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284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涉及智能水表技术领域,包括水表主体、节能单元和防水单元;水表主体水平放置;节能单元包含进水口、出水口、过滤网、叶轮筒、叶轮、机械示值器、数据处理器、显示面板、微型发电机、充电电池和PLC控制板,所述水表主体的左端下侧前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且水表主体的右端下侧前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防水单元安装在水表主体的外侧。设有充电电池和电池组对数据处理器进行供电,通过PLC控制板控制优先使用充电电池的电量再使用电池组的电量,从而既能节约电能,又能保证对数据处理器的持续供电,避免测量不准确的情况,且设有防水单元安装上壳和下壳,出现破损时方便更换。出现破损时方便更换。出现破损时方便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水表
,具体为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水表是一种利用现代微电子技术、现代传感技术、智能IC卡技术对用水量进行计量并进行用水数据传递及结算交易的新型水表,与传统水表一般只具有流量采集和机械指针显示用水量的功能相比,是很大的进步;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9029612A的专利公开的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包括防水外壳、表壳、表壳内部的过滤板、叶轮护筒、叶轮、机械示值器、设置在机械示值器底部的数据处理器、数据传感器、表壳内部的微型发电机、表壳外侧的可充电锂电池、以及连接在可充电锂电池一端的橡胶电线;
[0004]其只设有可充电锂电池对数据处理器进行供电,在长时间没有用水后可充电锂电池的电量耗尽,再次使用水表,可充电锂电池充电初期无法对数据处理器进行供电,出现测量不准确的情况,且防水外壳固定连接在智能水表外侧,防水外壳出现破损时不方便更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设有充电电池和电池组对数据处理器进行供电,通过PLC控制板控制优先使用充电电池的电量再使用电池组的电量,从而既能节约电能,又能保证对数据处理器的持续供电,避免测量不准确的情况,且设有防水单元安装上壳和下壳,出现破损时方便更换,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包括水表主体、节能单元和防水单元;
[0007]水表主体:水平放置;
[0008]节能单元:包含进水口、出水口、过滤网、叶轮筒、叶轮、机械示值器、数据处理器、显示面板、微型发电机、充电电池和PLC控制板,所述水表主体的左端下侧前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且水表主体的右端下侧前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右端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水表主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叶轮筒的下端,且叶轮筒的内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中部与叶轮筒的上端中部转动连接,且叶轮的顶端设有机械示值器,所述机械示值器的下端设有数据处理器,且数据处理器与叶轮的上端对应,所述数据处理器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数据发送器,所述水表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显示面板,所述出水口的内部设有微型发电机,且微型发电机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固定连接在出水口的上端中部,所述水表主体的右端中部上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板,且充电电池的输出端通过PLC控制板与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发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0009]防水单元:安装在水表主体的外侧。
[0010]通过水表主体支撑整体设备,通过叶轮筒支撑叶轮,水流通过进水口流入水表主体内,通过过滤网吸取水中的细小杂质,水流推动叶轮转动,通过数据处理器测量叶轮转动圈数并计算用水量,通过数据发送器将数据发送到终端,通过机械示值器机械测量计算用水量,通过显示面板显示用水量,从而使用水量的测量更准确,出水口内的水流通过微型发电机产生电能并收集到充电电池内,通过充电电池对PLC控制板、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发送器提供电能,进而节约电能,通过防水单元对水表主体进行保护。
[0011]进一步的,所述节能单元还包含电池组,所述水表主体的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组,且电池组的输出端与PLC控制板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电池组和充电电池对数据处理器进行供电,通过PLC控制板控制优先使用充电电池的电量再使用电池组的电量,从而既能节约电能,又能保证对数据处理器和数据发送器的持续供电,避免测量不准确的情况。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单元包含上壳、下壳、管套、固定座、滑槽、滑块、固定轴、卡板、复位弹簧、卡槽和限位组件,所述水表主体的上侧设有上壳,且水表主体的下侧设有下壳,所述上壳的下端左右两侧和下壳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管套的内端,且管套内侧设有的密封条分别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侧接触,所述管套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的内端,且上侧的固定座外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且滑块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卡板的上端活动连接,下侧的固定座外端开设有卡槽,且卡板的下端与卡槽卡接,所述滑槽的内侧下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的下端,且复位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滑块的下端,所述限位组件安装在上壳的上端。
