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风道结构的移动消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34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杀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风道结构的移动消杀机器人。移动消杀机器人包括壳体、移动底座、消杀机构和风道结构,进风口、风机和出风口依次相连通;风道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壳体外侧面的出风口、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进风口和壳体内部的风机,消杀机构设在出风口处,消杀机构包括设置在出风口处的超声波器和222nm紫外线灯,以及靠近在风机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拥有风道设计的移动消杀机器人,对于机器人上所携带的各消杀组件,通过风道的设计将之联系成统一的整体,如风道与等离子发生器的结合、222nm紫外线灯与超声波的结合,形成多种方案来应对不同情况,将产生更高效的消杀效果。将产生更高效的消杀效果。将产生更高效的消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风道结构的移动消杀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消杀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有风道结构的移动消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预防和应对病毒流行的消杀方法,其中对如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或重点特定区域进行消毒杀菌工作成为预防病毒流行的有力手段。
[0003]但大部分情况下消杀机器人上各个消杀模块,独立运行缺少彼此之间的联动运作,各个消杀组件之间缺少关联,难以构成完整的消杀方案,没有最大程度发挥消杀功能,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无法联动消杀组件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有风道结构的移动消杀机器人,解决消杀机器人各消杀组件间缺少联系,不能构成完整消杀系统等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消杀机器人包括壳体、移动底座、消杀机构和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面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进风口和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机,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机和所述出风口依次相连通;所述消杀机构设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消杀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超声波器和222nm紫外线灯,以及靠
[0006]近在风机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
[0007]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顶部窗口;所述进风口穿出外壳体深入顶盖中,并与窗口连通,且进风口与所述窗口对应设置。
[0008]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进风口为穿出外壳体的通风管的端部开口;所述风机设在进风口的下部,所述风机设在外壳体内,且与所述等离子组件相邻设置;所述出风口与外壳体外侧面窗口对应设置。
[0009]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222nm紫外线灯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面窗口内,至少两个222nm紫外线灯管构成一个222nm紫外线灯组件,所述222nm紫外线灯组件与壳体外侧面窗口对应设置;所述超声波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面窗口内,所述超声波器在壳体外侧面窗口对应设置。
[0010]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超声波组件和222nm紫外线灯组件分别设置在外壳体的各外侧面窗口中的至少一个;或者,超声波组件和222nm紫外线灯组件靠近设置形成一个消杀模块,所述消杀模块分别设置在外壳体的各外侧面窗口中。
[0011]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壳体在外侧面窗口处设置有凹槽,外侧面窗口设置在凹槽的底部,且凹槽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设置有对应的安装座,用于安装 222nm紫外线灯或超声
波组件。
[0012]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壳体由上部顶盖与其所连接的下部外壳体构成,所述顶盖顶端设有顶部窗口,所述顶部窗口为矩形网格窗口;所述外壳体外侧设有外侧面窗口,所述壳体设在移动底座上。
[0013]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进风口设在顶盖内,所述风机设在外壳体内,所述出风口设在外壳体外侧面窗口内,所述移动底座为长方体且有一凹槽。
[0014]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风道结构的进风口为设于壳体顶部的向外延伸的多个通气孔,且多个通气孔构成圆环结构;所述风道结构的出风口为设于壳体外侧面的网格状结构,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构成的包含有风机壳体内部空间为所述风道结构。
[0015]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风道结构设在壳体内部,且通过壳体顶部进风口、壳体外侧面出风口与壳体外部相连通。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是拥有风道设计的移动消杀机器人,对于机器人上所携带的各消杀组件,通过风道的设计将之联系成统一的整体,如风道与等离子发生器的结合、222nm紫外线灯与超声波的结合,形成多种方案来应对不同情况,将产生更高效的消杀效果。
附图说明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机器人的风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消杀组件结构示意图1;
[0021]图4是本技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消杀组件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有风道结构的移动消杀机器人的优选实施例。
[0025]移动消杀机器人包括壳体1、消杀机构2、风道结构3以及移动底座5;所述风道结构3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侧面的出风口32、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进风口31和壳体1内部的风机4,多个所述出风口32外设有消杀机构 2,所述消杀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超声波组件21和222nm紫外线灯组件22,以及设置在风机4下的等离子组件23。
[0026]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有风道结构的移动消杀机器人的优选实施例。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结构3包括与风机4的放置空间连通的进风口 31和出风口32,所述进风口31、风机4和出风口32依次相连通,所述超声波组件21和222nm紫外线灯组件22设置在出风口外,所述等离子组件23设置在风道结构内,且在所述风机4下部,这就利用风道结构来加强了消杀各组件的消杀功能,且一定程度可以让各消杀组件的功能更好的结合起来,起到更好的消杀作用。
[0028]具体地,222nm紫外线灯22是一种能发射紫外线的装置,是用于杀菌消毒的一种物理手段,紫外光波是指波长在10~400nm的范围内的不可见光; 222nm紫外线灯组件就是利
用紫外线照射,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使菌体的氨基酸、核酸和酶遭到破坏而死亡,来起到消杀作用;同时紫外线通过空气时,使空气中的氧电离产生等离子,配合风机以及等离子组件使得加强了杀菌作用。其中,波长为222nm的远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无害。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31为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与所述壳体1 顶部窗口11A相对应的圆通孔41,所述风机4设在进风口31的下部,所述风机4设在各出风口32内侧,所述出风口32设在壳体1外侧面窗口11B内所述超声波组件21或紫光灯组件22与风机4之间。
[0030]如图3和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有风道结构的移动消杀机器人的优选实施例。
[0031]壳体外侧面窗口11B与出风口32之间所设消杀组件,可以为所述222nm 紫外线灯组件22与超声波组件21相邻设置在壳体1的不同方向侧面上,或者,所述超声波组件21与222nm紫外线灯组件22叠层设置,且所述超声波组件 22靠向壳体1的内侧设置。
[0032]具体地,超声波组件21包括电源211、驱动电路板212和超声波换能器 213,将高压电波转换成同等频率的机械运动,在空气中不断振动,从而达到消杀作用,具有反应迅速,设备成熟易操作,对人无害,对物品无损伤等优点;所谓超声波是指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超声波具有的杀菌效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消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消杀机器人包括壳体、移动底座、消杀机构和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面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进风口和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机,所述进风口、所述风机和所述出风口依次相连通;所述消杀机构设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消杀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超声波器和222nm紫外线灯,以及靠近在风机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消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顶部窗口;所述进风口穿出外壳体深入顶盖中,并与窗口连通,且进风口与所述窗口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消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穿出外壳体的通风管的端部开口;所述风机设在进风口的下部,所述风机设在外壳体内,且与所述等离子组件相邻设置;所述出风口与外壳体外侧面窗口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消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222nm紫外线灯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面窗口内,至少两个222nm紫外线灯构成一个222nm紫外线灯组件,所述222nm紫外线灯组件与壳体外侧面窗口对应设置;所述超声波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面窗口内,所述超声波器在壳体外侧面窗口对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消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组件和222nm紫外线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挺高文赵淼刚晓鑫刘建养罗明李长青高秀荣范晨晨马抟风贠贾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空天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