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89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下料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包括料斗本体,料斗本体的侧壁还设置震动部件,推动油缸推动对应的颚板使得两个颚板相互靠近挤压较大块的原料将其破碎,实现初步防堵的目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偏心块和第一挡块圆周运动,通过第一挡块间歇与第二挡块接触,第一挡块推动第二挡块带动敲击板远离料斗本体的壁面再通过敲击板与料斗本体的弹性连接,在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分离后,敲击板复位撞击料斗本体的侧壁使得料斗本体产生震动,进一步防止物料堵塞料斗本体的开口,实现多重防堵目的,同时,防止物料颗粒粘附在料斗本体的内壁面上。防止物料颗粒粘附在料斗本体的内壁面上。防止物料颗粒粘附在料斗本体的内壁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


[0001]本技术涉及下料斗
,尤其涉及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

技术介绍

[0002]经检索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物料堵塞的下料斗(CN202010225764.6),包括料斗、挤压头、液压管道及控制线路以及油压站及控制模块;其中,料斗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通的料斗倾斜段和料斗垂直段,料斗倾斜段的上方为料斗入口,料斗垂直段的下方为料斗出口,料斗入口处设置有入口栅格板,料斗出口处设置有出口栅格板;出口栅格板上方的料斗垂直段周向上设置有若干挤压头,挤压头的一端伸入至料斗垂直段内,与料斗垂直段一起形成挤压腔,挤压头的另一端通过液压管道及控制线路与油压站及控制模块连通。与现在常用的下料斗比较,本专利技术有以下优点:可解决物料在料斗中易堵塞的难题,可通过挤压头的挤压破碎,对大尺寸的物料进行粗破,减轻后续破碎工艺中破碎机的压力;
[0003]现有的料斗通过油缸驱动栅格板相互错位挤压物料初步破碎,一部分破碎后的物料会粘附在料斗内壁和格栅上,随着物料堆积,依旧会产生堵塞,尤其是粘附在料斗内壁上的物料,当物料较为潮湿时,堵塞格外明显。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包括料斗本体,料斗本体呈中空的台体,料斗本体的下端开放,所述料斗本体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油缸且推动油缸的输出轴贯穿料斗本体壁面,推动油缸的输出轴端面固定连接有颚板,料斗本体的壁面对称设置两个相同颚板挤压破碎物料,料斗本体的侧壁还设置震动部件,所述震动部件包括连接杆、驱动电机、转轴、敲击板、偏心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杆与料斗本体拆卸连接,转轴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偏心块与转轴固定连接,第一挡块与偏心块固定连接,敲击板与料斗本体弹性连接,第二挡块与敲击板的壁面固定连接,第一挡块可推动第二挡块使得敲击板撞击料斗本体壁面。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均与半圆柱体,第二挡块和第一挡块的弧面相对设置。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敲击板为圆形板,偏心块为扇形块,第一挡块的截面与偏心块的前壁面固定连接,第二挡块的截面与敲击板的后壁面固定连接。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杆为L形杆体,连接杆的端面与料斗本体的侧壁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壳体通过螺丝与连接杆安装。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震动部件还包括连接部、隐藏槽和贯穿孔,敲击板的壁面开设相互连通的隐藏槽和贯穿孔,转轴穿过贯穿孔延伸至隐藏槽内,偏心块通过
连接部与转轴连接。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隐藏槽为圆形槽,偏心块位于隐藏槽内,贯穿孔为圆形孔,连接部为圆柱体,偏心块与连接部圆周面固定连接,转轴与贯穿孔等直径且转轴的端面与连接部的前壁面固定连接。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料斗本体的壁面还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通过相同的连接杆与料斗本体拆卸连接,伸缩杆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弹簧且弹簧与伸缩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伸缩杆的输出轴端面与敲击板的前壁面贴合。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通过推动油缸推动对应的颚板使得两个颚板相互靠近挤压较大块的原料将其破碎,实现初步防堵的目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轴旋转,转轴带动偏心块和第一挡块圆周运动,通过第一挡块间歇与第二挡块接触,第一挡块推动第二挡块带动敲击板远离料斗本体的壁面再通过敲击板与料斗本体的弹性连接,在第一挡块与第二挡块分离后,敲击板复位撞击料斗本体的侧壁使得料斗本体产生震动,进一步防止物料堵塞料斗本体的开口,实现多重防堵目的,同时,防止物料颗粒粘附在料斗本体的内壁面上。
[0016](2)、该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转轴带动偏心块在隐藏槽内圆周运动,通过第一挡块推动第二挡块使得转轴在贯穿孔内滑动,使得敲击板能够保持直线位移与料斗本体撞击,对于敲击板的限位效果更好,同时,将旋转的偏心块置于隐藏槽内,防止旋转的偏心块造成意外事故,安全防护效果更好。
[0017](3)、该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通过设置伸缩杆,使得敲击板在于料斗本体分离后,伸缩杆内的弹簧能够推动其输出轴将敲击板推回与料斗本体贴合并撞击料斗本体,确保敲击板能够往复运动,整个装置运行的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8]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
[0019]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
[0020]图2为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21]图3为技术敲击板水平剖切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0、料斗本体;11、推动油缸;12、颚板;20、连接杆;21、驱动电机;22、转轴;23、敲击板;24、偏心块;25、第一挡块;26、连接部;27、第二挡块;28、隐藏槽;29、贯穿孔;30、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如图1

