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7114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54
一种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调节板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腿部搁置槽的下侧;腿部搁置槽的前侧通过铰接座与调节板的顶面活动连接;一号传动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二号传动杆的上端通过轴承旋转设置在转动轴上;转动轴和二号传动杆上连接有限位机构;安装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板底部的左右两侧,位于右侧的安装机构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面上,位于左侧的安装机构滑动设置在滑轨上,装置整体安装在病床上,方便进行拆卸,同时能够对腿部的高度以及抬升的角度进行控制,操作简便,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目前妇产科病人在术后卧床期间容易出现腿部浮肿的现象,通常会让医护人员帮忙来回活动或把腿部垫高来实现活动,这样操作起来费时费力,给病人带来痛苦,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因此,亟需一种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装置整体安装在病床上,方便进行拆卸,同时能够对腿部的高度以及抬升的角度进行控制,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支撑板和腿部搁置槽;支撑板上方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腿部搁置槽;
[0005]它还包含:
[0006]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腿部搁置槽的下侧;腿部搁置槽的前侧通过铰接座与调节板的顶面活动连接;
[00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它包含支撑板(1)和腿部搁置槽(2);支撑板(1)上方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腿部搁置槽(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调节板(3),所述的调节板(3)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腿部搁置槽(2)的下侧;腿部搁置槽(2)的前侧通过铰接座与调节板(3)的顶面活动连接;伸缩调节杆(4),所述的伸缩调节杆(4)为两个,且其一端与腿部搁置槽(2)的底面相铰接,另一端与调节板(3)的顶面相铰接;一号传动杆(5),所述的一号传动杆(5)为八个,且分别通过铰接座旋转设置在调节板(3)底面的四个角上;二号传动杆(6),所述的二号传动杆(6)为八个,且分别通过铰接座旋转设置在调节板(3)的顶面上,一号传动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二号传动杆(6)的上端通过轴承旋转设置在转动轴(7)上;转动轴(7)和二号传动杆(6)上连接有限位机构(10);滑轨(8),所述的滑轨(8)为两个,且分别对称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底部的前后两侧;安装机构(11),所述的安装机构(1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支撑板(1)底部的左右两侧,位于右侧的安装机构(11)固定设置在支撑板(1)的底面上,位于左侧的安装机构(11)滑动设置在滑轨(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调节杆(4)由一号支杆(4

1)和二号支杆(4

2)套接构成,且两者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一号支杆(4

1)的上端与腿部搁置槽(2)的底部相铰接,二号支杆(4

2)的下端与调节板(3)的顶面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部搁置槽(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弧形软垫(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术后康复用肢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10)包含:限位齿轮(10

1),所述的限位齿轮(10

1)固定套设在转动轴(7)上;安装槽(10

2),所述的安装槽(10

2)固定设置在二号传动杆(6)的侧壁上,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芙蓉谢玲张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红十字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