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876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包括上防撞梁和处于所述上防撞梁下方的下防撞梁,所述下防撞梁与所述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防撞梁采用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的双防撞梁结构,纵梁采用上纵梁和下纵梁的双纵梁结构,增加了承载受力的面积,下防撞梁辅助上防撞梁承担碰撞力,可有效避免碰撞时防撞梁折弯失效;下纵梁辅助上纵梁承担碰撞力,抗弯能力强,提升了安全性能。提升了安全性能。提升了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防撞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防撞梁安装在车体的纵梁前端,其为汽车的碰撞提供安全防护作用。
[0003]现有的防撞梁都采用单防撞梁结构,其面积小,导致防护区域小。在碰撞时,由于单防撞梁的承载受力的面积小,容易出现折弯失效的情况。
[0004]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防撞梁、防撞梁连接结构及车辆,该防撞梁采用双防撞梁设计,增加了承载受力的面积,增加了力的传递路径,可有效避免碰撞时防撞梁折弯失效。
[0006]本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撞梁,包括上防撞梁和处于所述上防撞梁下方的下防撞梁,所述下防撞梁与所述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
[0007]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防撞梁包括上防撞梁前板、上防撞梁后板和连接在所述上防撞梁前板与所述上防撞梁后板之间的上防撞梁侧板;
[0008]所述上防撞梁前板、所述上防撞梁侧板及所述上防撞梁后板之间围成有上防撞梁空腔。
[0009]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防撞梁包括下防撞梁前板、下防撞梁后板和连接在所述下防撞梁前板与所述下防撞梁后板之间的下防撞梁侧板;
[0010]所述下防撞梁前板、所述下防撞梁侧板及所述下防撞梁后板之间围成有下防撞梁空腔。
[001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沿着前后方向上,所述下防撞梁的前侧表面处于所述上防撞梁的前侧表面的后方预设距离。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防撞梁连接结构,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撞梁和与所述防撞梁连接的两根纵梁;
[0013]所述纵梁包括上纵梁和处于所述上纵梁下方的下纵梁,所述下纵梁与所述上纵梁之间连接有纵梁连接件;
[0014]两根所述上纵梁分别与所述上防撞梁连接,两根所述下纵梁分别与所述下防撞梁连接。
[0015]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纵梁的前端处于所述上防撞梁的端部的内侧;
[0016]所述上纵梁的前端的外侧与所述上防撞梁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外侧支撑结构。
[0017]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外侧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0018]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块连接呈L形的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块连接呈L形的第二支架板;
[0019]所述第一支架的一块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上纵梁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一支架板与所述上防撞梁连接;
[0020]所述第二支架的两块所述第二支架板对应连接在两块所述第一支架板上。
[002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纵梁的前端的内侧与所述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内侧支撑结构。
[002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侧支撑结构包括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包括连接呈L形的两块第三支架板;
[0023]所述第三支架的一块所述第三支架板与所述上纵梁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三支架板与所述上防撞梁连接。
[0024]本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防撞梁连接结构。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本技术提供的防撞梁,其采用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的双防撞梁结构,增加了承载受力的面积,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起到连接作用和力的传递作用,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的碰撞力可通过防撞梁连接板传递,下防撞梁辅助上防撞梁承担碰撞力,可有效避免碰撞时防撞梁折弯失效。
[0027]本技术提供的防撞梁连接结构及具有该防撞梁连接结构的车辆,纵梁对应地采用上纵梁与下纵梁,分别与上防撞梁和下防撞梁对应连接组成框架结构,上纵梁与下纵梁之间连接有纵梁连接件,提高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力可通过纵梁连接件传递,下纵梁辅助上纵梁承担自防撞梁传来的碰撞力,抗弯能力强,提升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8]参见附图,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2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与纵梁连接的立体图,其中,图1的视角为从防撞梁侧向纵梁侧看;
[003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梁与纵梁连接的立体图,其中,图2的视角为从纵梁侧向防撞梁侧看;
[0031]图3为上防撞梁与上纵梁连接的侧视图;
[0032]图4为下防撞梁与下纵梁连接的侧视图;
[0033]图5为在上纵梁的前端的外侧与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外侧支撑结构的放大图;
[0034]图6为在上纵梁的前端的内侧与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内侧支撑结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
向。
[0036]如图1

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撞梁1,包括上防撞梁11和处于上防撞梁11下方的下防撞梁12,下防撞梁12与上防撞梁11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13。
[0037]本技术提供的防撞梁1安装在纵梁2的前端,起到碰撞时承载受力的作用。
[0038]本技术提供的防撞梁1,采用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的双防撞梁结构。上防撞梁11起到主要受力和传力作用,下防撞梁12到辅助受力和传力作用。上防撞梁11为起到主要作用的主防撞梁,下防撞梁12为起辅助作用的辅防撞梁。
[0039]本技术提供的防撞梁1,采用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增加了承载受力的面积,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13。防撞梁连接板13一方面起到连接作用,提高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的稳定性。防撞梁连接板13另一方面还起到力的传递作用,上防撞梁11和下防撞梁12的碰撞力可通过防撞梁连接板13传递,下防撞梁12辅助上防撞梁11承担碰撞力,可有效避免碰撞时防撞梁1折弯失效。
[00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

2所示,下防撞梁12与上防撞梁11之间连接有多块防撞梁连接板13,多块防撞梁连接板13间隔布置在下防撞梁12与上防撞梁11之间,进一步提高了下防撞梁12与上防撞梁11的连接稳定性,也增加了力的传递路径,力的传递效果更好。
[00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防撞梁11包括上防撞梁前板111、上防撞梁后板112和连接在上防撞梁前板111与上防撞梁后板112之间的上防撞梁侧板113。
[0042]上防撞梁前板111、上防撞梁侧板113及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防撞梁和处于所述上防撞梁下方的下防撞梁,所述下防撞梁与所述上防撞梁之间连接有防撞梁连接板;在沿着前后方向上,所述下防撞梁的前侧表面处于所述上防撞梁的前侧表面的后方预设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撞梁包括上防撞梁前板、上防撞梁后板和连接在所述上防撞梁前板与所述上防撞梁后板之间的上防撞梁侧板;所述上防撞梁前板、所述上防撞梁侧板及所述上防撞梁后板之间围成有上防撞梁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撞梁包括下防撞梁前板、下防撞梁后板和连接在所述下防撞梁前板与所述下防撞梁后板之间的下防撞梁侧板;所述下防撞梁前板、所述下防撞梁侧板及所述下防撞梁后板之间围成有下防撞梁空腔。4.一种防撞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和与所述防撞梁连接的两根纵梁;所述纵梁包括上纵梁和处于所述上纵梁下方的下纵梁,所述下纵梁与所述上纵梁之间连接有纵梁连接件;两根所述上纵梁分别与所述上防撞梁连接,两根所述下纵梁分别与所述下防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娟齐延乐高业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