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73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包括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的内端分别和第一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设置连接部位,用于分别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设置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的内端均分别通过销和槽的活动连接结构与第二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槽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的上半部,所述槽为上拱槽,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设置连接部位,用于分别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中间壳体的空间要求低,能够满足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壳体和右壳体齐平于中部壳体的空间要求。体齐平于中部壳体的空间要求。体齐平于中部壳体的空间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


[0001]本技术涉及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所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技术介绍

[0002]在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中,设置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其通过铰链连接,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设置中部壳体,铰链的中间转动连接结构被隐藏在中部壳体中,在移动终端处于折拢时,中部壳体的底部外表面作为移动终端“脊背”的装饰件。
[0003]目前,希望内折移动终端能够呈现更薄的外观,同时在折拢时移动终端中部“脊背”与左右侧壳体是齐平的。但是,中部壳体的底部呈弧形鼓出是内部设置运动结构的空间需要,尤其是在薄移动终端时,其机壳转轴位于中部壳体内,中部壳体的底部需要鼓出以提供设置其它结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铰链设置结构,能够满足薄形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采用齐平中部壳体的空间要求。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包括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的内端分别和第一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设置连接部位,用于分别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设置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的内端均分别通过销和槽的活动连接结构与第二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槽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的上半部,所述槽为上拱槽,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设置连接部位,用于分别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固定连接。
[000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0007]所述销和槽的活动连接结构设置在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中部壳体的端部,所述槽位于柔性屏的铺设范围之外。
[0008]所述固定支架为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中部壳体的端部结构,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的外侧弯成连接臂,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所述销;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连接臂的内侧。
[0009]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分别设置弹性压紧机构,弹性压紧机构分别与所连接的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同步转动,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上的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对于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的作用方向为向着中间壳体方向。
[0010]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连接的滑动方向平行的导杆,所述导杆设置有端部限位结构,所述导杆上套有弹簧。
[0011]所述槽的宽度与销的直径匹配,而能供销在槽所确定的轨迹上滑动;所述槽为圆
弧槽,其圆心位于圆弧槽的下方。
[0012]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设置的连接部位分别与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滑动连接。
[0013]所述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设置有左侧转动支撑板和右侧转动支撑板,所述铰链设置有左侧转动支撑板连接臂和右侧转动支撑板连接臂,左侧转动支撑板连接臂和右侧转动支撑板连接臂的内端和第三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外端分别和左侧转动支撑板和右侧转动支撑板滑动连接。
[0014]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为钣金件。
[0015]所述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设置有一体的中部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为固定架中的一部分。
[0016]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对于中间壳体的空间要求低,能够满足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壳体和右壳体齐平于中部壳体的空间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

3分别为图8的A

A、B

B、C

C剖视图。
[0018]图4为折拢状态时,本技术铰链的示意图。
[0019]图5为折拢状态时,本技术铰链端部的示意图。
[0020]图6为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本技术铰链的示意图。
[0021]图7为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处于展平状态时,本技术铰链端部的示意图。
[0022]图8为折拢状态时,本技术铰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包括左转动臂41和右转动臂42,所述左转动臂41和右转动臂42的内端分别和第一固定支架31转动连接,所述左转动臂41和右转动臂42设置连接部位,用于分别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101和右侧壳体102滑动连接;该滑动连接,可以是直接分别和左侧壳体101和右侧壳体102滑动连接,也可以是和与左侧壳体101固定的结构及和与右侧壳体102固定的结构滑动连接。
[0024]所述铰链还设置所述左连接架11和右连接架12,所述左连接架11和右连接架12的内端均分别通过销21和槽22的活动连接结构与第二固定支架32转动连接,且所述槽22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32的上半部,所述槽为22上拱槽,所述槽22的宽度与销21的直径匹配,而能供销21在槽22所确定的轨迹上滑动,在Z向,能够空出槽下方的空间供其它结构设置,提高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中部壳体103的内部空间利用,实现薄形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采用齐平中部壳体的空间要求(如各附图所示)。
[0025]所述左连接架11和右连接架12设置连接部位111、121,用于分别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101和右侧壳体102固定连接。所述左转动臂41和右转动臂42设置的连接部位也可为分别与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滑动连接,所述左转动臂41和右转动臂42设置的连接部位或左连接架11和右连接架12与所述连接部位滑动连接的部位可设置为导向槽8。
[0026]所述槽22为圆弧槽,其圆心位于所述圆弧槽的下方。
[0027]所述销和圆弧槽的活动连接结构设置在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中部壳体的端部,
圆弧槽位于柔性屏的铺设范围之外,能够便于薄形设计。同时,结合所述左连接架11和右连接架12采用为钣金件,可实现薄形外观下的窄边框。
[0028]所述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设置有一体的中部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支架31和第二固定支架32为固定架中的一部分,所述中部固定架3的外表面可直接作为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中部壳体103。下述的第三固定支架33也可为中部固定杆架3的一部分。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支架32为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中部壳体103的端部结构,所述左连接架11和右连接架12的外侧弯成连接臂13,连接臂13的端部设置所述销21,所述左转动臂41和右转动臂42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连接臂13的内侧。
[0030]所述左转动臂41和右转动臂42分别设置弹性压紧机构,弹性压紧机构分别与所连接的左转动臂41或右转动臂42同步转动,左转动臂41和右转动臂42上的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对于左侧壳体101(与其固定连接的结构)和右侧壳体102(与其固定连接的结构)的作用方向为向着中间壳体方向103。
[0031]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连接的滑动方向平行的导杆51,所述导杆51设置有端部限位结构5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包括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的内端分别和第一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设置连接部位,用于分别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还设置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的内端均分别通过销和槽的活动连接结构与第二固定支架转动连接,且所述槽设置在第二固定支架的上半部,所述槽为上拱槽,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设置连接部位,用于分别与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和槽的活动连接结构设置在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中部壳体的端部,所述槽位于柔性屏的铺设范围之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中部壳体的端部结构,所述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的外侧弯成连接臂,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所述销;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分别位于左侧和右侧的连接臂的内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分别设置弹性压紧机构,弹性压紧机构分别与所连接的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同步转动,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上的所述弹性压紧机构对于左侧壳体和右侧壳体的作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平张强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飞凤安吉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