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720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涉及帐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充气屏蔽层、分别等距固设在充气屏蔽层左右两侧的多个屏蔽支管、活动铰接在屏蔽支管底部的地杆、活动安装在屏蔽支管之间的铰架,所述屏蔽支管顶部活动铰接有羊角顶管,所述羊角顶管之间转动连接有收束块,所述收束块上活动连接有覆顶机构,所述屏蔽支管内部活动连接有换流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卡套解除对顶塞的限制且为其预留活动余量,伸缩顶层即刚好形变至正常延展状态且两侧向下倾斜,能够在雨天时自动辅助排水,后续伸缩顶层基于气流作用即自动起伏,自动控制对帐篷进行无动力换气及电磁屏蔽,保证了更高效的换气效率,且减轻后期收纳的工作负担。且减轻后期收纳的工作负担。且减轻后期收纳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帐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

技术介绍

[0002]帐篷根据用处可简单分为军用帐篷和民用帐篷两类,现代的军用帐篷常作为野战通信节点,其已成为作战指挥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保证野战通信节点信息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研究一种电磁屏蔽军用帐篷非常必要。
[0003]目前一般的军用电磁屏蔽帐篷体积较大,顶部包含设计有一定的坡度,但随着使用时限的增长,其顶部非常容易积水及积聚其他异物,在帐篷内部存放一些军用电气设备使用时,会产生相应的热量,而帐篷一般密封性较好,利用帐篷侧壁自带的透气帘进行透气时,介于野外风向的不可控因素,其整体通风换气散热能力都较差,且无论利用透气帘或其他动力窗户换热,均会导致电磁屏蔽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一般的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顶部容易积水、积聚异物、内部循流差且难以完全电磁屏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包括充气屏蔽层、分别等距固设在充气屏蔽层左右两侧的多个屏蔽支管、活动铰接在屏蔽支管底部的地杆、活动安装在屏蔽支管之间的铰架,所述屏蔽支管顶部活动铰接有羊角顶管,所述羊角顶管之间转动连接有收束块,所述收束块上活动连接有覆顶机构,所述屏蔽支管内部活动连接有换流机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屏蔽支管外壁沿所述充气屏蔽层的四周方向分别固设有地缆。
[0008]进一步地,所述覆顶机构包括固设在收束块内腔底部的球头磁杆、滑动卡接在球头磁杆顶部的铁管,所述铁管顶部固设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顶部固设有卡套,所述铁管顶部滑动连接有顶塞,所述顶塞之间固设有伸缩顶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顶塞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套适配的卡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卡套于所述铁管外围活动套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羊角顶管于所述收束块上的转动端部包括有与所述卡套对应拨动部分。
[0012]进一步地,所述伸缩顶层于所述屏蔽支管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顶层覆盖于所述充气屏蔽层顶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换流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屏蔽支管内腔顶部的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底部滑动插接有滑塞,所述屏蔽支管上侧沿所述充气屏蔽层内、外方向分别开设有上进流阀槽、上排流阀槽,所述屏蔽支管下侧沿所述充气屏蔽层内、外方向分别开设有下排流阀槽、下进流阀槽。
[0014]进一步地,所述延伸管与所述羊角顶管之间贯通连接,所述收束块内壁开设有贯通所述羊角顶管及所述铁管的腔道。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上进流阀槽及所述上排流阀槽基于所述滑塞,与所述下排流阀槽及所述下进流阀槽相对隔断。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帐篷处于收缩状态时,铁管吸附压迫在球头磁杆上,卡套对顶塞进行限位,防止顶塞在外力作用下自动脱出,加剧伸缩顶层的塑性形变,在帐篷完全展开时,卡套上移解除对顶塞的限制且为其预留活动余量,同时伸缩顶层刚好形变至正常延展状态且两侧向下倾斜,能够在雨天时自动辅助排水。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预留有顶塞的活动余量,在气流作用在伸缩顶层表面时,基于气压作用伸缩顶层即自动起伏,由于铁管贯通羊角顶管,而羊角顶管贯通延伸管,因此顶塞活动时直接利用气压牵动滑塞上下移动,使得上进流阀槽与上排流阀槽分段将帐篷内腔顶部的热气向外抽出,而下进流阀槽与下排流阀槽分段将外部冷空气向帐篷内腔底部抽入,自动进行帐篷内外的无动力换气,且途中能够最大化的进行电磁屏蔽,由于伸缩顶层处于帐篷顶部,其能够受到任一方向的气流作用,相比于开设窗户的形式,换气的效率更高,且利用起伏的伸缩顶层,能够实现对帐篷顶端的异物清理,减轻后期收纳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军用电磁屏蔽帐篷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屏蔽支管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军用电磁屏蔽帐篷羊角顶管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军用电磁屏蔽帐篷收束块剖切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屏蔽支管正剖视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延伸管正剖视图。
[0025]附图标记:1、充气屏蔽层;2、屏蔽支管;3、地杆;4、铰架;5、羊角顶管;6、收束块;7、覆顶机构;71、球头磁杆;72、铁管;73、强力弹簧;74、卡套;75、顶塞;76、伸缩顶层;8、换流机构;81、延伸管;82、滑塞;83、上进流阀槽;84、上排流阀槽;85、下排流阀槽;86、下进流阀槽;9、地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7]如图1

