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025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该车载套盒包括盒体、盒盖和固定设置在盒体中的槌头、切骨块、手术剪、环形刮匙、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和手术镊子,盒盖盖在盒体上;槌头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敲击作用;所述的切骨块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切骨操作台的作用;所述的手术剪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剪切的作用;所述的环形刮匙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刮除组织的作用;所述的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软骨缺损形状修整的作用;所述的手术镊子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夹取物品的作用。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夹取物品的作用。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夹取物品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在进行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时,需要用到多种手术器械。现有技术中对于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使用的多种手术器械没有统一的管理和放置手段,各种手术器械随意摆放,导致管理混乱,使用的时候找不到合适器械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手术过程中手忙脚乱,影响手术效率。而且各种手术器械单独放置导致不方便携带,容易丢失。
[0003]另外,现有技术中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使用的多种手术器械结构上存在各种不方便操作的缺陷,需要改进。比如现有技术中没有专用的修整工具进行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医生只能采用手术刀、骨刀、骨锉、刮匙等常规工具进行修整,由于这些常规工具不是专门为软骨缺损形状修整而设计的,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手术刀、骨刀等工具具有锋利的刃部,容易伤害到病人的身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至少包括如何将进行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时需要使用的多种手术器械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放置,以及如何改进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使用的多种手术器械的结构。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包括盒体、盒盖和固定设置在盒体中的槌头、切骨块、手术剪、环形刮匙、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和手术镊子,所述的盒盖盖在所述的盒体上并将所述的槌头、切骨块、手术剪、环形刮匙、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和手术镊子封闭在所述的盒盖和盒体之间;所述的槌头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敲击作用;所述的切骨块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切骨操作台的作用;所述的手术剪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剪切的作用;所述的环形刮匙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刮除组织的作用;所述的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软骨缺损形状修整的作用;所述的手术镊子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夹取物品的作用;所述的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的具体结构包括修整环、连接部和手柄,所述的修整环和手柄通过所述的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修整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A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的修整环包括圆环形的第一刃部、圆环形的第二刃部和连接在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之间的连接壁;所述第一刃部的刃尖和第二刃部的刃尖均朝向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所述的连接壁具有朝向远离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外凸的弧形鼓起部;所述的连接壁和所述的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的除了刃尖以外的部位均为圆滑钝化结构,没有锋利边缘;所述的修整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0度且小于30度;所述第一刃部的刃尖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12度。
[0006]优选地,所述的环形刮匙包括第一环形刮匙和第二环形刮匙。
[0007]优选地,所述的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包括第一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第二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第三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第四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第五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第六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和第七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
[0008]优选地,所述的手术镊子包括第一手术镊子和第二手术镊子。
[0009]优选地,所述的盒体中还固定设置有槌头固定部、槌头把手固定部、手术剪头端固定部、手术剪把手端固定部、环形刮匙把手端固定部、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头端固定部、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把手端固定部、手术镊子尾端固定部和手术镊子头端固定部,所述的槌头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槌头的头部卡紧固定在盒体中;所述的槌头把手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槌头的把手卡紧固定在盒体中;所述的手术剪头端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手术剪的头部和环形刮匙的头部卡紧固定在盒体中;所述的手术剪把手端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手术剪的把手卡紧固定在盒体中;所述的环形刮匙把手端固定部用于将所述环形刮匙的把手卡紧固定在盒体中;所述的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头端固定部用于将所述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的修整环卡紧固定在盒体中;所述的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把手端固定部用于将所述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的手柄卡紧固定在盒体中;所述的手术镊子尾端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手术镊子的尾端卡紧固定在盒体中;所述的手术镊子头端固定部用于将所述手术镊子的头端卡紧固定在盒体中。
[0010]优选地,所述的修整环和手柄均与所述的连接部焊接在一起。
[0011]优选地,所述的修整环和手柄均与所述的连接部一体成型。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壁的厚度h与所述第一刃部的刃尖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α或所述第二刃部的刃尖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β之间的关系满足厚度

夹角函数,所述的厚度

夹角函数具体为:
[0013];
[0014]其中,h为所述连接壁的厚度,单位为毫米;
[0015]θ为所述第一刃部的刃尖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α或所述第二刃部的刃尖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β,单位为度。
[0016]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所述的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可以放置在移动手术车上,便携方便。该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能够统一管理和放置多种手术器械,方便管理,使用的时候能够方便地取用需要的手术器械。
[0019]另外,本技术对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中的手术器械特别是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的结构做出了改进,使其更方便操作,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00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
术方案的限制。
[0021]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套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所述的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所述修整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所述第一刃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所述第二刃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所述厚度

夹角函数的拟合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了本技术以有助于对本技术的理解。
[0028]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套盒包括盒体30、盒盖和固定设置在盒体中的槌头1、切骨块2、手术剪3、环形刮匙、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和手术镊子,所述的盒盖盖在所述的盒体上并将所述的槌头1、切骨块2、手术剪3、环形刮匙、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和手术镊子封闭在所述的盒盖和盒体之间;所述的槌头1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敲击作用;所述的切骨块2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包括盒体、盒盖和固定设置在盒体中的槌头、切骨块、手术剪、环形刮匙、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和手术镊子,所述的盒盖盖在所述的盒体上并将所述的槌头、切骨块、手术剪、环形刮匙、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和手术镊子封闭在所述的盒盖和盒体之间;所述的槌头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敲击作用;所述的切骨块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切骨操作台的作用;所述的手术剪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剪切的作用;所述的环形刮匙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刮除组织的作用;所述的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软骨缺损形状修整的作用;所述的手术镊子用于在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中起到夹取物品的作用;所述的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的具体结构包括修整环、连接部和手柄,所述的修整环和手柄通过所述的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修整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A大于0度且小于90度;所述的修整环包括圆环形的第一刃部、圆环形的第二刃部和连接在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之间的连接壁;所述第一刃部的刃尖和第二刃部的刃尖均朝向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所述的连接壁具有朝向远离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外凸的弧形鼓起部;所述的连接壁和所述的第一刃部和第二刃部的除了刃尖以外的部位均为圆滑钝化结构,没有锋利边缘;所述的修整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手柄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10度且小于30度;所述第一刃部的刃尖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12度;所述第二刃部的刃尖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修整环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小于1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刮匙包括第一环形刮匙和第二环形刮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骨移植和修复手术用车载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包括第一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第二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第三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第四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第五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第六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和第七软骨缺损形状修整器。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喆田广招秦江张新宇广昊李广欣郭全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