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40m预制T梁侧模的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8212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40m预制T梁侧模的吊装装置,包括两间隔设置的L形板,L形板的长端为横板,L形板的短端为竖板,两横板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横向开设有通孔,竖板上纵向开设有销孔,两L形板的弯折端通过限位杆连接,限位杆与靠近限位杆的连接板之间还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对应的横板连接,限位板与限位杆之间形成限位腔体,限位腔体与T梁吊杆的顶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起吊侧模摆动幅度大,40mT梁侧模难以准确定位、吊装风险大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吊装风险大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吊装风险大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40m预制T梁侧模的吊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T梁侧模的吊装,特别是应用于40m预制T梁侧模的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重庆渝湘复线高速公路项目位于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及峰岩乡境内,项目起点位于大溪河特大桥,桩号K58+966,路线终点位于香树岭隧道(进洞2006m),桩号K64+176,线路全长5.210km,主要结构物有桥梁2座/1606.5m,路基3段/1597.5m,隧道1座/2006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5座,钢筋砼拱涵1座,钢筋混凝土圆管涵6座(3改道路),综合桥隧比为69.3%。
[0003]在40mT梁预制过程中,考虑到预制T梁的先后顺序及张拉、压浆及提梁至运梁台座的时间,相邻台座在预制40mT梁的时候,实际间隙距离只有3000

850
×
2=1300mm(850为40mT梁翼板宽度,单位:mm),未考虑相邻台座40mT梁拆模所占据的空间,在宽度只有1300mm的空间内采用10t龙门吊垂直吊装或者拆除高度为3012mm、宽度为648mm、重量达2.2t的侧模,侧模晃动较大,容易损害相邻台座已预制完成脱模的40mT梁或者已绑扎好钢筋的40mT梁骨架,而且在实际安装侧模过程中,模板难以准确定位,消耗时间较长,施工成本增加。
[0004]在现有技术中,T梁侧模在吊装过程中,T侧模的摆动幅度较大,容易与外侧行走的龙门吊干扰大,侧模较容易撞击龙门吊支腿,施工风险高,安全隐患较大,中国专利一种预制T梁模板吊装装置(公开号CN210064931U),该吊装装置,在起吊过程中,使吊杆向上倾斜,第一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便分别卡在模板支腿的两侧,并依靠摩擦力将模板支腿锁紧,吊机继续向上提升,便可将模板整体起吊,该吊装装置在起吊过程中,T梁的摆动幅度较大,完全不能应用于该现场施工,专利技术人则结合现场施工要求,研发了一种吊装装置,可以应用于40m预制T梁侧模的吊装,使得T梁吊装后,T梁侧模摆动幅度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应用于40m预制T梁侧模的吊装装置。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应用于40m预制T梁侧模的吊装装置,包括两间隔设置的L形板,L形板的长端为横板,L形板的短端为竖板,两横板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横向开设有通孔,竖板上纵向开设有销孔,两L形板的弯折端通过限位杆连接,限位杆与靠近限位杆的连接板之间还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对应的横板连接,限位板与限位杆之间形成限位腔体,限位腔体与T梁吊杆的顶部配合。
[0007]可选的,通孔开设在连接板的中部。
[0008]可选的,限位杆为方形杆。
[0009]可选的,连接板与横板通过焊接连接。
[0010]可选的,限位杆与L形板通过焊接连接。
[0011]可选的,限位板与L形板通过焊接连接。
[0012]可选的,限位板靠近竖板的一端与竖板的侧壁齐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吊装装置解决了起吊侧模摆动幅度大,40mT梁侧模难以准确定位、吊装风险大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7]图中,1

横板,2

竖板,3

限位杆,4

限位板,5

连接板,6

通孔,7

销孔,8

限位腔,9

挂钩,10

U型吊环,11

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1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4]如图1所示,应用于40m预制T梁侧模的吊装装置,包括两间隔设置的L形板,L形板的长端为横板1,L形板的短端为竖板2,两横板1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连接板5连接,连接板5上横向开设有通孔6,竖板2上纵向开设有销孔7,两L形板的弯折端通过限位杆3连接,限位杆3与靠近限位杆3的连接板5之间还安装有限位板4,限位板4与对应的横板1连接,限
位板4与限位杆3之间形成限位腔8体,限位腔8体与T梁吊杆的顶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T梁侧模上具有两道竖背肋,该竖背肋则为T梁侧模的吊杆,T梁侧模的吊杆上开设有吊孔,而在吊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套筒11,在起吊时,先将T梁侧模的吊杆插入到限位腔8体内,使得T梁吊杆的顶部与限位腔8体配合,并且当吊杆上的吊孔与销孔7对准后,用插销插到销孔7和吊孔上,从而实现T梁侧模与吊装装置的装配,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5为多个,且间隔设置,而连接板5上的通孔6则用于安装U型吊环10,在本实施例中,在吊装时,需要用到吊绳组件,吊绳组件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40m预制T梁侧模的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间隔设置的L形板,所述L形板的长端为横板,所述L形板的短端为竖板,两所述横板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横向开设有通孔,所述竖板上纵向开设有销孔,两所述L形板的弯折端通过限位杆连接,所述限位杆与靠近所述限位杆的连接板之间还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对应的所述横板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限位杆之间形成限位腔体,所述限位腔体与T梁吊杆的顶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40m预制T梁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张元兵罗耕耘祁强崔明林建清雷进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