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882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包括:通风管路、供气组件和控制装置。通风管路设置于电缆夹层内部,通风管路包括若干通风组件,通风组件至少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通风单元,通风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管路和与第一管路侧壁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管路,且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侧壁上均设有通风孔;供气组件设置于电缆夹层顶部;供气组件具有供气端,供气端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一管路连通;控制装置配置用于控制驱动供气端,进而使得供气端能够通过第三管路,并经由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向电缆夹层内部输送气体,进而达到对电缆夹层内部进行除湿的效果。内部进行除湿的效果。内部进行除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


[0001]本公开一般涉及电缆夹层除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国家电网建设突飞猛进的新时期,电力需求要来越巨大,变电站也大量建造,在建造变电站时电缆夹层的设计也随之增多,电缆夹层是供敷设进入控制室和(或)电子设备间内仪表、控制装置、盘、台、柜电缆的结构层。电缆夹层里电缆数量多,线路较为复杂,电缆夹层需要容纳众多电缆汇接,且要便于电缆敷设安装。
[0003]由于变电站配电楼建筑体量较小,荷载较小,多采用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因此电缆夹层多设置在地面上,电缆夹层地面为现浇混凝土地面。即使如此,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尤其涉及到雨雪天气时,电缆夹层内还是容易发生湿度低于预设要求的情况,亟待改进,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保证电缆夹层湿度符合要求的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包括:
[0006]通风管路,所述通风管路设置于所述电缆夹层内部;所述通风管路包括若干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至少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通风单元,所述通风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管路和与第一管路侧壁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管路,且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的侧壁上均设有通风孔;
[0007]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设置于所述电缆夹层顶部;所述供气组件具有供气端,所述供气端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0008]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用于控制驱动供气端,进而使得供气端能够通过第三管路,并经由所述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向电缆夹层内部输送气体。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气组件包括:
[0010]抽风件,所述抽风件设置于所述电缆夹层顶部;
[0011]加热泵,所述加热泵设置于所述电缆夹层顶部,且所述加热泵与所述抽风件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加热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所述抽风件与加热泵形成所述供气端;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0013]净化套,所述净化套与所述抽风件的进气端螺纹连接;
[0014]干燥层,所述干燥层设置于所述净化套内;
[0015]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于所述净化套内,且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干燥层远离所述抽风件的一侧。
[001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缆夹层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监测电缆夹层内部湿度。
[001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邻所述通风单元之间还设有可倾斜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和与所述支撑杆两端铰接的支撑头;所述支撑头和其对应侧的通风单元的一个第一管路相连接。
[001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邻所述通风单元之间通过第一伸缩管路相连接;相邻所述通风组件之间通过第二伸缩管路连接。
[001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缆夹层外侧壁还设置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通过出风管与电缆夹层内部连通。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包括:通风管路、供气组件和控制装置;通风管路包括若干通风组件,通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通风单元,通风单元通过连通管路上的通风孔能够向电缆夹层内部输送气体,防止电路夹层内部过于潮湿;供气组件设置与电缆夹层的顶部,能够抽取外部的空气,同时由供气组件的供气端与通风管路连通,所以供气组件能够将空气输入至电缆夹层内部;控制装置能够控制供气组件的供气端的驱动,使使得当电缆夹层内部的湿度高于预设湿度范围时,供气组件能够及时输送气体;
[0021]本申请通过在电缆夹层内部进行通风管路的设计布局有效对电缆夹层进行除湿治理,同时通气管路之间多通过可伸缩管路连接,可保证气体通过通气管路输送的范围,适应性高。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为本技术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电缆夹层;2、第一管路;3、通风孔;4、第三管路;5、抽风件;6、通风管路;7、加热泵;8、净化套;9、过滤层;10、干燥层;11、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控制装置;14、第二伸缩管路;15、抽气泵;16、把手;17、第一伸缩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8]实施例1
[0029]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1除湿治理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0030]通风管路6,通风管路6设置于电缆夹层1内部;通风管路6包括若干通风组件,通风组件至少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通风单元,通风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管路2和与第一管路2侧壁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管路,且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的侧壁上均设有通风孔3;
[0031]供气组件,供气组件设置于电缆夹层1顶部;供气组件具有供气端,供气端通过第三管路4与第一管路2连通;
[0032]控制装置13,控制装置13配置用于控制驱动供气端,进而使得供气端能够通过第三管路4,并经由第一管路2与第二管路向电缆夹层1供气除湿。
[003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缆夹层1具有通常是由顶板与底板构成的柜状外壳,通过管路6与供气组件分别设有柜体内部与顶部;其中,其柜体设置有闭合门与设置于闭合门上的把手16,此设计结构用于打开电缆夹层1,便于后续对电缆夹层1内部进行维修与通风管路16的布局调整;通风管路6用于向电缆夹层1内部输送气体,其中,通风管路6包括若干通风组件,例如图1所示,通风组件为3组,通风组件至少包括两组通风单元,如图1所示,通风单元为2组;
[0034]通风管路6中涉及到的第一管路2与第二管路上均设置有通风孔,使得管路中的气体能够向电缆夹层输出;
[0035]供气组件的供气端通过第三管路4与第一管路2连通,供气组件便可向电缆夹层1内部输送气体,防止电缆夹层1内部过于潮湿;
[0036]控制装置13配置可用于控制驱动供气端的打开与关闭,同时也通过另外的串口与温度传感器11与湿度传感器12进行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路(6),所述通风管路设置于所述电缆夹层(1)内部;所述通风管路包括若干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至少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通风单元,所述通风单元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管路(2)和与第一管路(2)侧壁连接的至少两个第二管路,且所述第一管路(2)和第二管路的侧壁上均设有通风孔(3);供气组件,所述供气组件设置于所述电缆夹层(1)顶部;所述供气组件具有供气端,所述供气端通过第三管路(4)与所述第一管路(2)连通;控制装置(13),所述控制装置(13)配置用于控制驱动供气端,进而使得供气端能够通过第三管路(4),并经由所述第一管路(2)与第二管路向电缆夹层(1)内部输送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电缆夹层除湿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组件包括:抽风件(5),所述抽风件(5)设置于所述电缆夹层(1)顶部;加热泵(7),所述加热泵(7)设置于所述电缆夹层(1)顶部,且所述加热泵(7)与所述抽风件(5)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加热泵(7)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管路(2)相连;所述抽风件(5)与加热泵(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程艳杰潘琪杰谢鹏飞杨旭周杨缑磊贾涛赵雅静史鑫崔梦璐庞博高玉华周宇张成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