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套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8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包皮环切外科手术专用器械。它由切靠环棘齿环、固定针及内环套组成。外环套是由一个棘齿环和一个切靠环组成,棘齿环套在切靠环背面内环孔突出的圆台阶上,在圆台阶上有一组穿透圆台形环形壁的环状分布的固定针。其优点是能使包皮环切手术安全、操作规范简单便,特别是其创缘整齐,流血少,不再需扎结、缝针、拆线。术后无需特殊包扎,是一种较理想的包皮环切专用器械。(*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皮环切外科手术专用器械。治疗男性生殖器包茎或包皮过长主要途径是进行手术性包皮环切术,目前国内医院进行这种手术,多数是局麻后直接进行剪除或切除,这种手术方式都要流血、止血、缝线等,且术后切痕都不规则整齐,术后包扎不好会影响小便,且易于感染。经检索,国内外也有一些采用器械进行的,主要是进行扎结,使其血运阻断,形成干性坏死脱落,如《供包茎包皮环切结扎的手术套筒》〔Su-1115742--A摘自WPI Ga ette(入藏号85-086193)〕以及国内34660部队医院有采用包皮环扎结的办法(文章名称“包皮环扎器”摘自1988年第4期《人民军医》)。这一种扎结法是采用表面具有槽的内环套及里面有槽的固定环,用一根环状穿入固定环内槽中的钢丝。将预切包皮在内环套槽沟处勒紧,使血运阻断,形成干性坏死脱落。这种器械的优点是不需止血、缝合,不足之处是,扎结钢丝的力度不易掌握,创缘持续性疼痛时间长,创缘易发生坏死现象,有时干痂不易脱落,继而并发感染。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包皮环切切痕规则整齐,手术无需止血、缝合及拆线,手术简便,术后无需特殊包扎的专用包皮套切器。本技术是这样完成的它由一个组合式的外环套及一个单件的内环套构成。手术时,将外环套先套在阴茎上,然后将具有一定锥度的内环套(大头向外)嵌在阴茎的冠状沟内,然后翻下包皮,向外拉移外环套,使包皮环状置于内环套与外环套之间,并夹紧(以手术时不出血或少出血为准)此时将环状置于外环套中的一组固定针插下,环状刺穿包皮,并使其钉在内环套上,在设计时,内环套在夹紧状态时,在向外方向比外环套宽出一个环状边,此时,将手术刀靠在外环套外侧,刀锋落在内环套宽出环状边上的包皮上,即可实施包皮环切手术。靠切一圈即可整齐切下一个环状预切包皮,术后将内、外环套继续固定在阴茎上3天,让创口自行结痂愈合,即可达到不必止血、缝合、折线的效果。其具体结构方案是外环套由一个具有内环孔突出圆台阶的切靠环及一个棘齿环组成,在棘齿环下有一组环状穿透过切靠环圆台阶壁的固定针,每一个棘齿对应一个固定针,在装配状态,每一个棘齿角顶点,与固定针(针孔上部份)弯折部份中部最低点相对应。当棘齿顶角后(前)移时,能下压固定针翘起的尾部,使固定针沿针孔上升,直至完全缩回针孔中;当棘齿角前(后)移时,能下压固定针翘起的前弯折部,使固定针沿针孔下插,其下插深度,可使针头钉在与外环套内孔壁具有0.1~0.5mm间隙的内环套3(外壁)上,内环套是一个具有一定锥度的单独的孔环。根据不同年龄及阴茎直径大小,内环套内径可设计为如φ21.8,φ23.8,φ25.8,φ27.8,φ27.6,φ31.6mm尺寸,外环套尺寸及固定针数量也相应变化。即包皮套切器可制成系列产品。在制造时,内、外环套可用较轻的金属或无毒硬塑料制成。固定针可用钢针,特别是不锈钢针制成。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结构的组合状态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外环套构件之一切靠环的背面形状图。图4是外环套的另一构件棘齿环及固定针的形状图。参照图1、图2、图3、图4,用铝材制成由切靠环9及棘齿环7组成的外环套8及内环套3,用不锈钢针制成的固定针1组成的包皮套切器。棘齿环7套在切靠环9背面内环孔6突出的圆台阶4上,并由卡在圆台阶4上环形槽2中的卡环5卡住,在圆台阶4上共有12根穿透环形壁的固定针1,每根固定针对应一个棘齿,每一个棘齿角顶点12位于固定针1弯折的未插入中段最低弯点11处。两环手柄10错动时,棘齿角顶点12可下压固定针上翘的前端部或尾部,使固定针1产生下插或上升动作。本实施例主要技术参数内环套内孔直径25.8mm。内、外环套间间隙0.15mm。棘齿数12。固定针数12。权利要求1.一种包皮套切器,它由外环套8及内环套3组成,其特征是所说的外环套8是由一个棘齿环7和一个切靠环9组成,棘齿环7套在切靠环9背面内环孔突出的圆台阶4上,并被圆台阶上环形槽2中的卡环5卡住,在圆台阶4上有一组穿透圆台阶4环形壁的环状分布的固定针1,每一个固定针1在针孔上方弯折部份,前、后部上翘,在装配状态,每一个棘齿角顶点12与固定针弯折部份中部最低点11相对应,当束齿角顶点12后(前)移时,能下压固定针1翘起的尾部。使固定针沿针孔上升。直至完全缩回针孔内。当棘齿角前(后)移时,能下压固定针1翘起的前弯折部,使固定针1沿针孔下插,其下插深度,能钉在一个与外环套8内孔壁具有一定间隙的内环套3(外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套切器,其特征是内环套3是一个具有适当锥度的环套,其外环面与外环套8内孔壁间隙为0.1~0.5mm。切靠环9与棘齿环7外缘分别具有可以旋动的手柄10。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皮环切器,其特征是外环套8及内环套3的材料可由轻金属、无毒塑料、有机玻璃等制成。固定针1由钢针,特别是不锈钢针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包皮环切外科手术专用器械。它由切靠环棘齿环、固定针及内环套组成。外环套是由一个棘齿环和一个切靠环组成,棘齿环套在切靠环背面内环孔突出的圆台阶上,在圆台阶上有一组穿透圆台形环形壁的环状分布的固定针。其优点是能使包皮环切手术安全、操作规范简单便,特别是其创缘整齐,流血少,不再需扎结、缝针、拆线。术后无需特殊包扎,是一种较理想的包皮环切专用器械。文档编号A61B17/326GK2047555SQ8920227公开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马维雄 申请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省总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皮套切器,它由外环套8及内环套3组成,其特征是:所说的外环套8是由一个棘齿环7和一个切靠环9组成,棘齿环7套在切靠环9背面内环孔突出的圆台阶4上,并被圆台阶上环形槽2中的卡环5卡住,在圆台阶4上有一组穿透圆台阶4环形壁的环状分布的固定针1,每一个固定针1在针孔上方弯折部份,前、后部上翘,在装配状态,每一个棘齿角顶点12与固定针弯折部份中部最低点11相对应,当束齿角顶点12后(前)移时,能下压固定针1翘起的尾部。使固定针沿针孔上升。直至完全缩回针孔内。当棘齿角前(后)移时,能下压固定针1翘起的前弯折部,使固定针1沿针孔下插,其下插深度,能钉在一个与外环套8内孔壁具有一定间隙的内环套3(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维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省总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