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谱调控的耐磨增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671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耐磨增透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用于增透的硅溶胶:制备用于耐磨的有机/无机杂化光固化体系:采用涂布法或提拉法在基底上制备SiO2增透涂层:将涂层置于紫外灯下照射固化后,放在烘箱中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涂布法制备涂层,操作方便简单,效率高效,可大面积生产制备,所得双层涂层具有宽带光谱增透性能,光谱转换和光调控功能,与以往改性的增透耐磨涂层相比,无需高温煅烧,节能环保,不仅具有高透过率,且耐磨性优异,铅笔硬度达9H。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新型光谱调控的宽带增透耐磨涂层,在光伏电池、紫外光探测器、建筑玻璃等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等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等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谱调控的耐磨增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层
,具体是一种用于光谱调控的耐磨增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增透涂层能够通过对反射光束进行干涉或π相移来实现减少光反射损耗,从而被广泛应用在光伏电池、光学器件、建筑玻璃等领域。在光伏组件中增透涂层通过减少组件表面光反射,可提高光伏组件光利用率,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在建筑玻璃上增透涂层可以有效减少玻璃反射和眩光,增加玻璃透过率,提高玻璃附加值。目前,制备增透膜的方法主要包括:溶胶

凝胶法、物理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刻蚀等,其中溶胶

凝胶法因设备简单、成本较低而被广泛使用。
[0003]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有效的减反射性能,但涂层的机械鲁棒性太弱,户外难以应用。为提高增透涂层机械性,研究人员通常通过化学改性或结构设计来实现。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 104071988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无水乙醇、水、氨水和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制备增透溶液,采用提拉法制备增透涂层,再采用提拉法将二氧化钛纳米球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增透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用于增透的硅溶胶:将正硅酸四乙酯、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氨水以一定摩尔比混合,经陈化后制得;(2)制备用于耐磨的有机/无机杂化光固化体系:将正硅酸四乙酯、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盐酸、硅烷偶联剂以一定摩尔比混合制得无机组分体系A,将聚氨酯丙烯酸酯、稀释剂和光引发剂以一定质量比混合制得有机组分体系B,再将不同含量A组分加入B中混合制得有机/无机杂化光固化体系;(3)采用涂布法或提拉法在基底上制备SiO2增透涂层:采用涂布法将步骤(2)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光固化体系在增透涂层上制备耐磨涂层;涂布高度为10~50μm,涂布速度为5~20mm/min;提拉法中浸涂时间5~30s,提拉速度0.5~3mm/s;(4)将步骤(3)得到的涂层置于紫外灯下照射固化后,放在烘箱中热处理;其中紫外灯照射2~10min,烘箱温度100~130℃,热处理1~2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增透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采用法制备硅溶胶,将硅酸四乙酯、无水乙醇、去离子水和氨水按照1:35~40:2:0.15~0.6的摩尔比在室温下混合搅拌2h,静置陈化5~10天,形成溶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增透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无机组分体系A所用正硅酸四乙酯、无水乙醇、去离子水、盐酸、硅烷偶联剂按1:4:1~2:0.04:1的摩尔比计算,在恒温70℃下混合搅拌2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增透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有机组分体系B所用聚氨酯丙烯酸酯、稀释剂和光引发剂按质量比1:1:0.05计算,无机组分体系A与有机组分体系B在室温下混合,A组分添加量为B组分的5%~15%。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亮程猛倪亚茹陆春华许仲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