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堂食物浪费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餐饮数据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堂食物浪费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了倡导节约,为设有食堂的单位建立一套能够找准浪费产生的原因,切实解决浪费问题的分析方法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0003]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餐饮分析方法中往往都是从消费者层面进行分析,例如通过分析消费者的饮食行为、餐饮需求制定出适合消费者自身的整改措施/方案,无疑是认为所有浪费均是由消费者本身造成的,然而某些浪费实际上是运营方所导致的,例如运营方的菜品粗制滥造、单次供餐量过大等,基于现有技术的这种较于片面的分析方法,显然无法找准产生浪费的根本原因,因而无法切实地从根本解决浪费问题。
[0004]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堂食物浪费分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找准产生浪费的根本原因,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切实地解决浪费问题。 />[0006]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堂食物浪费分析方法,应用于食堂的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获取售卖记录信息,所述售卖记录信息包括菜品名称、各个菜品的售出重量和各个菜品的售剩重量;S2.获取回收记录信息,所述回收记录信息包括各个消费者的身份、各个消费者的餐余菜品名称和各个消费者的餐余菜品重量;所述餐余菜品名称为消费者餐余量最大的一个菜品的菜品名称;所述餐余菜品重量为消费者所有餐余菜品的餐余重量;S3.获取在所述消费者的餐余菜品重量超过预设重量时,由对应的消费者反馈的针对相应的餐余菜品的一种餐余原因;S4.根据所述售卖记录信息、所述回收记录信息和所述餐余原因,获得各个菜品的浪费指标,所述浪费指标包括运营方浪费比例和消费者浪费比例;S5.根据浪费指标进行分析,获得浪费原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堂食物浪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具体步骤包括:S211.在对所述消费者的餐余菜品进行回收时,获取餐盘图像;S212.根据所述餐盘图像,识别餐盘上各个餐余菜品面积;S213.对比所有所述餐余菜品面积,获取所述餐余菜品面积最大的一个菜品的菜品名称,作为所述消费者的所述餐余菜品名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堂食物浪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具体步骤包括:S221.在对所述消费者的餐余菜品进行回收时,获取回收前的餐余总重量,记为第一餐余总重量;S222.实时获取餐余总重量变化值;所述餐余总重量变化值为下一时刻的餐余总重量与上一时刻的餐余总重量之间的差值;S223.在获取所述第一餐余总重量后,若所述餐余总重量变化值在连续的预设时间段内均为零,则再次获取餐余总重量,记为第二餐余总重量;S224.根据所述第一餐余总重量和所述第二餐余总重量,计算得到所述消费者的所述餐余菜品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堂食物浪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餐余原因的种类包括吃不完、食材差、过咸过辣和不合口味;所述消费者的身份包括重点对象和非重点对象,所述重点对象为累计反馈所述餐余原因的次数超过第一预设值且累计所述餐余菜品重量超过第二预设值的消费者;所述非重点对象为除所述重点对象外的消费者;步骤S4中的具体步骤包括:S41.统计各个菜品的所有所述餐余原因的反馈总次数;S42.统计各个菜品的每种所述餐余原因的反馈次数;S43.基于以下分析规则,对所述餐余菜品重量进行分类统计:S431.所述反馈总次数大于第三预设值时,把所述身份为重点对象的消费者的所有所述餐余菜品重量均归类为消费者浪费量;S432.所述反馈总次数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值时,把所述身份为非重点对象的消费者的所有所述餐余菜品重量均根据所述餐余原因归类为所述消费者浪费量或运营方浪费量;
S44.统计各个菜品的所有所述运营方浪费量的总和,得到运营方浪费总重量;以及统计各个菜品的所有所述消费者浪费量的总和,得到消费者浪费总重量;S45.根据所述运营方浪费总重量、所述消费者浪费总重量、所述售出重量和所述售剩重量计算各个菜品的所述浪费指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堂食物浪费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32中的具体步骤包括针对所述身份为非重点对象的消费者执行的:S4321.所述餐余原因为吃不完对应的所述反馈次数在所述反馈总次数中占比超过第四预设值时,把所有所述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招健,黄旭峰,李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膳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