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排涝防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69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排涝防护架。所述可折叠排涝防护架,包括: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所述第一折叠架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架上,所述第一折叠架上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第二折叠架上开设有调节槽和连接孔,所述调节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排涝防护架,通过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转动安装,方便设备不需要使用时折叠收起,对接拉环方便折叠收起后的输送和携带,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展开后通过锁定机构方便保持稳定的展开状态,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展开后能够稳定的罩在排水井口上,配合防坠网增加设备安装后的防坠落性能,安装后通过警示灯增加对周围的警示性能。警示灯增加对周围的警示性能。警示灯增加对周围的警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排涝防护架


[0001]本技术涉及洪涝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排涝防护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自然的影响逐渐恶化,极端天气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对人们正常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一旦洪涝灾害发生,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库资源,兴建水利工程防护措施,减少洪涝灾害,为人们的稳定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支持。
[0003]在城市防洪防灾的过程中,为达到雨水迅速排入雨水井,需及时打开雨水井盖进行助排,井盖打开后不方便市民的观察和发现,且无法认清道路的方向,为保护市民出行安全,防止因井盖打开而造成行人坠井的安全事故发生,所以需在打开的雨水井上方设置防护结构。
[0004]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可折叠排涝防护架在安装和使用时,排涝防护架在安装时采用支架的方式安装在排水井的边缘,而无法对排水井的井口处进行防护,防护后折叠和移动的便利性有待提高。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折叠排涝防护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排涝防护架,解决了折叠排涝防护架的折叠和移动便利性有待提高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排涝防护架,包括:
[0008]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所述第一折叠架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架上,所述第一折叠架上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第二折叠架上开设有调节槽和连接孔,所述调节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
[0009]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弹簧、滑动板、锁定卡板和调节轴,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节槽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架上,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通过所述调节槽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架上,所述滑动板上固定安装有锁定卡板,所述锁定卡板贯穿所述第二折叠架且延伸至所述第二折叠架外,所述锁定卡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架滑动连接,所述锁定卡板插入所述限位卡槽且与所述第一折叠架卡接,所述滑动板上固定安装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且延伸至所述第二折叠架外,所述调节轴与所述第二折叠架滑动连接;
[0010]至少两组对接拉环,一组所述对接拉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折叠架上,另一组所述对接拉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折叠架上;
[0011]防坠网,所述防坠网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之间;
[0012]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防坠网上;
[0013]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均为不锈钢结构,厚度为25mm。
[0015]优选的,所述锁定卡板为不锈钢板材,厚度为10mm。
[0016]优选的,所述调节轴为不锈钢结构,直径为6mm。
[0017]优选的,所述对接拉环为硬性塑料结构,整体为弧形结构,且表面光滑无毛刺。
[001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塑料杆,安装在所述第一折叠架的轴线处。
[001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由固定端和伸缩端组成,所述固定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防坠网上,所述伸缩端套设安装在所述固定端上,所述伸缩端与所述固定端滑动连接,还包括:
[0020]浮动罩,所述浮动罩固定安装于所述伸缩端;
[0021]连接绳,所述连接绳连接所述伸缩端和所述固定端。
[0022]优选的,所述伸缩端与所述固定端预留有0.5mm的间隙,所述浮动罩为气囊结构。
[002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排涝防护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排涝防护架,通过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转动安装,方便设备不需要使用时折叠收起,对接拉环方便折叠收起后的输送和携带,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展开后通过锁定机构方便保持稳定的展开状态,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展开后能够稳定的罩在排水井口上,配合防坠网增加设备安装后的防坠落性能,安装后通过警示灯增加对周围的警示性能。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排涝防护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所示的锁定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折叠架部分的三维图;
[0029]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排涝防护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标号:
[0031]1、第一折叠架,101、限位卡槽;
[0032]2、第二折叠架,201、调节槽,202、连接孔;
[0033]3、锁定机构,31、连接弹簧,32、滑动板,33、锁定卡板,34、调节轴;
[0034]4、对接拉环;
[0035]5、防坠网;
[0036]6、支撑架,61、固定端,62、伸缩端;
[0037]7、警示灯;
[0038]8、浮动罩;
[0039]9、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1]第一实施例:
[004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排涝防护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锁定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折叠架部分的三维图。
[0044]一种可折叠排涝防护架,包括:
[0045]第一折叠架1和第二折叠架2,所述第一折叠架1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架2上,所述第一折叠架1上开设有限位卡槽101,所述第二折叠架2上开设有调节槽201和连接孔202,所述调节槽201与所述连接孔202连通;
[0046]锁定机构3,所述锁定机构3包括连接弹簧31、滑动板32、锁定卡板33和调节轴34,所述连接弹簧31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节槽2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架2上,所述连接弹簧3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板32,所述滑动板32通过所述调节槽201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架2上,所述滑动板32上固定安装有锁定卡板33,所述锁定卡板33贯穿所述第二折叠架2且延伸至所述第二折叠架2外,所述锁定卡板33与所述第二折叠架2滑动连接,所述锁定卡板33插入所述限位卡槽101且与所述第一折叠架1卡接,所述滑动板32上固定安装有调节轴34,所述调节轴34穿过所述连接孔202且延伸至所述第二折叠架2外,所述调节轴34与所述第二折叠架2滑动连接;
[0047]至少两组对接拉环4,一组所述对接拉环4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折叠架1上,另一组所述对接拉环4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折叠架2上;
[0048]防坠网5,所述防坠网5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折叠架1和所述第二折叠架2之间;
[0049]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固定安装于所述防坠网5上;
[0050]警示灯7,所述警示灯7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6上。
[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排涝防护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折叠架和第二折叠架,所述第一折叠架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架上,所述第一折叠架上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第二折叠架上开设有调节槽和连接孔,所述调节槽与所述连接孔连通;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弹簧、滑动板、锁定卡板和调节轴,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通过所述调节槽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架上,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通过所述调节槽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折叠架上,所述滑动板上固定安装有锁定卡板,所述锁定卡板贯穿所述第二折叠架且延伸至所述第二折叠架外,所述锁定卡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架滑动连接,所述锁定卡板插入所述限位卡槽且与所述第一折叠架卡接,所述滑动板上固定安装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穿过所述连接孔且延伸至所述第二折叠架外,所述调节轴与所述第二折叠架滑动连接;至少两组对接拉环,一组所述对接拉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折叠架上,另一组所述对接拉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折叠架上;防坠网,所述防坠网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折叠架和所述第二折叠架之间;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防坠网上;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纯杨志玲蔡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河湖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