;首先选择吸水并且耐温的材料,植入可以导电的电极,植入方法可以采用编织、嵌入、缝入等手段。第三步是按需求而定,将植物纤维或电磁波吸附材料及绝缘保护膜一起复合成型,最后制成上述的电光转换面发射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射体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软体电光转换面发射 体的制造方法。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于电力、电器、医疗等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 现有产品的应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根据国内外各户的需求,为 拓展应用范围,提高该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势在必行。实践证明,通常在利用电热能量时,采用的一般是镍铬电热丝或者是其 他的导电线、导电管等导电物体。这样的发热材料是通过电流使导电材料发 热。时常会发生烫伤等事故,发热体自身也经常面临断线的状况。由于加热 形式属于线性加热,会造成加热面不均匀,能源的浪费大。以德国、美国为 代表碳素纤维(碳素电缆)发热材料,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价格 高,能量消耗大,无法按人为的设定产生对人体有益的波段,连接难等问题, 在应用上很难获得更大的应用空间。近年来在国外出现了一些面状发热体,主要采用的技术是将可导电的碳 粉均匀地喷涂(或印刷)在塑料极板之上,而后用绝缘保护板或树脂材料贴膜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电能的利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遇 到很多疑难问题,如电极端子的连接苛刻;施工难度大;耐压性能差;一 点点局部的损伤就会导致整片发热体的报废等,最致命还是塑料极板自身的 老化,当电能连续不断地施加在塑料极板(薄膜)上时,面发热体在释放热 能的同时,自身也在氧化,最终导致其发热体的功能失效。随之出现的改进型面发热体,是将油性导电碳素原料涂敷在无纺布或棉 布之上,虽然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新的问题由出现了许多,比如油性涂 料的毒素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易燃、爆炸问题;发热面局部温度过高问题 等。虽然导入PTC(温度自动调控功能),但是受到导电涂料的制限,无法实现温度自动调控功能的有效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效果显著、 应用广泛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软体电光转换面发 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分三步完成;第一步是液态多级纳米触媒、多导体复合浆料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计, 选择如下原料均匀混合水 40 80 为纯水;液态水晶 0 10 为30纳米 2微米;电气石 1 10 为200纳米 1微米;碳粉 2 10 为60纳米 5微米;碳素纳米管 0 5 为8 27纳米;复合树脂 5 40 为熔点7(TC;弹性橡胶 2 10 为光感应温度6(TC;二氧化锗 0 5 为200纳米以下;氧化锆 0 3 为200纳米以下;石蜡 1 15 为水乳液;其它 0 3;第二步是将上述纳米浆料涂敷在与导线混编在一起的可吸水的材料之上;首先选择可以吸水并且耐温的材料,植入可以导电的电极,植入方法釆 用编织、嵌入或缝入等手段; 满足条件如下(1) 导线是可伸缩型,柔韧却不会被拉断,可以随着光温的增加而变化;(2) 导线是镀有不易被氧化的贵金属镀层;(3) 面基材料是具有高吸水能力的基材,如棉、丝、吸水纸等;(4) 面基材料应100%的洁净,不含任何杂物及油脂;(5) 面基材料是不能有任何疵点的面基材料;(6) 在挂浆前,要保证多导体复合浆料的均一性,实施高速搅拌到规定的浓度;(7) 成型过程利用蒸汽滚轮加热烫平褶皱,纯水溶型浆料,采用单槽或双槽挂浆,设有挤压滚轮挤压, 一是节约浆料,二是布浆均匀,将干燥调整到不粘滚轮的程度,适当加热浆料,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最后成巻;(8) 要保证温度在130。C的恒温环境;(9) 要掌握好固化反应时间,最佳时间为3 10分钟;第三步是按需求而定,将植物纤维、PCT保护纸、电磁波吸附材料、生育光线反射材料及绝缘保护膜一起复合成型,最后制成上述的电光转换面发 射体。原理说明电光转换面发射体简称为黑体纤维,其黑体纤维的制造是以半导体基材 一碳素纳米材料、弹性载体、远红外发射材料等按一定的比例制备成电光转 换剂,该转换剂为纯水溶型素材,保有强力的抗氧化性能,当电流(电势、 电压)导入由该电光转换剂制成的软体面基发射体上时,可将其电能转变成 生命光线(生育光线)能量,其有效转换率大于97%,波长4 16微米。由于采用了弹性载体,其弹性的伸缩性能可通过光温的强弱来实现,利 用这个原理,将碳素纳米材料与弹性载体等物质混合为一体,均匀地分散到 编有导电电极的软体吸水材料上,形成连续的导体材料。