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26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胶带输送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包括箱体、支撑柱、第一胶带输送机、第二胶带输送机以及除尘组件和辅助组件,将清洁辊与第一胶带输送机、第二胶带输送机相接触,让其带动清洁辊的转动,可以有效的清洁上胶带和下胶带胶面的残留物,同时设置两组喷淋管,一组有效的对箱体内灰尘打湿降低密度,另一组喷淋管可以有效的对清洁辊进行清洁,使其更好的清理胶面残留物,同时兼顾清理灰尘,防止灰尘从箱体两侧矩形孔溢出,在箱体下部设有屉盒可以对箱体内的灰尘、废水定期处理,有效保护箱体。有效保护箱体。有效保护箱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胶带输送防护
,具体为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目前现已授权公告号为CN201820244990.7,公开日为 20180211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煤矿胶带输送转载点封闭式除尘装置;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采出的煤炭通常采用胶带输送机输送至主煤仓,由箕斗提升至井上。煤炭在胶带输送过程中需多次转载,煤炭在转载时由于相邻两个胶带输送机之间具有一定的落差,煤炭在下落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并随巷道风流流至用风地点,造成巷道风流污染、粉尘堆积,严重危害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即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可在现有的胶带输送转载点加装,本技术可将胶带输送转载点在落煤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控制在封闭的空间内,无法随着巷道风流飞扬扩散;同时结合气水两相喷雾产生的细小水滴将粉尘充分湿润,从而起到了较好的降尘作用,有效降低了巷道粉尘浓度,改善人员作业环境。
[0003]上述方案中,除尘组件在输送的煤炭进入和输出箱体的过程中,通过隔尘帘与煤炭接触,减少箱体内部与外部的透气面积,起到阻挡粉尘外溢的作用,喷淋管上设置的喷头向下喷雾,将粉尘充分湿润,设置尘刮煤板将胶带上的粘附的煤炭刮掉,而且起到密封箱体的作用,进一步降低粉尘外溢对巷道内空气的污染;上述方案中的清洁方式仅通过喷雾和刮板对下胶带进行清洁,清洁效果差,清洁不干净,同时喷雾会产生的水珠或凝结的灰尘会在箱体内部积攒,长时间不清洁,直接会损坏腐蚀箱体底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包括箱体、支撑柱、第一胶带输送机、第二胶带输送机;
[0006]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包含有隔尘帘、第一喷淋管、第一喷头、第二喷淋管、第二喷头、固定轴、清洁辊;
[0007]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含有屉盒、拉柄、凹形滑槽、滚动轮、滚动轴。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等组等距固定设置在箱体的下端,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面板上分别开设有矩形孔,第一胶带输送机和第二胶带输送机分别穿过两侧矩形孔伸入到箱体内。
[0009]优选的,所述隔尘帘等组固定设置在箱体两侧面板上开设矩形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喷淋管固定设置在箱体内部的顶端,位于第二胶带输送机的上方,其一侧外壁固定排列分布第一喷淋管,所述第二喷淋管固定设置在箱体内部的一侧内壁,位于第一胶带输送机与第二胶带输送机中间,其一侧外壁固定排列分布第二喷头,所述固定轴贯穿清洁辊,固定
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两侧上。
[0010]优选的,所述屉盒固定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底端,其一端外壁固定设置有拉柄,在其两侧外壁对称固定设置凹形滑槽,所述滚动轮滚动设置在凹形滑槽中,所述滚动轴一端固定连接在滚动轮的一端,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下端。
[0011]优选的,所述清洁辊通过固定轴固定设置在第一胶带输送机与第二胶带输送机中间,与第一胶带输送机、第二胶带输送机相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滚动轮与滚动轴等组等距滚动设置在凹形滑槽中。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通过设置的辅助组件和除尘组件,将清洁辊与第一胶带输送机、第二胶带输送机相接触,通过输送机的转动带动清洁辊的转动,可以有效的的清洁上胶带和下胶带胶面的残留物,同时设置两组喷淋管,一组有效的对箱体内灰尘打湿降低密度,另一组喷淋管可以有效的对清洁辊进行清洁,使其更好的清理胶面残留物,同时兼顾清理灰尘,防止灰尘从箱体两侧矩形孔溢出,在箱体下部设有屉盒可以对箱体内的灰尘、废水定期处理,有效保护箱体。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滑槽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箱体1、支撑柱2、第一胶带输送机3、第二胶带输送机4、隔尘帘5、第一喷淋管6、第一喷头7、第二喷淋管8、第二喷头9、固定轴10、清洁辊11、屉盒12、拉柄13、凹形滑槽14、滚动轮15、滚动轴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包括箱体1、支撑柱2、第一胶带输送机3、第二胶带输送机4;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含有隔尘帘5、第一喷淋管 6、第一喷头7、第二喷淋管8、第二喷头9、固定轴10、清洁辊11;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含有屉盒12、拉柄13、凹形滑槽14、滚动轮 15、滚动轴16。
[0022]在实际使用时,当原料从第一胶带输送机1上输送箱体1中,顺势下落到第二胶带输送机2上,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会被限制在箱体1中,不会造成四处飘散,此时第一喷淋管6上等距设置的第一喷头7向下喷撒水雾,对第二胶带输送机2以及下落产生的灰尘打湿降低密度,喷雾产生的细小水滴将粉尘充分湿润,从而起到了良好的降尘作用,第一胶带输送机3、第二胶带输送机4开始转动带动清洁辊11的转动,对第一胶带输送机3、第二胶带
输送机4的胶面进行清洁,同时第二喷淋管8、第二喷头9向箱体1内部以及清洁辊11 喷雾打湿粉尘和清洁清洁辊11,更好的清洁第一胶带输送机3、第二胶带输送机4的胶面。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披露的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其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屉盒 12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内部底端,其大小和箱体1底部相等,可以很好的将打湿的灰尘和水珠收集,定期清理;其一端外壁固定设置有拉柄13,更好的辅助从箱体1中拉出屉盒12。
[0025]实施例三
[0026]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披露的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其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其两侧外壁对称固定设置凹形滑槽14,滚动轮15滚动设置在凹形滑槽14 中,滚动轴16一端固定连接在滚动轮15的一端,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下端,设置滑槽,辅助更好的拉出屉盒12,有效的节省体力,方便日常的清理工作,给工作人员提供便捷。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包括箱体(1)、支撑柱(2)、第一胶带输送机(3)、第二胶带输送机(4);其特征在于:除尘组件,所述除尘组件包含有隔尘帘(5)、第一喷淋管(6)、第一喷头(7)、第二喷淋管(8)、第二喷头(9)、固定轴(10)、清洁辊(11);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含有屉盒(12)、拉柄(13)、凹形滑槽(14)、滚动轮(15)、滚动轴(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等组等距固定设置在箱体(1)的下端,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面板上分别开设有矩形孔,第一胶带输送机(3)和第二胶带输送机(4)分别穿过两侧矩形孔伸入到箱体(1)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带输送机下胶带除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尘帘(5)等组固定设置在箱体(1)两侧面板上开设矩形孔的上方,所述第一喷淋管(6)固定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顶端,位于第二胶带输送机(4)的上方,其一侧外壁固定排列分布第一喷淋管(6),所述第二喷淋管(8)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随利申宏栋焦小波李海强郑君闫燕刘冠楠张传迪赵丰宋宣立郝军奎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千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