[0013]通过管套支撑固定座,通过固定轴支撑卡板,将上壳和下壳放置在水表主体的上下两侧,管套的密封条贴紧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侧,沿着滑槽向下滑动滑块使卡板向下移动,复位弹簧收缩,摆动卡板将卡板的下端卡接在卡槽内,松开滑块,复位弹簧回弹使滑块略微向上移动,通过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卡板与卡槽的卡接更加紧密,从而将上壳和下壳安装在水表主体的外侧,通过限位组件固定防水板的位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含滑轨、移动滑块、防水板、定位槽、伸缩杆、弹簧和卡球,所述上壳的上端左右两侧开设有滑轨,且滑轨与移动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水板的下端左右两侧后端,且移动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的上端,所述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球,且弹簧套接在伸缩杆上,所述滑轨的底端后侧开设有定位槽,且卡球与定位槽卡接。
[0015]通过移动滑块支撑防水板,通过伸缩杆支撑卡球,防水板为透明材质,需要观察上壳和下壳的内部情况时,沿着滑轨向前滑动移动滑块,伸缩杆和弹簧收缩,卡球脱离定位槽,进而使防水板向前移动并露出上壳和下壳的内部,观察完毕后,沿着滑轨复位防水板,伸缩杆和弹簧回弹将卡球卡接在定位槽内,从而将防水板固定在上壳的上端。
[0016]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单元还包含引水槽,所述防水板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引水槽。通过引水槽方便将外部来水引出防水板。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干燥盒和透气孔,所述上壳的内部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干燥盒,且干燥盒的内部设有干燥剂,所述干燥盒的前端开设有透气孔。通过干燥盒盛放干燥剂,通过透气孔方便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提高防水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具有以下好处:
[0019]1、沿着滑槽向下滑动滑块使卡板向下移动,复位弹簧收缩,摆动卡板将卡板的下端卡接在卡槽内,松开滑块,复位弹簧回弹使滑块略微向上移动,通过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卡板与卡槽的卡接更加紧密,从而将上壳和下壳安装在水表主体的外侧;
[0020]2、沿着滑轨向前滑动移动滑块,伸缩杆和弹簧收缩,卡球脱离定位槽,进而使防水板向前移动并露出上壳和下壳的内部,观察完毕后,沿着滑轨复位防水板,伸缩杆和弹簧回弹将卡球卡接在定位槽内,从而将防水板固定在上壳的上端;
[0021]3、设有充电电池和电池组对数据处理器进行供电,通过PLC控制板控制优先使用充电电池的电量再使用电池组的电量,从而既能节约电能,又能保证对数据处理器的持续供电,避免测量不准确的情况,且设有防水单元安装上壳和下壳,出现破损时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表主体(1)、节能单元(2)和防水单元(3);水表主体(1):水平放置;节能单元(2):包含进水口(21)、出水口(22)、过滤网(23)、叶轮筒(24)、叶轮(25)、机械示值器(26)、数据处理器(27)、显示面板(28)、微型发电机(29)、充电电池(210)和PLC控制板(211),所述水表主体(1)的左端下侧前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21),且水表主体(1)的右端下侧前侧固定连接有出水口(22),所述进水口(21)的右端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23),所述水表主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叶轮筒(24)的下端,且叶轮筒(24)的内部设有叶轮(25),所述叶轮(25)的中部与叶轮筒(24)的上端中部转动连接,且叶轮(25)的顶端设有机械示值器(26),所述机械示值器(26)的下端设有数据处理器(27),且数据处理器(27)与叶轮(25)的上端对应,所述数据处理器(27)的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数据发送器,所述水表主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显示面板(28),所述出水口(22)的内部设有微型发电机(29),且微型发电机(29)的输出端与充电电池(21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充电电池(210)固定连接在出水口(22)的上端中部,所述水表主体(1)的右端中部上侧固定连接有PLC控制板(211),且充电电池(210)的输出端通过PLC控制板(211)与数据处理器(27)和数据发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防水单元(3):安装在水表主体(1)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单元(2)还包含电池组(212),所述水表主体(1)的后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组(212),且电池组(21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板(211)的输入端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防水智能水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单元(3)包含上壳(31)、下壳(32)、管套(33)、固定座(34)、滑槽(35)、滑块(36)、固定轴(37)、卡板(38)、复位弹簧(39)、卡槽(310)和限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鑫
申请(专利权)人:金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