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球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869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球囊系统,包括尖端、内管、球囊、套管、保护组件及切割储药组件;内管的远端与尖端连接,且内管的内部与尖端的内部连通并形成用于导引导丝穿入的导引通道;球囊套设于内管上,且球囊的远端固定连接于内管上,球囊的近端与套管连接,套管套设于内管上,且套管与内管之间具有供液体介质流入球囊的间隙通道;保护组件可移动地套设于套管上;切割储药组件设置于球囊上,切割储药组件用于切割刺入血管,且切割储药组件上设有储药槽;借由驱使保护组件朝尖端的方向移动,以将球囊以及切割储药组件收藏于保护组件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球囊系统可降低介入过程中的药物损耗,并提高扩张贴壁后药物的利用率。并提高扩张贴壁后药物的利用率。并提高扩张贴壁后药物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物球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药物球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血管介入治疗是进行血管狭窄病变血运重建治疗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而治疗后血管再狭窄通常是由于血管中层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所导致。
[0003]近年来,新器械和治疗策略不断涌现旨在攻克上述难题,一种由传统的球囊成形术和先进的药物洗脱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药物涂层球囊,作为支架术的一种有效补充,正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DCB(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ing Balloon,DCB)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对支架内再狭窄、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和严重弯曲钙化病变等具有独特优势。但是,DCB仍然存在球囊表面药物在介入过程中损耗严重、与血管壁接触时间短、药物利用效率低等问题。
[0004]另外,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而血栓的形成取决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易损性,易损斑块容易出现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而直接行PCI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置入后,在球囊或支架的挤压作用下,一方面,血小板易被不稳定斑块中裸露脂质所激活,形成微血栓在病变血管部位黏附聚集,导致微循环阻塞;另一方面,治疗过程中血栓容易碎裂、脱落,造成血栓碎块流向冠状动脉远端,导致远端血管阻塞,从而出现“慢血流”现象。随着阻塞量的增加,远端血管完全再阻塞,即出现“无复流”现象,最后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碎死的风险增加,从而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提高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严重影响PCI的疗效,增加了AMI患者的病死率。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药物球囊系统,以降低介入过程中的药物损耗,提高扩张贴壁后药物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球囊系统,以降低介入过程中的药物损耗,提高扩张贴壁后药物的利用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球囊系统,包括尖端、内管、球囊、套管、保护组件及切割储药组件;所述内管的远端与所述尖端连接,且所述内管的内部与所述尖端的内部连通并形成用于导引导丝穿入的导引通道;所述球囊套设于所述内管上,且所述球囊的远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管上,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内管上,且所述套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具有供液体介质流入所述球囊的间隙通道;所述保护组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管上;所述切割储药组件设置于所述球囊上,所述切割储药组件用于切割刺入血管,且所述切割储药组件上设有储药槽;借由驱使保护组件朝所述尖端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球囊以及所述切割储药组件收藏于所述保护组件的内部。
[0008]较佳地,所述药物球囊系统还包括Y型针座,所述内管的近端插接于所述Y型针座的直型腔内,所述套管的近端插接于所述Y型针座的直型腔内,且所述间隙通道与所述Y型针座的Y型腔连通。
[0009]较佳地,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外鞘管及Y阀组件,所述外鞘管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管上,所述外鞘管的近端与所述Y阀组件的远端连接,且所述Y阀组件套设于所述套管上。
[0010]较佳地,所述药物球囊系统还包括捕捉网组件,所述捕捉网组件套设于所述套管上并位于所述球囊与所述外鞘管之间,借由所述Y阀组件驱使所述外鞘管朝所述尖端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捕捉网组件、所述球囊以及所述切割储药组件收藏于所述外鞘管内。
[0011]较佳地,所述药物球囊系统还包括中间鞘管,所述中间鞘管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管上并位于所述外鞘管和所述套管之间,所述中间鞘管的远端与所述捕捉网组件连接;借由驱使所述中间鞘管移动,以调节所述捕捉网组件的位置。
