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矫直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方管直管机,其实现了对不同尺寸方管的矫直,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局限性;包括底座、支撑架和矫直机构,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矫直机构包括上矫直机构和下矫直机构,上矫直机位于支撑架上部底端的下方,并且下矫直机构固定在底座的顶端,下矫直机构位于上矫直机构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两组螺套、两组螺杆和升降板,两组螺套通过动力机构分别与支撑架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螺杆与螺套螺装连接,并且螺杆的底端与升降板连接,升降板与支撑架左右两端内侧壁滑卡装,并且上矫直机构安装在升降板的底端。机构安装在升降板的底端。机构安装在升降板的底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管直管机
[0001]本技术涉及矫直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方管直管机。
技术介绍
[0002]方管直管机是一种用于方管矫直的辅助装置,其在矫直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方管直管机包括底座、支撑架和矫直机构,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矫直机构包括上矫直机构和下矫直机构,上矫直机固定在支撑架的上部底端,并且下矫直机构固定在底座的顶端,下矫直机构位于上矫直机构的下方,使用时将待矫直的方管放置在上下矫直机构之间,通过上下矫直机构对方管矫直即可,但其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上下矫直机构之间的距离固定,导致装置只能对特定尺寸的方管进行矫直,导致装置的使用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了对不同尺寸方管的矫直,降低其使用局限性的方管直管机。
[0004]本技术的一种方管直管机,包括底座、支撑架和矫直机构,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矫直机构包括上矫直机构和下矫直机构,上矫直机位于支撑架上部底端的下方,并且下矫直机构固定在底座的顶端,下矫直机构位于上矫直机构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两组螺套、两组螺杆和升降板,两组螺套通过动力机构分别与支撑架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螺杆与螺套螺装连接,并且螺杆的底端与升降板连接,升降板与支撑架左右两端内侧壁滑卡装,并且上矫直机构安装在升降板的底端;通过动力机构带动螺套转动,使得螺杆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升降板带动上矫直机构上下移动,便于根据方管的尺寸调节上下矫直机构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通过上下矫直机构对方管进行矫直即可,实现了对不同尺寸方管的矫直,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局限性。
[0005]优选的,矫直机构包括多组支撑座、两组第一电机、多组矫直辊、多组第一链轮、两组第一链条、多组固定盘、多组活动盘和多组直角连接块,多组支撑座以两组为单位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顶端的前后两侧以及升降板底端的前后两侧,两组第一电机分别固定在后侧两组支撑座的右侧,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最右侧的矫直辊连接,多组矫直辊分别与同侧的两组支撑座转动连接,第一链轮固定在矫直辊的前端,并且同侧的多组第一链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固定盘固定在矫直辊的前侧,并且矫直辊的后侧设置有多组螺纹孔,活动盘套装在矫直辊的后侧,并且多组直角连接块分别对称固定在活动盘后端的上下两侧,直角连接块与矫直辊通过螺栓螺装连接;根据方管的尺寸调节活动盘固定在矫直辊上的位置,从而调节活动盘与固定盘之间的距离,使得方管卡在固定盘与活动盘之间,此时启动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最右侧的矫直辊转动,矫直辊带动第一链轮转动,同侧的多组第一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从而使得多组矫直辊同时转动,在上下多组矫直辊的配合使用下对方管进行矫直即可,进一步降低装置的使用局限性。
[0006]优选的,动力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两组第二链轮、第二链条、转动轴、两组固定块、两组第一锥齿轮和两组第二锥齿轮,第二电机固定在支撑架上部的底端中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一组第二链轮连接,另一组第二链轮固定在转动轴上,并且两组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转动轴与两组固定块转动连接,两组固定块分别固定在支撑架顶端的左右两侧,两组第一锥齿轮分别固定在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并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固定在螺套的上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链轮转动,两组第二链轮之间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从而使得转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进而使得螺套转动,为螺套的转动提供动力。
