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63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包括多根电极针头、电切片、陶瓷头、钢管和吸引管,电极针头固定连接在陶瓷头上,部分伸出,电切片与多根电极针头接触,并固定在陶瓷头上,所述陶瓷头上设有导向孔,吸引管端部插入导向孔内,钢管的中孔套装在吸引管上,且一端与陶瓷头固定连接,所述电极针头的头部为球状结构,所述电切片上设有数量和分布位置与电极针头相同的卡孔,钢管的中孔一端具有安装陶瓷头的豁槽,且端面具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极针头与电切片安装牢固,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安装效率。提高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属于医疗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上世纪中期发展出的新型学科,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应用于医学当中,其中为代表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系统在病灶切除、术后血以及微创技术中展现出了独有的优越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今,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系统已在全世界外科手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0003]传统的等离子刀头如CN214966541U,该专利由于钢头外端部的特殊结构,需要将钢头和钢管制成分体结构,安装效率较差。而且其电极针头为针状结构,与电切片的安装孔安装结构不太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针头与电切片安装牢固,提高安装效率的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包括多根电极针头、电切片、陶瓷头、钢管和吸引管,电极针头固定连接在陶瓷头上,部分伸出,电切片与多根电极针头接触,并固定在陶瓷头上,所述陶瓷头上设有导向孔,吸引管端部插入导向孔内,钢管的中孔套装在吸引管上,且一端与陶瓷头固定连接,所述电极针头的头部为球状结构,所述电切片上设有数量和分布位置与电极针头相同的卡孔,钢管的中孔一端具有安装陶瓷头的豁槽,且端面具有限位槽。
[0006]优选的,所述电极针头具有四根,并固定连接在陶瓷头的一侧上表面,电切片为多孔状,除卡孔为圆孔外,其他均为三角孔,电极针头的头部为球状直径略大于电切片的卡孔直径。四个电极针头的数量和在陶瓷头的分布位置与电切片的卡孔相同,具有限位功能。并且其他的三角孔具有散热作用。
[0007]优选的,所述陶瓷头上的导向孔为两个构成钝角的孔连接而成,一端孔口位于陶瓷头的一侧上表面,电极针头分布在孔口外延,另一端插装吸引管。为了配合电切片的倾斜角度,需要将导向孔制成钝角,符合手持的角度,方便进行手术。
[0008]优选的,所述钢管的豁槽外沿形状与陶瓷头端部的形状相同,安装后外周保持平滑。安装后等离子刀头的陶瓷头与钢管的安装连接处为平滑状态,便于手术进行。
[0009]优选的,所述电切片安装后与陶瓷头的一侧上表面相抵,并与钢管形成α夹角,α为20
°
。该角度符合医生手持的角度,可以使电极针头和电切片更加贴合患处。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由于电极针头的头部为球状结构,所述电切片上设有数量和分布位置与电极针头相同的卡孔。因此再安装电切片后安装牢固。而且由于钢管的中孔一端具有安装陶瓷头的豁槽,且端面具有限位槽,因此无需将钢管制成分体结构,钢管外端的豁槽,利于钢管的安装,可以将钢管制成一体整体型的也不会妨碍钢管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视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实施例一,参见图1、2和3所示,一种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包括四根电极针头1、电切片2、陶瓷头3、钢管5和吸引管6,电极针头1具有四根,并制成一体在陶瓷头3的一侧上表面,电切片2为多孔状的圆盘结构,除卡孔21为圆孔外,其他均为三角孔,电极针头1的头部为球状直径略大于电切片2的卡孔21直径。安装时,只需将四根电极针头1对准电切片2的卡孔21,然后下压电切片2,就可以将电切片2卡装在电机针头1上,电极针头1头部的球状结构可以更好的进行限位,安装牢固。金属制成的电切片2作为导电部件,电切片2与四根电极针头1保持永远接触状态,两者分别通电后就会产生高温,进行手术作业。
[0016]陶瓷头3上设有导向孔31,该导向孔31为两个构成钝角的孔连接而成,一端孔口位于陶瓷头3的一侧上表面,电极针头1分布在孔口外延,另一端插装吸引管6。导向孔31的结构也是为了满足α角度的存在而设置。电切片2安装后与陶瓷头3的一侧上表面相抵,并与钢管5形成α夹角,α为20
°
。与现有的电切片2为平面相比,由于等离子刀头为手持手术,而手术的患者一般为平躺状态,医生手持等离子手术刀后一般形成与α夹角相差不大的角度,使得电切片2与患处更好的贴合。
[0017]吸引管6端部插入导向孔31内,两者连通后,在吸引管6内产生负压,对患者处进行连续的抽吸,钢管5的中孔51套装在吸引管6上,遮盖吸引管6,并遮盖部分电线,钢管5的中孔51一端具有安装陶瓷头3的豁槽52,且端面具有限位槽53。限位槽53用于安装时的限位,钢管5的豁槽52外沿形状与陶瓷头3端部的形状相同,安装后外周保持平滑,豁槽52的结构设置使得钢管5无需制成分体状,直接将钢头和钢管制成一体即可,提高安装效率。
[0018]钢管5为不锈钢制成。不锈钢材质可以本身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和防腐蚀性能。
[0019]本技术为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用于局部微创手术使用。电电切片2导向至四根电极针头1,相互之间产生等离子电弧。在手术过程中,吸引管6与外部负压设备连接产生负压,将手术过程中的产生的污浊盐水吸附排出,确保干净的工作视野。
[002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包括多根电极针头(1)、电切片(2)、陶瓷头(3)、钢管(5)和吸引管(6),电极针头(1)固定连接在陶瓷头(3)上,部分伸出,电切片(2)与多根电极针头(1)接触,并固定在陶瓷头(3)上,所述陶瓷头(3)上设有导向孔(31),吸引管(6)端部插入导向孔(31)内,钢管(5)的中孔(51)套装在吸引管(6)上,且一端与陶瓷头(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针头(1)的头部为球状结构,所述电切片(2)上设有数量和分布位置与电极针头(1)相同的卡孔(21),钢管(5)的中孔(51)一端具有安装陶瓷头(3)的豁槽(52),且端面具有限位槽(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射频等离子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针头(1)具有四根,并固定连接在陶瓷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佳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玏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