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0347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排水,建筑工程包括建筑基础;渗排水系统包括:围绕建筑基础挖设的基坑,以及开设于基坑底部的排水槽和多个集水井;多个集水井间隔设置于排水槽内;排水槽内铺设有渗水层,渗水层内穿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外侧包覆有透水材料层;沿排水管的轴向方向,排水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渗水孔;透水材料层至少覆盖渗水孔;排水管与集水井连通,以通过至少一个集水井将积水排出。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排水,避免了需要人工操作的问题。并且,在建筑基础施工完成后,仍能实现对建筑基础周围的多余积水以及有害渗水的排除作用,从而形成对建筑基础的长期保护。从而形成对建筑基础的长期保护。从而形成对建筑基础的长期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工程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基坑土方施工一般采用大开挖方式,这种典型的土方开挖方式,在施工工作面大于等于1m且保证边坡稳定安全的情况下是最简单,也是最经济适用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通常会在基坑内坡脚的位置挖出明排水沟,并在排水沟内放置潜水泵,当排水沟内的积水量达到一定高度时,人工启动潜水泵将水抽出。
[0003]然而,在降雨量大的季节,采用上述排水方式,会因为雨水冲刷而在排水沟内出现大量积土,雨后需要人工清理维护,在降雨时需要设专人操作潜水泵,潜水泵极易因积土过多或者操作不当而损坏。而且,在建筑基础施工完成后对基坑进行回填时,排水沟也同时被回填而失去作用,无法实现对建筑基础的排水防护作用,而建筑基础周边土层在长时间受到地面渗水的浸泡后,建筑基础容易出现裂缝或腐蚀等损坏,以及出现不均匀下沉,严重影响建筑基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方式无法同时满足既能在基础施工时实现基坑排水,又能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实现对建筑基础的排水防护作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排水,所述建筑工程包括建筑基础;所述渗排水系统包括:围绕所述建筑基础挖设的基坑,以及开设于所述基坑底部的排水槽和多个集水井;
[0007]所述多个集水井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水槽内;
[0008]所述排水槽内铺设有渗水层,所述渗水层内穿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包覆有透水材料层;沿所述排水管的轴向方向,所述排水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透水材料层至少覆盖所述渗水孔;
[0009]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井连通,以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集水井将积水排出。
[0010]可选地,在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完成的情况下,所述基坑内填充有回填材料层,所述回填材料层至少覆盖所述排水槽和所述渗水层。
[0011]可选地,所述建筑工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建筑基础上的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上设有集水沟和雨水管;所述集水沟设置于所述建筑本体远离所述建筑基础的一侧,所述集水沟用于收集所述建筑本体的屋面积水;
[0012]所述雨水管包括背离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集水沟连通,所述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回填材料层和所述渗水层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0013]可选地,所述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还包括:三通连接管;
[0014]所述三通连接管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雨水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三通连接管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三通连接管的第二端与一个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三通连接管的第三端与另一个所述排水管连通。
[0015]可选地,所述三通连接管的第一端套设于所述雨水管的第二端的外侧,所述三通连接管与所述雨水管之间设有密封件。
[0016]可选地,所述排水槽设有转角,至少一个所述集水井设于所述转角处。
[0017]可选地,所述集水井的底部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用于导通相邻两个所述排水管。
[0018]可选地,所述渗水层的厚度大于等于200mm。
[0019]可选地,所述排水管的管道坡度大于等于0.5%。
[0020]可选地,所述透水材料层包括土工织物;或,所述渗水层包括碎石层;或,所述排水管为波纹管,所述渗水孔设于所述排水管的凹环上。
[0021]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建筑基础的周围挖设基坑,在基坑底部开设排水槽和集水井,多个集水井间隔设置于排水槽内,在排水槽内铺设渗水层,渗水层内穿设有带孔的排水管,并在带孔的排水管外包覆透水材料层,将排水管与集水井连通,从而基坑内的积水经过渗水层和透水材料层过滤后进入排水管内,再由排水管排至集水井内,进而通过将至少一个集水井与外部排水系统连通,即可通过集水井将积水排出至外部排水系统,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排水,避免了需要人工操作的问题。并且,在建筑基础施工完成后,即使基坑被回填,排水槽被埋在地下,由于渗水层以及排水管的存在,仍能实现对建筑基础周围的多余积水以及有害渗水的排除作用,从而形成对建筑基础的长期保护。
[0022]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的示意图;
[0025]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0026]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相关技术中建筑基础排水示意图;
[0027]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的俯视图;
[0028]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集水井与排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集水井内导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雨水管与排水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的应用于挡土墙排水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10、基坑;11、排水槽;111、转角;12、集水井;121、导流槽;13、渗水层;14、排水管;141、渗水孔;15、透水材料层;16、回填材料层;17、三通连接管;18、密封件;20、建筑基础;
21、建筑本体;211、集水沟;212、雨水管;22、挡土墙;23、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5]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6]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排水,所述建筑工程包括建筑基础;所述排渗水系统包括:围绕所述建筑基础挖设的基坑,以及开设于所述基坑底部的排水槽和多个集水井;所述多个集水井间隔设置于所述排水槽内;所述排水槽内铺设有渗水层,所述渗水层内穿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侧包覆有透水材料层;沿所述排水管的轴向方向,所述排水管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透水材料层至少覆盖所述渗水孔;所述排水管与所述集水井连通,以通过至少一个所述集水井将积水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完成的情况下,所述基坑内填充有回填材料层,所述回填材料层至少覆盖所述排水槽和所述渗水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工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建筑基础上的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上设有集水沟和雨水管;所述集水沟设置于所述建筑本体远离所述建筑基础的一侧,所述集水沟用于收集所述建筑本体的屋面积水;所述雨水管包括背离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集水沟连通,所述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回填材料层和所述渗水层与所述排水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排水及渗水功能的地下管道排渗水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宪楠王民李伟锋庞靖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