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新风空调技术

技术编号:368975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新风空调,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3:实时或定时获取当前时刻下的温度参数与室内CO2浓度,其中温度参数包括设定温度Ts、室内环境温度Tn、室外环境温度Tw、第一温差绝对值ΔT=|T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新风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而言,涉及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新风空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日益重视,新风空调因可在密闭房间内提供新风换气功能,现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
[0003]现有技术中,新风空调的睡眠模式大多均不具有自适应调节能力,或者至多仅具有对温湿度调节的自适应调节能力,但其自适应调节效果却均不尽如人意,难以达到深度呵护用户健康睡眠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使得用户处于睡眠状态下时,新风空调可以根据人体睡眠特征以及睡眠环境的实时变化,及时对室内环境进行多方位且更为精细化的自适应调节,进而使得室内环境与人体舒睡状态完美契合,深度呵护用户健康睡眠。
[0005]为解决上述第一方面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接收到健康睡眠功能开启指令;
[0007]S3:实时或定时获取当前时刻下的温度参数与室内CO2浓度,其中温度参数包括设定温度Ts、室内环境温度Tn、室外环境温度Tw、第一温差绝对值ΔT=|Tn

Ts|;
[0008]S4:依据对温度参数、室内CO2浓度的第一判定结果,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运行至内循环模式、外循环模式、内外双循环模式中的其中一个;
[0009]S5:主风机与辅风机依据空气循环模式的实时变化进行启停响应,同时辅风机依据对“ΔT、当前主风机转速,和/或室内CO2浓度”的第二判定结果,实时调节辅风机转速;
[0010]S6:循环执行步骤S3

S5,直至接收到健康睡眠功能退出指令;
[0011]S7:新风空调退出健康睡眠功能。
[0012]通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用户处于睡眠状态下时,新风空调可以根据人体睡眠特征以及睡眠环境的实时变化,及时对室内环境,例如室内温度、室内CO2浓度、噪音进行多方位且更为精细化的自适应调节,进而使得室内环境与人体舒睡状态完美契合,深度呵护用户健康睡眠。
[0013]优选地,至少在新风空调的新风系统中设置有净化装置。
[0014]在结合空气循环模式基础上对净化装置进行组合式投用,室内环境中的空气污浊度乃至湿度均将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有利于进一步深度呵护用户健康睡眠。
[0015]优选地,设定温度Ts依据“基于人体睡眠时段下的预设温度曲线”自动调整。
[0016]当设定温度Ts为变量并依据预设温度曲线自动调整时,Ts显然将更为符合人体睡
眠特征以及睡眠环境的实时变化,进而当新风空调还具备对Ts的自适应调节时,新风空调对室内温度、室内CO2浓度、噪音、空气污浊度、湿度等的多方位自适应调节将更为精细化、智能化,更有利于深度呵护用户健康睡眠。
[0017]优选地,在步骤S1之后、步骤S3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8]S2:新风空调以“主风机按照用户预设档位、辅风机以默认低风档位”的内外双循环模式启动运行N分钟。
[0019]在健康睡眠功能开启后、首次检测获取温度参数与室内CO2浓度前,确保室内空气先行流动起来,有利于提高步骤S3中对于室内CO2浓度的检测准确度。
[0020]优选地,步骤S4包括如下具体运行步骤:
[0021]S401:判断ΔT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差绝对值ΔT';
[0022]S402:若是,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为首次检测值或呈上升趋势;若否,执行步骤S42;
[0023]S403:若是,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浓度阈值;若否,转步骤S407;
[0024]S404:若是,执行步骤S43;若否,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二浓度阈值;
[0025]S405:若是,判断室内CO2浓度在未来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持续大于等于第二浓度阈值;若否,执行步骤S42;
[0026]S406:若是,执行步骤S43;若否,执行步骤S42;
[0027]S407: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三浓度阈值;
[0028]S408:若是,执行步骤S43;若否,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小于等于第四浓度阈值;
[0029]S409:若是,判断室内CO2浓度在未来第二预设时长内是否持续小于等于第四浓度阈值;若否,执行步骤S42;
[0030]S410:若是,执行步骤S41;若否,执行步骤S42;
[0031]S41: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运行至内循环模式;
[0032]S42: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运行至内外双循环模式;
[0033]S43: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运行至外循环模式;
[0034]其中,第一浓度阈值>第二浓度阈值>第三浓度阈值>第四浓度阈值。
[0035]新风功能的投入、运行、退出,及其在运行过程中的投入强度,均还将具有对室内CO2浓度的预判功能,使得空气循环流通模式不仅与室内CO2浓度的实时变化相契合,还在优先兼顾室内温度参数的基础上,与室内温度参数的实时变化相契合。
[0036]优选地,在步骤S3