6所示,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包括充气屏蔽层1、分别等距固设在充气屏蔽层1左右两侧的多个屏蔽支管2、活动铰接在屏蔽支管2底部的地杆3、活动安装在屏蔽支管2之间的铰架4,屏蔽支管2顶部活动铰接有羊角顶管5,羊角顶管5之间转动连接有收束块6,收束块6上活动连接有覆顶机构7,覆顶机构7包括固设在收束块6内腔底部的球头磁杆71、滑动卡接在球头磁杆71顶部的铁管72,铁管72顶部固设有强力弹簧73,强力弹簧73顶部固设有卡套74,铁管72顶部滑动连接有顶塞75,顶塞75之间固设有伸缩顶层76,屏蔽支管2内部活动连接有换流机构8,换流机构8包括固设在屏蔽支管2内腔顶部的延伸管81,延伸管
81底部滑动插接有滑塞82,屏蔽支管2上侧沿充气屏蔽层1内、外方向分别开设有上进流阀槽83、上排流阀槽84,屏蔽支管2下侧沿充气屏蔽层1内、外方向分别开设有下排流阀槽85、下进流阀槽86,屏蔽支管2外壁沿充气屏蔽层1的四周方向分别固设有地缆9。
[0028]更具体的,通过初始帐篷处于收缩状态时,铁管72吸附压迫在球头磁杆71上,卡套74基于强力弹簧73的拉动,利用顶塞75上的卡槽对顶塞75进行限位,可防止顶塞75在外力作用下自动脱出,加剧伸缩顶层76的塑性形变,在帐篷完全展开时,羊角顶管5上的拨动部分自动挤压卡套74上移,这期间初始强力弹簧73不形变,卡套74基于强力弹簧73将铁管72向上提拉,铁管72基与球头磁杆71的移动限制移动最大距离,且同步对顶塞75进行该距离的顶伸,该距离下伸缩顶层76刚好形变至正常延展状态且两侧向下倾斜,能够在雨天时自动辅助排水,而卡套74仍需克服强力弹簧73的拉力,继续上移一端距离为顶塞75预留活动余量,当气流作用在伸缩顶层76表面时,气体流速越快,伸缩顶层76表面的压强越小,伸缩顶层76继而在气压作用下向上隆起的幅度越大,由于预留有顶塞75的活动余量,因此顶塞75被牵动上移,而在无气流作用时,伸缩顶层76基于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包括充气屏蔽层(1)、分别等距固设在充气屏蔽层(1)左右两侧的多个屏蔽支管(2)、活动铰接在屏蔽支管(2)底部的地杆(3)、活动安装在屏蔽支管(2)之间的铰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支管(2)顶部活动铰接有羊角顶管(5),所述羊角顶管(5)之间转动连接有收束块(6),所述收束块(6)上活动连接有覆顶机构(7),所述屏蔽支管(2)内部活动连接有换流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支管(2)外壁沿所述充气屏蔽层(1)的四周方向分别固设有地缆(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顶机构(7)包括固设在收束块(6)内腔底部的球头磁杆(71)、滑动卡接在球头磁杆(71)顶部的铁管(72),所述铁管(72)顶部固设有强力弹簧(73),所述强力弹簧(73)顶部固设有卡套(74),所述铁管(72)顶部滑动连接有顶塞(75),所述顶塞(75)之间固设有伸缩顶层(7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塞(75)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套(74)适配的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军用电磁屏蔽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74)于所述铁管(72)外围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俊何萍孙秀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特朗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