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933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支架,顶部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气缸,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转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上固定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加料管,加料管垂直贯穿转盘的内部,电机与转盘之间设置有压板,压板上固定有多个套管,套管与加料管的位置一一对应,气缸的活动轴端与压板固定连接,压板上设置有圆孔,转轴穿过圆孔的内部,罐体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加料管位于罐体的内部,顶部支架上固定有多个料斗,料斗与套管一一对应,料斗的下端与套管的上端之间连接有输料管,在气缸推动压板下移后,套管与料管的上端密封连接。该配料罐便于快速将配置的药膏搅拌均匀。便于快速将配置的药膏搅拌均匀。便于快速将配置的药膏搅拌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膏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

技术介绍

[0002]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0003]药膏生产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各种不同功效的药膏进行配料混合加工成新的品类。由于药膏自身流通性较差,在进行配料搅拌时难以将其搅拌均匀。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支架,所述顶部支架上安装有电机、气缸,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加料管,所述加料管垂直贯穿所述转盘的内部,所述电机与所述转盘之间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上固定有多个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加料管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气缸的活动轴端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圆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圆孔的内部,所述罐体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加料管位于所述罐体的内部,所述顶部支架上固定有多个料斗,所述料斗与所述套管一一对应,所述料斗的下端与套管的上端之间连接有输料管,在所述气缸推动压板下移后,所述套管与所述料管的上端密封连接。
[0006]优选地,上述的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其中所述料斗的顶部为封闭结构,所述料斗的顶部设置有锥形斗,所述锥形斗的底部安装有单向阀。
[0007]优选地,上述的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其中所述顶部支架的上侧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出气口处连接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通过分支管与每个所述料斗的顶部连通。
[0008]优选地,上述的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其中所述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气缸关于所述转轴对称,所述压板的顶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贯穿所述顶部支架且与其滑动连接。
[0009]优选地,上述的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其中所述加料管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溢料口。
[0010]优选地,上述的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其中所述溢料口呈长条形,所述溢料口的宽度沿所述加料管的轴向由上至下递增。
[0011]优选地,上述的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其中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卸料阀。
[0012]优选地,上述的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其中所述主气管上安装有气压表、气阀。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料斗顶部的锥形斗将添加成分的软膏放入不同的料斗内,通过气泵泵气,高压气体将软膏向后方泵送,当软膏进入加料管并通过溢料口排出后,此时,气缸动作,将压板拉起,随后电机转动,通过转轴带动转盘以及加料管转动,由于通过加料管、溢料口排出的添加成分的软膏在罐体内部的药膏基料内各高度处均匀分布,在搅拌时可快速将其搅拌均匀。该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使用方便,便于快速将配置的药膏搅拌均匀。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压板的仰视图;
[0016]图3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加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罐体,2、气泵,3、电机,4、气缸,5、主气管,6、顶部支架,7、气压表,8、气阀,9、料斗,10、锥形斗,11、压板,12、套管,13、转轴,14、转盘,15、加料管,16、卸料阀,17、溢料口,18、圆孔,19、导向柱,20、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支架6。顶部支架6上安装有电机3、气泵2、两个气缸4以及多个料斗9。
[0022]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贯穿顶部支架6,转轴1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4,转盘14上固定有多个呈圆周均匀排列的加料管15,加料管15垂直贯穿转盘14的内部,罐体1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加料管15位于罐体1的内部。在电机3与转盘14之间设置有压板11,压板11呈圆环状,中心部位设置有圆孔18,转轴13穿过圆孔18且两者互不接触。压板11上固定有多个套管12,套管12与加料管15的位置一一对应,气缸4的活动轴端与压板11固定连接,气缸4用于带动压板11移动。压板11上侧固定有两根导向柱19,两根导向柱19穿过顶部支架6的内部且滑动连接。料斗9与套管12一一对应,料斗9的下端连接有输料管,输料管的末端与套管12的上端连接。
[0023]两个气缸4关于转轴13对称,在气缸4推动压板11下移后,套管12与料管15的上端密封连接,具体地,套管12的内径与料管15的外径相同,且连接处有密封层。套管12与料管15连接后,料斗9内加料后通过输料管以及套管12进入加料管15。
[0024]料斗9的顶部为封闭结构,料斗9的顶部设置有锥形斗10,锥形斗10的底部安装有单向阀20,锥形斗10用于向料斗9内加料。
[0025]气泵2的出气口处连接有主气管5,主气管5通过分支管与每个料斗9的顶部连通。在料斗9内加料完毕后通过气泵2为料斗9内加压,通过高气压将物料向料管15内输送。主气管5上安装有气压表7、气阀8,可观察气压大小以及控制管路通断。
[0026]加料管15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溢料口17,优选地,设置有三个溢料口17,溢料口17呈长条形,三个溢料口17以加料管15的中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溢料口17的宽度沿加料管15的轴向由上至下递增。由于药膏在加料管15内移动时,其移动的先后顺序,先经过溢料口17的上端,因此,在溢料口17上端宽度开设较窄,保证溢料口17自上而下出料均匀,溢料口17的开口两边倾斜角度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而定,确保溢料口17各高度处出料量均匀一致为准。
[0027]在罐体1内加入药膏基料后,将需要添加的添加成分药膏称量完毕后通过锥形斗10放入不同的料斗9内,通过气泵2泵气,通过高压气体将软膏向后方泵送,当软膏进入加料管15并通过溢料口17排出后,此时,气缸4动作,将压板11拉起,随后电机3转动,通过转轴13带动转盘14以及加料管15转动,由于通过加料管15、溢料口17排出的添加成分的软膏在罐体1内部的药膏基料内各高度处均匀分布,在搅拌时可快速将其搅拌均匀。搅拌完毕后,通过罐体1底部设置的卸料阀16进行卸料。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支架(6),所述顶部支架(6)上安装有电机(3)、气缸(4),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13),所述转轴(1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上固定有多个均匀排列的加料管(15),所述加料管(15)垂直贯穿所述转盘(14)的内部,所述电机(3)与所述转盘(14)之间设置有压板(11),所述压板(11)上固定有多个套管(12),所述套管(12)与所述加料管(15)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气缸(4)的活动轴端与所述压板(11)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1)上设置有圆孔(18),所述转轴(13)穿过所述圆孔(18)的内部,所述罐体(1)的顶部为敞口结构,所述加料管(15)位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所述顶部支架(6)上固定有多个料斗(9),所述料斗(9)与所述套管(12)一一对应,所述料斗(9)的下端与套管(12)的上端之间连接有输料管,在所述气缸(4)推动压板(11)下移后,所述套管(12)与所述料管(15)的上端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药膏生产的配料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9)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国罗光明张甫童继军文意谷徐国周巍峰江敏王紫慧李瑾芳王圆圆王云波田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人福成田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