S5的循环执行过程中,空气循环模式的切换运行包括如下切换运算步骤:
[0037]S441:步骤S43依据第一判定结果向步骤S42切换运行时,判断步骤S43的不间断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时长;
[0038]S442:若是,则直接切换;若否,保持步骤S43的不间断运行时长大于等于第三预设时长后,即行切换。
[0039]第三预设时长的设置有利于保持室内CO2浓度与室内温度参数之间的最佳平衡,且不会对新风空调造成过大运行负担。
[0040]优选地,在步骤S401之前,步骤S4还包括如下运行步骤中的其中之一:
[0041]S401':判断制冷模式下Tw是否小于等于第一室外温度,或制热模式下Tw是否大于
等于第三室外温度;若是,依次执行步骤S401

S410;若否,执行步骤S42;
[0042]S402':判断制冷模式下Tw是否小于等于第二室外温度,或制热模式下Tw是否大于等于第四室外温度;若是,转步骤S401';若否,判断室内CO2浓度,在室内CO2浓度大于等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执行步骤S42,在室内CO2浓度小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执行步骤S41。
[0043]进一步保证了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一种极端值下时,室内热舒适性与室内CO2浓度间的一种平衡。
[0044]优选地,步骤S5包括如下具体运行步骤:
[0045]S501:判断ΔT是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差绝对值ΔT”;
[0046]S502:若是,执行步骤S503;若否,转步骤S511;
[0047]S503: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小于等于第四浓度阈值;...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接收到健康睡眠功能开启指令;S3:实时或定时获取当前时刻下的温度参数与室内CO2浓度,其中温度参数包括设定温度Ts、室内环境温度Tn、室外环境温度Tw、第一温差绝对值ΔT=|Tn

Ts|;S4:依据对温度参数、室内CO2浓度的第一判定结果,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运行至内循环模式、外循环模式、内外双循环模式中的其中一个;S5:主风机与辅风机依据空气循环模式的实时变化进行启停响应,同时辅风机依据对“ΔT、当前主风机转速,和/或室内CO2浓度”的第二判定结果,实时调节辅风机转速;S6:循环执行步骤S3

S5,直至接收到健康睡眠功能退出指令;S7:新风空调退出健康睡眠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新风空调的新风系统中设置有净化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温度Ts依据“基于人体睡眠时段下的预设温度曲线”自动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后、步骤S3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S2:新风空调以“主风机按照用户预设档位、辅风机以默认低风档位”的内外双循环模式启动运行N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如下具体运行步骤:S401:判断ΔT是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差绝对值ΔT';S402:若是,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为首次检测值或呈上升趋势;若否,执行步骤S42;S403:若是,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一浓度阈值;若否,转步骤S407;S404:若是,执行步骤S43;若否,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二浓度阈值;S405:若是,判断室内CO2浓度在未来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持续大于等于第二浓度阈值;若否,执行步骤S42;S406:若是,执行步骤S43;若否,执行步骤S42;S407: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三浓度阈值;S408:若是,执行步骤S43;若否,判断室内CO2浓度是否小于等于第四浓度阈值;S409:若是,判断室内CO2浓度在未来第二预设时长内是否持续小于等于第四浓度阈值;若否,执行步骤S42;S410:若是,执行步骤S41;若否,执行步骤S42;S41: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运行至内循环模式;S42: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运行至内外双循环模式;S43:空气循环模式切换运行至外循环模式;其中,第一浓度阈值>第二浓度阈值>第三浓度阈值>第四浓度阈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风空调健康睡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

S5的循环执行过程中,空气循环模式的切换运行包括如下切换运算步骤:S4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艳军应必业陈伟王文洁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