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及门套技术

技术编号:368757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及门套,包括木饰面门套和用以设置在木饰面门套下端的石脚墩,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木饰面门套和石脚墩分别加工;步骤2、根据木饰面门套的安装高度在墙体一侧安装基层板,在基层板的下方浇筑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固化后形成水泥基层,水泥基层与所述基层板之间形成断缝;步骤3、在基层板外侧安装木饰面门套;步骤4、在水泥基层外侧安装石脚墩。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水泥砂浆固化后与基层板之间断缝的设置,断开了地面水汽和基层板的接触而达到相应的防水防潮效果,降低对木质门套的损害。降低对木质门套的损害。降低对木质门套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及门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及门套。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木质门套一般为整体采用木质材料加工而成,在木质门套的外部进行防潮处理,如涂刷油漆、包覆防潮材料等。而门套安装以后,贴靠墙体一侧可能受到墙体处潮湿的影响,受潮后逐渐出现发霉、变形等问题。
[0003]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21185142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卫生间木质门套防潮装置,其通过混凝土防水层、止水层等防止卫生间的水进入卧室,并在门套基层上设置防水膜,对木质门套起到保护作用。
[0004]除了地面产生的潮湿外,而对于我国一些南方地区而言,基本都会经历“回南天”这一气候,暖湿气流在建筑体表面凝结形成水煮,仅仅通过隔断地面的潮湿并不能解决墙体受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及门套,有效避免墙面防潮导致的木质门套受潮发霉、变形等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包括木饰面门套和用以设置在木饰面门套下端的石脚墩,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木饰面门套和石脚墩分别加工,木饰面门套包括第一木饰面门套、第二木饰面门套、第三木饰面门套,石脚墩包括分别与第一木饰面门套、第二木饰面门套、第三木饰面门套相对应的第一石脚墩、第二石脚墩、第三石脚墩;
[0009]步骤2、根据木饰面门套的安装高度在墙体一侧安装基层板,在基层板的下方浇筑水泥砂浆固化形成水泥基层,水泥基层与基层板之间形成断缝;
[0010]步骤3、在基层板外侧安装第一木饰面门套、第二木饰面门套、第三木饰面门套,所述第一木饰面门套和第二木饰面门套包覆在基层板的外侧,在第一木饰面门套和第二木饰面门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三木饰面门套覆盖在第一木饰面门套和第二木饰面门套之间的间隙处;
[0011]步骤4、在水泥基层外侧安装第一石脚墩、第二石脚墩和第三石脚墩,第一石脚墩和第二石脚墩包覆在水泥基层外部,在第一石脚墩和第二石脚墩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三石脚墩覆盖在第一石脚墩和第二石脚墩之间的间隙处。
[0012]进一步地,基层板为阻燃板。
[0013]进一步地,基层板的表面涂刷若干层防腐涂层。
[0014]进一步地,基层板通过美固钉安装在墙体一侧,基层板和墙体之间填充发泡胶,基层板的边缘缝隙处涂抹水泥砂浆后抹平。
[0015]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在基层板下方浇筑水泥砂浆前,在基层板下端面放置隔离板,待基层板下方的水泥砂浆固化后拆除隔离板形成断缝。
[0016]进一步地,第一木饰面门套和第二木饰面门套呈L型,对应的第一石脚墩和第二石脚墩呈L型,第一木饰面门套和第二木饰面门套上分别安装有装饰金属条,装饰金属条的长度等于第一木饰面门套的高度加第一石脚墩的高度,装饰金属条的长度等于第二木饰面门套的高度加第二石脚墩的高度;第一木饰面门套和第二木饰面门套包覆在基层板上拐角时装饰金属条隔断第一木饰面与墙体接触、隔短第二木饰面门套与墙体接触、隔断第一石脚墩与墙体接触以及隔断第二石脚墩与墙体接触。
[0017]进一步地,在第一木饰面门套的下端和第二木饰面门套的下端分别安装临时支撑,第一木饰面门套和临时支撑的背面安装背板,第二木石面门套和临时支撑的背面安装背板;待第一木饰面门套和第二木饰面门套安装在基层板以后,拆除背板和临时支撑,再安装第一木饰面门套下方的第一石脚墩和第二木饰面门套下方的第二石脚墩。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其按照上述的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建造而成。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中在水泥砂浆固化后与基层板之间断缝的设置,断开了地面水汽和基层板的接触而达到相应的防水防潮效果,降低对木质门套的损害;