当对该连续导体材 料通入电流时,均匀分散在软体吸水材料上的(纳米)碳素粒子便会发射出 远红外线光波,其光波加热了连续导体材料,由此使连续的导体材料逐渐膨 胀,当光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以上时,该连续导体材料随即转变成了间断式 导体,最终变成绝缘体,中断电流。当温度下降后间断式的导体又回到原来 的状态即连续型导体。这样、只要我们任意地设定好所需要的光温范围;就 可实现光温发射的自动控制工艺。再有,电光转换剂(即多导体复合浆料)中含有二氧化锗、氧化锆、 电气石、水晶等关键材料。为发射波长4 16微米的远红外线波段,起到了 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段波长被公认为生命光线(也称为生育光线),由于 生命光线不对空气加热,只对生命体、水、有形物质加热,所以可把空气所 消耗的能源节省下来,为高效节能开创了新路。由于生命光线可使水分子、蛋白质等物质产生共鸣吸收,所以为今后人 类有效利用电能转化成生物能量的利用,提出了新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研制成任意形状(形式)的软体发射体; 可同时发射生育光线、负离子、热能波;可实现光合作用的人工再现(可用于水、空气、土壤、真空中); 在开放空气中实施能量传递,可实现切断空气的热能损耗;(高效节能新 材料);可通过生物回热反应,应用于防盗系统,实现高机能防盗; 可将有害的电磁波转化成无害的热能释放。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多年来一直无法解决的难题,利用光温起到PTC (温度自 动调控)控制功能的实现,这样有效地解决了面控的难关,无论是全面还是 局部的过热,本专利技术的光控PTC都可起到至关重要的自控作用。将电能几乎全部转化为生育光线的新工艺,是人类在有效利用电能方面 上的一个创举,为人工利用光合作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 把黑体纤维放入土壤中,通入少量的电源,这样来自于黑体纤维发射体的生 育光线,可以活化水源、土壤、土壤生物、蛋白质、微量元素等物质,从而 使植物生长发挥了活力,对农业的增收增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杜绝空气吸收热量的现象,使能量可以高效地被人类所利用。通过跟踪实验表明,在室温3i:情况下,对一个房间试用了地板式光转换加热,两个小时过后房间己经达到了舒适的温度,其中包含了光温,此时的温度通过远红外测试法测量达到了 16°C,接着我们测试了房间不同高度的温 度,发现从距地面10公分处一直到房间顶部240公分高度的地方,温度一直保持在16t:范围。这个实验说明黑体纤维发射体发出的生育光线不对空气加热,也不会产生自热循环的过程,由此一个温暖舒适不巻尘埃的空间出现了。 切断空气的吸热可以被认为是人类一个重大的发现与进步,众所周知我 们所使用的电能来之不易,是耗费了大量的化石燃料而获得的。如何高效地 利用电能是全球性的重要课题,减少温室效应是人类必须关注的事实,本发 明为人类高效节能、减少温室效应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方案及实施的方法。在寒冷地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体电光转换面发射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是液态多级纳米触媒、多导体复合浆料的制备;按重量百分比计,选择如下原料均匀混合:    水  40~80  为纯水;    液态水晶  0~10  为30纳米~2微米;    电气石  1~10  为200纳米~1微米;    碳粉  2~10  为60纳米~5微米;    碳素纳米管  0~5  为8~27纳米;    复合树脂  5~40  为熔点70℃;    弹性橡胶  2~10  为光感应温度60℃;    二氧化锗  0~5  为200纳米以下;    氧化锆  0~3  为200纳米以下;    石蜡  1~15  为水乳液;    其它  0~3;    第二步是将上述纳米浆料涂敷在与导线混编在一起的可吸水的材料之上;    首先选择吸水并且耐温的材料,植入可以导电的电极,植入方法采用编织、嵌入或缝入手段;    满足条件如下:    (1)导线是可伸缩型,柔韧却不会被拉断,可以随着光温的增加而变化;    (2)导线是镀有不易被氧化的贵金属镀层;    (3)面基材料是具有高吸水能力的基材,如:棉、丝、吸水纸等;    (4)面基材料应100%的洁净,不含任何杂物及油脂;    (5)面基材料是不能有任何疵点的面基材料;    (6)在挂浆前,要保证多导体复合浆料的均一性,实施高速搅拌到形成均匀的混合液;    (7)成型过程利用蒸汽滚轮加热烫平褶皱,纯水溶型浆料,采用单槽或双槽挂浆,设有挤压滚轮挤压,一是节约浆料,二是布浆均匀,将干燥调整到不粘滚轮的程度,适当加热浆料,以保证质量的稳定,最后成卷;    (8)要保证温度在130℃的恒温环境;    (9)要掌握好固化反应时间,最佳时间3~15分钟;    第三步是按需求而定,将植物纤维、PCT保护纸、电磁波吸附材料、生育光线反射材料及绝缘保护膜一起复合成型,最后制成上述的电光转换面发射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玲徐明玉张兴祥郭铁柱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华林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郭铁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