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及摄像头除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6598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摄像头及摄像头除雾方法,摄像头包括壳体、控制模块、温湿度传感器、镜头组件以及加热模块,加热模块包括用于烘干加热的透明加热膜;方法包括步骤S1的实时获取摄像头拍摄画面和获取温度值和湿度值、步骤S2的摄像头成像模糊判断、步骤S3的温湿度检测、步骤S4的透明加热膜加热以及步骤S5的加热时温湿度检测;将摄像头实时拍摄的画面、摄像头的实时温度值以及摄像头的实时湿度值同时作为是否进行加热的判断依据,然后结合透明加热膜整面均匀加热的特点,可以将摄像头除雾或除水汽的效率最大化,同时不会影响摄像头的成像。同时不会影响摄像头的成像。同时不会影响摄像头的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头及摄像头除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
,具体讲的是一种摄像头及摄像头除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搭载的摄像头模组不断增加,如ADAS辅助系统、CMS后视系统、倒车影像摄像头、驾驶员记录摄像头等,其中位于汽车外侧的摄像头常常面临寒冷、潮湿天气的考验,会存在镜头起雾的问题,尤其是在雨雪天或是寒冷天气,水汽极易凝结在镜头上。
[0003]针对水汽极易凝结在镜头上的缺陷,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主除雾型车载摄像头,通过在摄像头本体镜头前端嵌设安装除雾环套,除雾环套侧壁上环形分布多个延伸至环形加热腔内侧的吸附管,吸附管内部嵌设有吸湿纤维棉,当镜头前存在水雾、水滴时,吸湿纤维棉对水分吸附,位于环形加热腔内侧的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吸湿纤维棉的湿度变化,将信号传递给加热丝以及换气机构,多个加热丝启动加热,环形加热腔内部温度升高,高温使得感温形变体弯曲收缩,拉动吸湿纤维棉向环形加热腔内侧运动,裸露出吸附管的外端部,此时利用换气机构对环形加热腔内进行供气,被加热后的气体通过多个通风孔向外溢出,以实现对镜头前的水雾、水滴进行干燥处理。
[0004]采用上述方式除水汽或水雾还存在以下缺陷:1、加热丝加热不均匀,且加热丝仅在摄像头的镜头侧面围了一圈,加热面与镜头面是法向垂直的关系;因此采用加热丝加热的过程中,由于镜头中心距离发热面最远,最容易残留水雾,残留的水雾也会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效果;2、若加热温度太高则会影响摄像头的成像效果(普通摄像头工作温度是
/>20~70℃,车载摄像头

40~85℃),加热丝加热的温度往往会高达95℃,甚至超过95℃,因此对成像影响很大,容易出现掉帧、画面模糊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除雾除霜且不影响摄像头成像的摄像头。
[0006]一种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控制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壳体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镜头组件以及设置在镜头组件上方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加热模块,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温度值和湿度值,所述镜头组件用于拍摄画面,加热模块包括设置在镜头组件上方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透明加热膜,所述透明加热膜用于摄像头的加热烘干。
[0007]本专利技术的摄像头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镜头组件实时拍摄画面并将画面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会对拍摄的画面进行成像模糊判断,当判断该成像处于模糊的时候,就会下达命令给透明加热膜,透明加热膜开始加热烘干,防止因特殊天气或是极端天气导致的水雾或水汽;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摄像头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变化,当温度值或湿度值达到相应的阈值时,也会触发透明加热膜工作,成像模糊判断和温湿度检测判断的双保险检测,大大减少了摄像头水雾或水汽的出现,透明加热膜为整面加热,加热均匀,因此该摄
像头在烘干消除水雾或水汽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摄像头的最终成像。
[0008]优选地,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设置在透明加热膜一侧的FPC,所述FPC的一端与所述透明加热膜电连接,所述FPC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透明加热膜包括第一保护膜层、设置在第一保护膜层下表面的第一微电路层、设置在第一微电路层下表面的基材层、设置在基材层下表面的第二微电路层以及设置在第二微电路层下表面的第二保护膜层。这样设置,加热模块具有对摄像头内部环境进行加热烘干以达到去除水雾或水汽的效果,FPC用于透明加热膜的电连接,相对于普通线束,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第一微电路层和第二微电路层用于通电加热,基材层用于承载第一微电路层和第二微电路层,同时用第一保护膜层和第二保护膜层贴付保护第一微电路层和第二微电路层,防止安装过程、震动或其他因素导致第一微电路层和第二微电路层损坏,增加透明加热膜的使用寿命。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微电路层和所述第二微电路层均采用金属蚀刻形成,且金属线宽小于1μm,单层线路密度低于50%。这样设置,可实现透明加热膜85%至90%以上的透过率,大大减少了透明加热膜对摄像头成像的影响。
[0010]优选地,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柔性薄膜材料。这样设置,可以减少透明加热膜对摄像头成像的影响。
[0011]优选地,所述基材层的材料为PET或PI。这样设置,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俗称涤纶树脂)可在120℃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短期使用可耐150℃高温,可耐