[0007]优选的,还包括两组直角加强块,两组直角加强块分别对称固定在支撑架上部底端的左右两侧,直角加强块与螺套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直角加强块,确保螺套转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的结构强度。
[0008]优选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消音电机;通过设置消音电机,减小噪音污染,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0009]优选的,第一链轮与第一链条以及第二链轮与第二链条之间均涂有润滑油;通过涂抹润滑油,减小第一链轮与第一链条以及第二链轮与第二链条之间的摩擦损耗,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动力机构带动螺套转动,使得螺杆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从而使得升降板带动上矫直机构上下移动,便于根据方管的尺寸调节上下矫直机构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毕后,通过上下矫直机构对方管进行矫直即可,实现了对不同尺寸方管的矫直,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局限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标记:1、底座;2、支撑架;3、螺套;4、螺杆;5、升降板;6、支撑座;7、第一电机;8、矫直辊;9、第一链轮;10、第一链条;11、固定盘;12、活动盘;13、直角连接块;14、第二电机;15、第二链轮;16、第二链条;17、转动轴;18、固定块;19、第一锥齿轮;20、第二锥齿轮;21、直角加强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支撑架2固定在底座1上,多组支撑座6以两组为单位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1顶端的前后两侧以及升降板5底端的前后两侧,两组第一电机7分别固定在后侧两组支撑座6的右侧,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与最右侧的矫直辊8连接,多组矫直辊8分别与同
侧的两组支撑座6转动连接,第一链轮9固定在矫直辊8的前端,并且同侧的多组第一链轮9之间通过第一链条10传动连接,固定盘11固定在矫直辊8的前侧,并且矫直辊8的后侧设置有多组螺纹孔,活动盘12套装在矫直辊8的后侧,并且多组直角连接块13分别对称固定在活动盘12后端的上下两侧,直角连接块13与矫直辊8通过螺栓螺装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二电机14固定在支撑架2上部的底端中部,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与一组第二链轮15连接,另一组第二链轮15固定在转动轴17上,并且两组第二链轮15之间通过第二链条16传动连接,转动轴17与两组固定块18转动连接,两组固定块18分别固定在支撑架2顶端的左右两侧,两组第一锥齿轮19分别固定在转动轴17的左右两端,并且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锥齿轮20固定在螺套3的上部,两组螺套3分别与支撑架2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两组直角加强块21分别对称固定在支撑架2上部底端的左右两侧,直角加强块21与螺套3转动连接,并且螺杆4与螺套3螺装连接,螺杆4的底端与升降板5连接,升降板5与支撑架2左右两端内侧壁滑卡装;通过第二电机14带动第二链轮15转动,两组第二链轮15之间通过第二链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管直管机,包括底座(1)、支撑架(2)和矫直机构,支撑架(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矫直机构包括上矫直机构和下矫直机构,上矫直机位于支撑架(2)上部底端的下方,并且下矫直机构固定在底座(1)的顶端,下矫直机构位于上矫直机构的下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两组螺套(3)、两组螺杆(4)和升降板(5),两组螺套(3)通过动力机构分别与支撑架(2)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螺杆(4)与螺套(3)螺装连接,并且螺杆(4)的底端与升降板(5)连接,升降板(5)与支撑架(2)左右两端内侧壁滑卡装,并且上矫直机构安装在升降板(5)的底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管直管机,其特征在于,矫直机构包括多组支撑座(6)、两组第一电机(7)、多组矫直辊(8)、多组第一链轮(9)、两组第一链条(10)、多组固定盘(11)、多组活动盘(12)和多组直角连接块(13),多组支撑座(6)以两组为单位分别对称固定在底座(1)顶端的前后两侧以及升降板(5)底端的前后两侧,两组第一电机(7)分别固定在后侧两组支撑座(6)的右侧,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与最右侧的矫直辊(8)连接,多组矫直辊(8)分别与同侧的两组支撑座(6)转动连接,第一链轮(9)固定在矫直辊(8)的前端,并且同侧的多组第一链轮(9)之间通过第一链条(10)传动连接,固定盘(11)固定在矫直辊(8)的前侧,并且矫直辊(8)的后侧设置有多组螺纹孔,活动盘(12)套装在矫直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显竺,徐光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瑞川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