[0012]较佳地,所述捕捉网组件包括捕捉网本体及捕捉网固定环,所述捕捉网本体的近端与所述捕捉网固定环连接,所述捕捉网固定环与所述中间鞘管的远端连接。
[0013]较佳地,所述捕捉网本体上设有若干个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用于允许正常血液通过而将药物进行拦截。
[0014]较佳地,所述药物球囊系统还包括调整器,所述中间鞘管的近端与所述调整器连接,且所述调整器套设于所述套管上。
[0015]较佳地,所述切割储药组件包括切割丝和约束丝,所述切割丝沿所述球囊的轴向方向设置于所述球囊上,所述约束丝沿所述球囊的径向绕设于所述球囊上,所述储药槽分布于所述约束丝上。
[0016]较佳地,若干个所述切割丝沿所述球囊的径向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球囊上,且所述球囊的近端设有与所述切割丝的近端连接的近端固定环,所述球囊的远端设有与所述切割丝的远端连接的远端固定环;若干个所述约束丝沿所述球囊的周向方向呈等距地分布于所述球囊上,且所述切割丝与所述约束丝交叉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球囊系统通过在套管上设置保护组件,通过驱使保护组件朝所述尖端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球囊以及所述切割储药组件收藏于所述保护组件的内部,进而可降低药物球囊系统在介入过程中的药物损耗,并防止切割储药组件对正常血管部位产生损伤;通过驱使保护组件朝远离所述尖端的方向移动,又可使原先收藏于所述保护组件的内部的所述球囊以及所述切割储药组件脱离外部约束,通过间隙通道向球囊注入液体介质,对球囊进行扩张,切割储药组件的储物槽中的药物会进行释放,同时,切割储药组件可对病变部位进行切割和刺入,可以深入病变血管的中膜,提高药物利用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球囊系统可降低介入过程中的药物损耗,并提高扩张贴壁后药物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球囊系统的结构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球囊系统在Y型针座的位置处的截面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球囊系统在尖端至外鞘管的位置处的结构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球囊与切割储药组件的结构图。
[0022]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球囊系统在捕捉网组件的位置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25]在本申请文件中,“近端”和“远端”是从使用该医疗器械的医生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和相对方向,尽管“近端”和“远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是指该医疗设备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医生的一端,而“远端”通常是指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
[0026]请参阅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球囊系统100包括尖端1、内管2、球囊3、套管4、保护组件5及切割储药组件6;内管2的远端与尖端1连接,且内管2的内部与尖端1的内部连通并形成用于导引导丝穿入的导引通道7;球囊3套设于内管2上,且球囊3的远端固定连接于内管2上,球囊3的近端与套管4连接,套管4套设于内管2上,且套管4与内管2之间具有供液体介质流入球囊3的间隙通道8;保护组件5可移动地套设于套管4上;切割储药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尖端、内管、球囊、套管、保护组件及切割储药组件;所述内管的远端与所述尖端连接,且所述内管的内部与所述尖端的内部连通并形成用于导引导丝穿入的导引通道;所述球囊套设于所述内管上,且所述球囊的远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管上,所述球囊的近端与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内管上,且所述套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具有供液体介质流入所述球囊的间隙通道;所述保护组件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管上;所述切割储药组件设置于所述球囊上,所述切割储药组件用于切割刺入血管,且所述切割储药组件上设有储药槽;借由驱使保护组件朝所述尖端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球囊以及所述切割储药组件收藏于所述保护组件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Y型针座,所述内管的近端插接于所述Y型针座的直型腔内,所述套管的近端插接于所述Y型针座的直型腔内,且所述间隙通道与所述Y型针座的Y型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外鞘管及Y阀组件,所述外鞘管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套管上,所述外鞘管的近端与所述Y阀组件的远端连接,且所述Y阀组件套设于所述套管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捕捉网组件,所述捕捉网组件套设于所述套管上并位于所述球囊与所述外鞘管之间,借由所述Y阀组件驱使所述外鞘管朝所述尖端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捕捉网组件、所述球囊以及所述切割储药组件收藏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新宇刘朝生周友明张志旋李琴芳林浩韦政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迈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