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7217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皮带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包括收集仓,收集仓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缓冲结构,且缓冲结构之间安装报警结构;收集仓的一端设有出料管;收集仓的另一端挂置有顶升结构,顶升结构包括小型千斤顶,小型千斤顶的顶部设有挂板,挂板内设有挂孔,挂孔挂在挂杆上;小型千斤顶的底部安装有顶升架,顶升架的端部为“Y”型,其端部的两端均内嵌有滚珠,收集仓下侧壁上设有两条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顶升结构与收集仓、出料管相互配合,使得能对收集仓内收集到的物料集中收集处理,省去了人工手动收集的麻烦,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皮带运输
,具体涉及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
[0003]煤矿在开采运输时一般会用到输送皮带。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皮带机输送带防撕裂装置(授权公告号CN216302436U),该装置结构简单,装置强度较高,耐用,不易损坏,材料或部件比较常见,成本较低,易于安装并且能够及时检测到皮带的损伤,节省维护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0004]由于输送皮带较长,则承接掉落煤炭的钢板也较长,在钢板上的煤炭在后续也是要收集的,避免造成浪费。目前采用人工收集,这就使得效率较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包括收集仓,收集仓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缓冲结构,且缓冲结构之间安装报警结构;
[0006]收集仓的一端设有出料管;
[0007]收集仓的另一端挂置有顶升结构,顶升结构包括小型千斤顶,小型千斤顶的顶部设有挂板,挂板内设有挂孔,挂孔挂在挂杆上;
[0008]小型千斤顶的底部安装有顶升架,顶升架的端部为“Y”型,其端部的两端均内嵌有滚珠,收集仓下侧壁上设有两条滑槽。
[0009]优选的:所述收集仓的顶部为弧形结构,其与皮带凹陷的弧度保持一致。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与收集仓底部连接,其底部设有底座,且伸缩杆的上部套设有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报警结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外侧通过多个支杆连接伸缩杆底部的固定杆,安装板的底部设有控制器,安装板底部位于控制器的四周设有多个报警器,控制器与皮带控制机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便捷拆卸的压力传感器,安装板上表面开设有卡槽,且卡槽内设有磁铁,压力传感器位于卡槽内,且压力传感器底部设有铁片或者磁块。
[0013]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端部设有管盖,管盖与出料管之间通过卡接固定。
[0014]优选的:所述挂杆的一端固定在收集仓上,且挂杆的端部设有螺纹,并螺纹连接有限位块。
[0015]优选的:所述收集仓侧壁上位于挂杆的正下方设有防护软垫,防护软垫的一侧与小型千斤顶接触。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顶升结构与收集仓、出料管相互配合,使得能对收集仓内收集到的物料集中收集处理,省去了人工手动收集的麻烦,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的立体图一;
[001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的立体图二;
[0020]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中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中顶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中报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中压力传感器与卡槽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收集仓;2、缓冲结构;3、报警结构;4、挂杆;5、限位块;6、顶升结构;7、防护软垫;11、滑槽;12、出料管;21、伸缩杆;22、底座;23、弹簧;31、支杆;32、安装板;33、控制器;34、报警器;35、卡槽;36、磁铁;37、压力传感器;61、小型千斤顶;62、挂板;63、顶升架;64、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
[0027]请参阅图1~图6,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包括收集仓1,收集仓1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缓冲结构2,且缓冲结构2之间安装报警结构3,文中没有给出传输皮带的具体结构图,该撕裂防护装置在使用时安装在上下皮带之间,从而使得上侧皮带掉落的物料能落入到收集仓1内,在收集仓1内积累到较多的物料后,其在物料重量的作用下压缩缓冲结构2,进而缓冲结构2缩短,收集仓1与报警结构3接触,使得报警结构3报警并控制皮带控制机停止工作;
[0028]收集仓1的顶部为弧形结构,其与皮带凹陷的弧度保持一致,方便装置的放置,缓冲结构2包括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顶部与收集仓1底部连接,其底部设有底座22,且伸缩杆21的上部套设有弹簧23,收集仓1在重力作用下下移,其使得伸缩杆21中的活动杆下降,并逐渐压缩弹簧23,在重力达到一定值后,会使得收集仓1与报警结构3内的压力传感器37接触,进而触发控制器33,使得皮带控制机收到控制器33的信号好停止工作;
[0029]报警结构3包括安装板32,安装板32的外侧通过多个支杆31连接伸缩杆21底部的固定杆,安装板32的底部设有控制器33,安装板32底部位于控制器33的四周设有多个报警器34,控制器33与皮带控制机电性连接,其能控制皮带控制机工作,并且,在控制器33控制皮带控制机停止工作的同时,报警器34也在控制器33的作用下发出警报,多个报警器34使得出现个别损坏后,其他的依然能正常使用;
[0030]安装板32的上端安装有便捷拆卸的压力传感器37,安装板32上表面开设有卡槽35,且卡槽35内设有磁铁36,压力传感器37位于卡槽35内,且压力传感器37底部设有铁片或者磁块,从而在安装时,将压力传感器37安装在卡槽35内,并通过磁性的吸附作用将其固定,拆卸时,克服磁力即可将其由卡槽35内取出,安装、拆卸均较为方便,利于维修和更换;
[0031]收集仓1的一端设有出料管12,出料管12的端部设有管盖,管盖与出料管12之间通过卡接固定,卡接方便取下管盖,便于放料;
[0032]收集仓1的另一端挂置有顶升结构6,顶升结构6包括小型千斤顶61,小型千斤顶61的顶部设有挂板62,挂板62内设有挂孔,挂孔挂在挂杆4上,挂杆4的一端固定在收集仓1上,且挂杆4的端部设有螺纹,并螺纹连接有限位块5,在小型千斤顶61通过挂板62挂在挂杆4上后,螺纹安装限位块5,限位块5对小型千斤顶61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其滑落,同时,在收集仓1侧壁上位于挂杆4的正下方设有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包括收集仓(1),收集仓(1)的底部四角处均设有缓冲结构(2),且缓冲结构(2)之间安装报警结构(3),其特征在于:收集仓(1)的一端设有出料管(12);收集仓(1)的另一端挂置有顶升结构(6),顶升结构(6)包括小型千斤顶(61),小型千斤顶(61)的顶部设有挂板(62),挂板(62)内设有挂孔,挂孔挂在挂杆(4)上;小型千斤顶(61)的底部安装有顶升架(63),顶升架(63)的端部为“Y”型,其端部的两端均内嵌有滚珠(64),收集仓(1)下侧壁上设有两条滑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1)的顶部为弧形结构,其与皮带凹陷的弧度保持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2)包括伸缩杆(21),伸缩杆(21)的顶部与收集仓(1)底部连接,其底部设有底座(22),且伸缩杆(21)的上部套设有弹簧(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输送带皮带撕裂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结构(3)包括安装板(32),安装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蒙王勇王建军王广阔潘大伟叶东兴吕勇李业许诚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煤炭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