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梅兰专利>正文

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9853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其一端与膀胱前壁相连;至少一个排尿管路;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和所述至少一个排尿管路之间具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向膀胱内提供负压,以将膀胱内的尿液吸入到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内;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接收来自于膀胱内的尿液,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尿管路将上述尿液排出;其中,所述动力泵连接有压力监测单元,所述压力监测单元包括一压力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膀胱内的尿液中的压力变化;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膀胱内的尿液中的压力变化,控制所述动力泵的开启和关闭。和关闭。和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指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膀胱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分为充盈和排尿两个主要功能。
[0003]充盈功能就是充当容器功能,收集肾脏排泄下来的尿液。排尿功能就是在适合排尿场合中通过逼尿肌的做功将膀胱内尿液挤压排出尿道的过程。
[0004]在临床中,如果出现充盈病变时,可以通过多种口服药物及手术方式解决充盈功能障碍。而对于排尿功能障碍而言,现有临床使用的技术中除了留置导尿管将尿液排出,目前没有更好方式。而留置导尿管,特别是终身留置导尿管不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还容易造成顽固的泌尿道感染,加重抗生素滥用。
[0005]针对现有增强膀胱排尿动力的技术研究中,有人提出通过重建人工膀胱并置入磁力来达到逼尿肌挤压排尿的作用(一种人工膀胱铁磁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112915266A);也有人提出通过使用处理后的动物膀胱来运用动物膀胱的逼尿肌挤压排尿(一种动物源性生物型人工膀胱,专利号CN110856669A);还有人提出通过机械装置重建人工膀胱通过机械动力推动尿液排出(一种人工膀胱装置,专利号CN106580517A和医用原位植入式人工膀胱,专利号CN1150863C)。
[0006]另外,还有人提出在原膀胱基础上通过运用辅助外力(机械、温控等方式)对膀胱挤压的方式来增加排尿(一种原位膀胱辅助排尿装置,专利号CN114469474A、一种原位膀胱的辅助排尿装置及其人造膀胱,专利号CN110279488A和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专利号CN109248348B;一种膀胱活动力辅助装置的动力装置,专利号CN108743232A)。
[0007]前述的专利中增强膀胱排尿动力方式多样,但仍有很多缺点,以至于目前无临床运行的成熟装置,而仍然采用留置导尿管这种原始的方法,具体来说:
[0008]完全重建人工膀胱,主要缺点是需要将导致两侧输尿管与人工膀胱连接口远端输尿管缺血坏死继发输尿管坏死、尿漏可能。
[0009]现有的膀胱辅助装置类,将材料包饶于膀胱周围,通过磁力或温控等方式启动机械挤压作用来增强膀胱动力,设想虽好,但包埋于膀胱周围反复挤压会产生膀胱与周围组织纤维化,远期会严重影响膀胱充盈功能,导致尿液充盈量减少等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即
[0011]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包括:
[0013]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其一端与膀胱前壁相连,并通过管路头端开口伸入膀胱内;
[0014]至少一个排尿管路;
[0015]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和所述至少一个排尿管路之间具有动力泵;
[0016]所述动力泵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向膀胱内提供负压,以将膀胱内的尿液吸入到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内;
[0017]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接收来自于膀胱内的尿液,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尿管路将上述尿液排出;
[0018]其中,所述动力泵连接有压力监测单元,所述压力监测单元包括:
[0019]压力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动力泵与进尿管路交界处,并与尿液接触,用于监测膀胱内的尿液中的压力变化;
[0020]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膀胱内的尿液中的压力变化,控制所述动力泵的开启和关闭。
[0021]优选的是,所述动力泵和压力检测单元连接有供电控制单元;
[0022]所述供电控制单元通过电力控制线路与所述动力泵和压力检测单元相连接并通讯。
[0023]优选的是,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包括电池和控制单元;
[0024]所述电池采取感应性可充电电池;
[0025]所述控制单元为采取物理压迫或无线控制的开关器。
[0026]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和至少一个排尿管路,其采用具有柔韧性和伸展性的材料。
[0027]优选的是,电力控制线路分别传导电能信号和控制信号,外部覆盖有生物相容性外壳。
[0028]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排尿管路包埋于人体内部,最终在体内走行至尿道外口附近,并开口于尿道外口旁。
[0029]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排尿管路沿着皮肤下走形直到阴茎背侧龟头侧开口。
[0030]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一个排尿管路沿着皮肤下走形直到女性尿道外口。
[0031]优选的是,所述动力泵和压力监测单元包埋于膀胱前壁与腹壁之间;
[0032]所述处理器设置于腹部皮肤与耻骨联合间隙内。
[0033]优选的是,所述电力控制线路穿过组织到达耻骨前端,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包埋于皮肤与耻骨联合的间隙内。
[0034]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单元与远端的计算机上的软件或者移动终端上的app相通信,并接收从远端的计算机或者移动终端传递来的操作指令。
[0035]优选的是,所述供电控制单元设置于人体外部。
[0036]本技术采取了上述方案后,上述辅助膀胱排尿装置,只需要放置于膀胱前壁,手术置入简单,且不是通过挤压膀胱来促进排尿,而是通过装置内动力装置来促进尿液排出,不影响膀胱充盈功能。
[0037]此外,本技术只是在原有膀胱或肠代膀胱中增加辅助动力,不需要将输尿管与原膀胱接口切断,即避免了输尿管远端缺血坏死,又让手术操作过程简化,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
[0038]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
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技术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其中,
[0040]图1是本技术辅助膀胱排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是本技术辅助膀胱排尿装置的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技术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3]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进尿管路1(实施例中,采用一个进尿管路),其一端与膀胱前壁相连,并管路头端开口伸入膀胱内;
[0044]至少一个排尿管路5(实施例中,采用一个排尿管路);
[0045]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和所述至少一个排尿管路之间具有动力泵2;
[0046]所述动力泵2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向膀胱内提供负压,以将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膀胱排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其一端与膀胱前壁相连,并通过管路头端开口伸入膀胱内;至少一个排尿管路;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和所述至少一个排尿管路之间具有动力泵;所述动力泵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向膀胱内提供负压,以将膀胱内的尿液吸入到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内;所述至少一个进尿管路接收来自于膀胱内的尿液,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排尿管路将上述尿液排出;其中,所述动力泵连接有压力监测单元,所述压力监测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动力泵与进尿管路交界处,并与尿液接触,用于监测膀胱内的尿液中的压力变化;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膀胱内的尿液中的压力变化,控制所述动力泵的开启和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膀胱排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泵和压力检测单元连接有供电控制单元;所述供电控制单元通过电力控制线路与所述动力泵和压力检测单元相连接并通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膀胱排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包括电池和控制单元;所述电池采取感应性可充电电池;所述控制单元为采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梅兰
申请(专利权)人:徐梅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