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面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7881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面养护装置,包括底板和养护机构;底板:其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相对内侧面上端均设有第一圆柱,第一圆柱的外弧面均转动连接有转盘,两个转盘之间设有转管,左侧的支撑板和左侧的第一圆柱所组成整体的中部设有进液管道,进液管道的右端位于转管的内部,进液管道的中心轴线、转管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圆柱的中心轴线共线;养护机构:缠绕于转管的外弧面,养护机构的右端穿过转管外弧面的通孔并与进液管道连接,该坡面养护装置,可以对坡面植被进行均匀的施肥或灌溉,在养护过程中人员只需推动装置进行移动,减轻养活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负担,方便坡面植被养护过程的进行,提高养护效果。提高养护效果。提高养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面养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坡面养护
,具体为一种坡面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实施交通、水利、矿山、电力等建设项目而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坡面,这些裸露坡面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景观,有些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影响主体绿化工程的安全稳定,为了解决坡面裸露的问题,常常会在坡面上种植植被,实现对坡面的绿化,同时在植被的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对植被进行养护,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现有技术中,对于坡面植被的养护主要是浇水和施肥,为植被的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但因为植被在坡面上种植,为保证工作安全,工作人员不能站在坡面表面进行养护,只能在坡面的底部或顶部使用水管对水流进行喷洒,喷洒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坡面尺寸对喷洒位置进行调节,增加工作负担,而且还不能保证灌溉或施肥的均匀性,降低养护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坡面养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坡面养护装置,可以对坡面植被进行均匀的施肥或灌溉,在养护过程中人员只需推动装置进行移动,减轻养活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养护效果,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坡面养护装置,包括底板和养护机构;
[0005]底板:其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相对内侧面上端均设有第一圆柱,第一圆柱的外弧面均转动连接有转盘,两个转盘之间设有转管,左侧的支撑板和左侧的第一圆柱所组成整体的中部设有进液管道,进液管道的右端位于转管的内部,进液管道的中心轴线、转管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圆柱的中心轴线共线;
[0006]养护机构:缠绕于转管的外弧面,养护机构的右端穿过转管外弧面的通孔并与进液管道连接,可以对坡面植被进行均匀的施肥或灌溉,在养护过程中人员只需推动装置进行移动,减轻养活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负担,方便坡面植被养护过程的进行,提高养护效果。
[0007]进一步的,所述养护机构包括连接管、水管和排水孔,所述水管缠绕于转管的外弧面,水管的外弧面分别设有排水孔,水管的右端穿过转管外弧面的通孔并设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内弧面左端通过密封轴承与进液管道的外弧面右端转动连接,方便对坡面植被进行灌溉。
[0008]进一步的,所述养护机构还包括第二圆柱、转环和转轮,所述转环设置于水管的左端端头处,转环的内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第二圆柱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转轮,保证水管的端头沿坡面下落。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放置板,放置板与转环配合安装,方便对转环的位置进行限制。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车轮,方便整体装置进行移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盘的外弧面均设有手轮,方便对转盘进行旋转。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推把,所述推把设置于右侧的支撑板右侧面下端,方便对整体装置进行推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中,将整体装置移动至坡面的坡顶位置,转动转盘和转管,将转管外弧面缠绕的水管进行绕放,连接管与进液管道之间相对旋转,随着水管绕放长度的增大,在第二圆柱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水管的左端随转环一起沿坡面向下移动,转轮在坡面上滚动,直至转轮移动至坡面底部,此时水管从上到下垂直铺设在坡面上,然后通过进液管道将外部的高压水流导入水管内部,并从排水孔排出,对坡面竖直方向上的植被进行灌溉,推动整体装置进行水平移动,使水管沿坡面进行水平移动,对坡面上的植被进行均匀灌溉,也可以将浇灌的水流换成配制的液态肥料,可以对坡面植被进行均匀的施肥或灌溉,在养护过程中人员只需推动装置进行移动,减轻养活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负担,方便坡面植被养护过程的进行,提高养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养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转管内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板、2支撑板、3第一圆柱、4转盘、5转管、6进液管道、7车轮、8养护机构、81连接管、82水管、83排水孔、84第二圆柱、85转环、86转轮、9放置板、10手轮、11推把。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坡面养护装置,包括底板1和养护机构8;
[0021]底板1:其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的相对内侧面上端均设有第一圆柱3,为养护部件的放置提供支撑,第一圆柱3的外弧面均转动连接有转盘4,两个转盘4之间设有转管5,为养护部件的收卷提供转动支撑,左侧的支撑板2和左侧的第一圆柱3所组成整体的中部设有进液管道6,进液管道6的右端位于转管5的内部,方便灌溉液体的进料,进液管道6的中心轴线、转管5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圆柱3的中心轴线共线,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车轮7,通过车轮7的转动,方便对整体装置进行移动,转盘4的外弧面均设有手轮10,方便对转盘4进行旋转,还包括推把11,推把11设置于右侧的支撑板2右侧面下端,方便对整体装置进行推动;
[0022]养护机构8:缠绕于转管5的外弧面,养护机构8的右端穿过转管5外弧面的通孔并与进液管道6连接,养护机构8包括连接管81、水管82和排水孔83,水管82缠绕于转管5的外
弧面,水管82的外弧面分别设有排水孔83,水管82的右端穿过转管5外弧面的通孔并设有连接管81,连接管81位于转管5的内部,连接管81的内弧面左端通过密封轴承与进液管道6的外弧面右端转动连接,养护机构8还包括第二圆柱84、转环85和转轮86,转环85设置于水管82的左端端头处,转环85的内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圆柱84,第二圆柱84的左右两端均设有转轮86,转动转管5,将转管5外弧面缠绕的水管82进行绕放,连接管81与进液管道6之间相对旋转,随着水管82绕放长度的增大,在第二圆柱84、转环85和转轮86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水管82的左端随转环85一起沿坡面向下移动,转轮86在坡面上滚动,第二圆柱84和转环85发生相对转动,直至转轮86移动至坡面底部,此时水管82从上到下垂直铺设在坡面上,然后通过外部管道将进液管道6与外部高压水箱相连通,外部的高压水流通过进液管道6进入水管82内部,并从排水孔83排出,对坡面竖直方向上的植被进行灌溉,然后推动整体装置进行水平移动,使水管82沿坡面进行水平移动,对坡面上的植被进行均匀灌溉,也可以将浇灌的水流换成配制的液态肥料,对坡面植被进行均匀施肥,方便坡面植被养护过程的进行,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放置板9,放置板9与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养护机构(8);底板(1):其上表面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的相对内侧面上端均设有第一圆柱(3),第一圆柱(3)的外弧面均转动连接有转盘(4),两个转盘(4)之间设有转管(5),左侧的支撑板(2)和左侧的第一圆柱(3)所组成整体的中部设有进液管道(6),进液管道(6)的右端位于转管(5)的内部,进液管道(6)的中心轴线、转管(5)的中心轴线和第一圆柱(3)的中心轴线共线;养护机构(8):缠绕于转管(5)的外弧面,养护机构(8)的右端穿过转管(5)外弧面的通孔并与进液管道(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机构(8)包括连接管(81)、水管(82)和排水孔(83),所述水管(82)缠绕于转管(5)的外弧面,水管(82)的外弧面分别设有排水孔(83),水管(82)的右端穿过转管(5)外弧面的通孔并设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承红张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耀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