70℃低温,且高、低温时对其机械性能影响很小,PI(聚酰亚胺)耐高温达400℃以上,长期使用温度范围

200~300℃,可以很好适配摄像头的工作温度。
[0012]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下端用于镜头组件调焦的音圈马达以及设置在音圈马达下端的镜座,所述外壳上表面中部设有贯穿外壳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内设置有盖板玻璃,所述透明加热膜设置在所述盖板玻璃的下表面,所述镜头组件设置在音圈马达内并位于所述透明加热膜下方。这样设置,由于是在摄像头内部进行加热,且透明加热膜设置在镜头组件的上方,并位于盖板玻璃的下表面,因此两个容易产生水雾的面都距离透明加热膜很近,这种方式加热效果最好,除雾和除水汽的效率最高,加热时也不需要太高的温度。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摄像头除雾方法,应用上述摄像头,包括:
[0014]S1、摄像头实时拍摄画面,同时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摄像头内部环境的温度值和湿度值,并进入步骤S2;
[0015]S2、控制模块对实时获取的画面进行成像模糊判断,若画面清楚则进入步骤S3,若画面模糊则进入步骤S4;
[0016]S3、进行温湿度检测,控制模块实时获取温度值和湿度值,获取的温度值对比温度阈值,同时获取的湿度值对比湿度阈值,若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同时湿度值小于湿度阈值,返回步骤S1,若温度值小于温度阈值或湿度值大于湿度阈值,则进入步骤S4;
[0017]S4、设置在盖板玻璃下表面且位于镜头组件上方的透明加热膜开始加热,进入步骤S5;
[0018]S5、加热过程中进行温湿度检测,若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同时湿度值小于湿度阈值,则透明加热膜停止工作并返回步骤S1,若温度值大于温度阈值或湿度值小于湿度阈值,
则返回步骤S4;
[0019]所述温度阈值为预设的温度值,所述湿度阈值为预设的湿度值。
[0020]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步骤S1中,将摄像头实时拍摄的画面、摄像头的温度值以及摄像头的湿度值同时作为是否进行加热的判断依据,可以更有效的保证摄像头水雾或水汽的清除,水雾或水汽的产生一方面是受当下常规天气的影响,当环境温度低(例如10摄氏度以下时)或环境湿度高(例如湿度高于95%)时就会产生水汽或水雾,这时只要获取温度值或湿度值,然后对其进行对比检测就能判断水雾或水汽是否即将形成,水雾或水汽即将形成时通过对环境加热烘干的方式来进行消除,另一方面摄像头也会受到一些特殊天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控制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7)、设置在壳体内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镜头组件(8)以及设置在镜头组件(8)上方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的加热模块,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用于监测温度值和湿度值,所述镜头组件(8)用于拍摄画面,加热模块包括设置在镜头组件(8)上方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透明加热膜(5),所述透明加热膜(5)用于摄像头的加热烘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还包括设置在透明加热膜(5)一侧的FPC(6),所述FPC(6)的一端与所述透明加热膜(5)电连接,所述FPC(6)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透明加热膜(5)包括第一保护膜层(501)、设置在第一保护膜层(501)下表面的第一微电路层(502)、设置在第一微电路层(502)下表面的基材层(503)、设置在基材层(503)下表面的第二微电路层(504)以及设置在第二微电路层(504)下表面的第二保护膜层(5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电路层(502)和所述第二微电路层(504)均采用金属蚀刻形成,且金属线宽小于1μm,单层线路密度低于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503)的材料为柔性薄膜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503)的材料为PET或PI。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下端用于镜头组件(8)调焦的音圈马达(2)以及设置在音圈马达(2)下端的镜座(3),所述外壳(1)上表面中部设有贯穿外壳(1)的放置孔(101),所述放置孔(101)内设置有盖板玻璃(4),所述透明加热膜(5)设置在所述盖板玻璃(4)的下表面,所述镜头组件(8)设置在音圈马达(2)内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峰云张广磊冯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