[0021]2、本专利技术中木饰面门套安装在基层板上,基层板通过美固钉安装在墙体一侧,基层板和墙体之间填充发泡胶,底部的石脚墩安装在基层板下方的水泥基层上,有效防止地面的水汽上返导致基层板和木饰面门套受潮变形;
[0022]3、基层板的设置使得木饰面门套与墙体之间不直接接触,降低了其受潮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木石结合的门套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临时支撑和背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装饰金属条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中,1、第一木饰面门套;2、第二木饰面门套;3、第三木饰面门套;4、第一石脚墩;5、第二石脚墩;6、第三石脚墩;7、墙体;8、基层板;9、水泥基层;10、装饰金属条;11、临时支撑;12、背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
[00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如图1所示,该门套包括木饰面门套和用以设置在木饰面门套下端的石脚墩,为了建造该门套,提供了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1、木饰面门套和石脚墩分别加工,木饰面门套包括第一木饰面门套1、第二木饰面门套2、第三木饰面门套3,石脚墩包括分别与第一木饰面门套1、第二木饰面门套2、第三木饰面门套3相对应的第一石脚墩4、第二石脚墩5、第三石脚墩6;
[0030]步骤2、根据木饰面门套的安装高度在墙体7一侧安装基层板8,基层板8为阻燃板,基层板8的表面涂刷若干层防腐涂料形成防腐层,通过美固钉将基层板8安装在墙体7的一侧,基层板8和墙体7之间填充发泡胶,基层板8的边缘缝隙处涂抹水泥砂浆后抹平;
[0031]在基层板8的下方浇筑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浇筑前,在基层板8下端面放置隔离板,水泥砂浆固化形成水泥基层9,然后拆除隔离板在基层板8和水泥基层9之间形成断缝;
[0032]步骤3、在基层板8外侧安装第一木饰面门套1、第二木饰面门套2、第三木饰面门套3,第一木饰面门套1和第二木饰面门套2通过螺丝钉包覆安装在基层板8的外侧,在第一木饰面门套1和第二木饰面门套2之间留有间隙,第三木饰面门套3通过螺钉覆盖在第一木饰面门套1和第二木饰面门套2之间的间隙处;
[0033]步骤4、在水泥基层9外侧安装第一石脚墩4、第二石脚墩5和第三石脚墩6,第一石脚墩4和第二石脚墩5粘结包覆在水泥基层9的外部,在第一石脚墩4和第二石脚墩5之间留有间隙,第三石脚墩6粘结覆盖在第一石脚墩4和第二石脚墩5之间的间隙处。
[0034]具体地,第一木饰面门套1和第二木饰面门套2呈L型,对应的第一石脚墩4和第二石脚墩5呈L型,第一木饰面门套1和第二木饰面门套2上分别安装有装饰金属条10,装饰金属条10的长度等于第一木饰面门套1的高度加第一石脚墩4的高度,装饰金属条10的长度等于第二木饰面门套2的高度加第二石脚墩5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木饰面门套和用以设置在木饰面门套下端的石脚墩,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木饰面门套和石脚墩分别加工,所述木饰面门套包括第一木饰面门套、第二木饰面门套、第三木饰面门套,所述石脚墩包括分别与第一木饰面门套、第二木饰面门套、第三木饰面门套相对应的第一石脚墩、第二石脚墩、第三石脚墩;步骤2、根据木饰面门套的安装高度在墙体一侧安装基层板,在基层板的下方浇筑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固化后形成水泥基层,水泥基层与所述基层板之间形成断缝;步骤3、在基层板外侧安装第一木饰面门套、第二木饰面门套、第三木饰面门套,所述第一木饰面门套和第二木饰面门套包覆在基层板的外侧,在第一木饰面门套和第二木饰面门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三木饰面门套覆盖在第一木饰面门套和第二木饰面门套之间的间隙处;步骤4、在水泥基层外侧安装第一石脚墩、第二石脚墩和第三石脚墩,第一石脚墩和第二石脚墩包覆在水泥基层外部,在第一石脚墩和第二石脚墩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三石脚墩覆盖在第一石脚墩和第二石脚墩之间的间隙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板为阻燃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板的表面涂刷若干层防腐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木石结合的门套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板通过美固钉安装在墙体一侧,所述基层板和墙体之间填充发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雷张小明牛彪黄敏杰袁松浩周渊孙倩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