图3所示,包括料斗本体10,料斗本体10呈中空的台体,料斗本体10的下端开放,料斗本体10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油缸11且推动油缸11的输出轴贯穿料斗本体10壁面,推动油缸11的输出轴端面固定连接有颚板12,料斗本体10的
壁面对称设置两个相同颚板12挤压破碎物料,料斗本体10的侧壁还设置震动部件,震动部件包括连接杆20、驱动电机21、转轴22、敲击板23、偏心块24、第一挡块25和第二挡块27,驱动电机21通过连接杆20与料斗本体10拆卸连接,转轴22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偏心块24与转轴22固定连接,第一挡块25与偏心块24固定连接,敲击板23与料斗本体10弹性连接,第二挡块27与敲击板23的壁面固定连接,第一挡块25可推动第二挡块27使得敲击板23撞击料斗本体10壁面,第一挡块25和第二挡块27均与半圆柱体,第二挡块27和第一挡块25的弧面相对设置,敲击板23为圆形板,偏心块24为扇形块,第一挡块25的截面与偏心块24的前壁面固定连接,第二挡块27的截面与敲击板23的后壁面固定连接,连接杆20为L形杆体,连接杆20的端面与料斗本体10的侧壁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1的壳体通过螺丝与连接杆20安装,通过推动油缸11推动对应的颚板12使得两个颚板12相互靠近挤压较大块的原料将其破碎,实现初步防堵的目的,通过驱动电机21带动转轴22旋转,转轴22带动偏心块24和第一挡块25圆周运动,通过第一挡块25间歇与第二挡块27接触,第一挡块25推动第二挡块27带动敲击板23远离料斗本体10的壁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包括料斗本体(10),料斗本体(10)呈中空的台体,料斗本体(10)的下端开放,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本体(10)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有推动油缸(11)且推动油缸(11)的输出轴贯穿料斗本体(10)壁面,推动油缸(11)的输出轴端面固定连接有颚板(12),料斗本体(10)的壁面对称设置两个相同颚板(12)挤压破碎物料,料斗本体(10)的侧壁还设置震动部件,所述震动部件包括连接杆(20)、驱动电机(21)、转轴(22)、敲击板(23)、偏心块(24)、第一挡块(25)和第二挡块(27),所述驱动电机(21)通过连接杆(20)与料斗本体(10)拆卸连接,转轴(22)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偏心块(24)与转轴(22)固定连接,第一挡块(25)与偏心块(24)固定连接,敲击板(23)与料斗本体(10)弹性连接,第二挡块(27)与敲击板(23)的壁面固定连接,第一挡块(25)可推动第二挡块(27)使得敲击板(23)撞击料斗本体(10)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25)和第二挡块(27)均与半圆柱体,第二挡块(27)和第一挡块(25)的弧面相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下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板(23)为圆形板,偏心块(24)为扇形块,第一挡块(25)的截面与偏心块(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秉伏田治斌李丽杨萍杨艳琴马丙金汪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五谷丰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