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859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货物运输装置,包括上表面敞开用于放置货物的运输箱体,所述运输箱体左侧面设置有用于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内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升降板进行升降的第一升降件,所述运输箱体右侧面设置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内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升降板进行升降的第二升降件,所述运输箱体经所述第一升降件和所述第二升降件相配合实现升降;所述运输箱体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第一移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实现将货物进行上下楼梯搬运,从而进行货物运输。运输。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物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
,特别是一种货物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规模越来越大,我国的人口规模大老龄化的速度很快。随着老龄化的日渐增加,高龄化和空巢老人的问题逐渐突出。
[0003]我通过查找百度资料,总结相关报道:
[0004]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比重为13.5%,全球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2000至2010年十年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2013年中国空巢老人人口超过1亿。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到老人总数的九成。
[0005]与此同时,在城市中有很多没有电梯的七八层楼的居民楼,只能靠爬楼梯上楼。而空巢老人,他们独自守着家,他们做什么都需要自己动手,难免有重物需要搬运,由于楼层高的原因,老人的体力很难支撑他们将重物搬运到家里。
[0006]现有技术中的爬楼梯机器人主要的作用都是用于爬梯,不能够用于搬运货物,且现在的爬梯机器人搬运货物会出现倾斜状况,货物有可能掉落,重心波动较大,行程并不连续,在面对高宽尺寸不同的楼梯时,适应性较弱,在攀爬过程中也极易出现载物车车身打滑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将货物进行上下楼梯搬运,从而进行货物运输的货物运输装置。
[0008]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法来实现:一种货物运输装置包括上表面敞开用于放置货物的运输箱体,所述运输箱体左侧面设置有用于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内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升降板进行升降的第一升降件,所述运输箱体右侧面设置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内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升降板进行升降的第二升降件,所述运输箱体经所述第一升降件和所述第二升降件相配合实现升降;所述运输箱体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第一移动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升降板右侧面下端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经第一齿形带与第二齿轮连接设置,所述第二齿轮经第一转轴与一第三齿轮连接设置,所述运输箱体左侧面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升降板左侧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U形架,所述第一U形架内设置有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一U形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移动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升降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板,且所述第一放置槽设置于前后两端的第一导向板之间,所述运输箱体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板相配合的第一导轨槽,所述
第一导向板嵌入所述第一导轨槽内设置,所述第一齿条设置于前后两端的第一导向板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升降件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二升降板左侧面上端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二放置槽内底面设置有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经第二齿形带与第五齿轮连接设置,所述第五齿轮经第二转轴与一第六齿轮连接设置,所述运输箱体右侧面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六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升降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U形架,所述第二U形架内设置有第三移动轮,所述第二U形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三移动轮转动的第四电机,所述第二升降板左侧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板,且所述第二放置槽设置于前后两端的第二导向板之间,所述运输箱体右侧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板相配合的第二导轨槽,所述第二导向板嵌入所述第二导轨槽内设置,所述第二齿条设置于前后两端的第二导向板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动轮侧面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移动轮移动的第五电机。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装置中加入了运输箱体、第一升降件和第二升降件,使得能够将货物放入运输箱体内,然后通过第一升降件和第二升降件的作用,能够带动运输箱体内的货物上下楼梯,从而实现货物的运输作用;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第一状态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第二状态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第三状态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第四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货物运输装置包括上表面敞开用于放置货物的运输箱体1,所述运输箱体1左侧面设置有用于第一升降板2,所述第一升降板2内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升降板2进行升降的第一升降件3,所述运输箱体1右侧面设置有第二升降板4,所述第二升降板4内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升降板4进行升降的第二升降件5,所述运输箱体1经所述第一升降件3和所述第二升降件5相配合实现升降;所述运输箱体1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第一移动轮6。使得通过在需要上楼梯时,开启第一升降件3带动第一升降板2升起,然后第一升降板2移动至第一个阶梯上,然后通过第一升降件3和第二升降件5同时转动,能够实现运输箱体1的向上升起,然后通过第一移动轮6带动运输箱体1移动至第一个阶梯上,再通过第二升降件5带动第二升降板4向上升起,移动至第一个阶梯上,从而实现上楼梯的操作,依次类推,直至爬完整个阶梯,同理,反向操作,则可以实现下楼梯的操作。
[0020]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件3包括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升降板2右侧面下端开设有第一放置槽32,所述第一放置槽32内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末端设置有第一齿轮33,所述第一齿轮33经第一齿形带34与第二齿轮(未图示)连接设置,所述第二齿轮经第一转轴与一第三齿轮35连接设置,所述运输箱体1左侧面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轮35相啮合的第一齿条36,所述第一升降板2左侧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U形架37,所述第一U形架37内设置有第二移动轮38,所述第一U形架37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移动轮38转动的第二电机(未图示),所述第一升降板2右侧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板39,且所述第一放置槽32设置于前后两端的第一导向板39之间,所述运输箱体1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板39相配合的第一导轨槽(未图示),所述第一导向板39嵌入所述第一导轨槽内设置,所述第一齿条36设置于前后两端的第一导向板39之间。使得通过第一电机31能够带动第一齿轮33转动,第一齿轮33经第一齿形带34的作用能够实现第二齿轮的转动,第二齿轮经第一转轴带动第三齿轮35转动,第三齿轮35转动与第一齿条36相配合,能够实现第一升降板2的上下升降作用,通过第二电机的作用能够带动第二移动轮38进行移动。
[0021]请继续参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表面敞开用于放置货物的运输箱体,所述运输箱体左侧面设置有用于第一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内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升降板进行升降的第一升降件,所述运输箱体右侧面设置有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二升降板内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升降板进行升降的第二升降件,所述运输箱体经所述第一升降件和所述第二升降件相配合实现升降;所述运输箱体下表面四周均设置有第一移动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货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升降板右侧面下端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顶面设置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经第一齿形带与第二齿轮连接设置,所述第二齿轮经第一转轴与一第三齿轮连接设置,所述运输箱体左侧面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升降板左侧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U形架,所述第一U形架内设置有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一U形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移动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升降板右侧面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导向板,且所述第一放置槽设置于前后两端的第一导向板之间,所述运输箱体左侧面前后两端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婉真闫煜颢赖耿焕李旸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有向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