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203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面四边角处均设有自锁万向轮,所述底座上面两侧均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之间设有上栽培盒、下栽培盒,所述上栽培盒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溢流口,所述下栽培盒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二溢流口,所述龙门架上端之间与上栽培盒下面均设有植物生长灯,所述底座内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设有营养液,所述底座内且位于储液槽上方设有滤网,所述底座上面设有供液机构,供液机构将营养液输送至上栽培盒内,所述龙门架上设有调整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方便补液,提高蔬菜生长的环境。蔬菜生长的环境。蔬菜生长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是指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蔬菜的种植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无土栽培中营养液成分易于控制,且可随时调节,适用于蔬菜栽培,无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植株根系的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法,公开号CN216753095U公开了一种蔬菜种植用无土栽培装置,可以移动到上下层之间互相错开的状态,保证栽培结构中的蔬菜能最大范围的接受到光照,同时配合辅助支撑结构,使得整个栽培结构的稳定性好,避免出现容易倾倒的情况,且在连接件侧面设有置物结构,方便放置承装营养液的瓶子,方便对蔬菜进行营养液的补充,该装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人工依次添加营养液操作较为麻烦,且蔬菜根系浸泡在营养液内会因缺氧影响蔬菜的生长,二是未对种植蔬菜进行分隔定位,影响植物生长且成熟的蔬菜不便于从装置内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添加营养液,并对营养液进行循环输送,不断供给蔬菜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提高蔬菜生长效果,通过栽培孔对蔬菜进行分隔定位,方便取出成熟蔬菜的蔬菜无土栽培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下面四边角处均设有自锁万向轮,所述底座上面两侧均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之间设有上栽培盒、下栽培盒,所述上栽培盒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溢流口,所述下栽培盒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二溢流口,所述龙门架上端之间与上栽培盒下面均设有植物生长灯,所述底座内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设有营养液,所述底座内且位于储液槽上方设有滤网,所述底座上面设有供液机构,供液机构将营养液输送至上栽培盒内,所述龙门架上设有调整机构。
[0005]所述供液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面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分别连通有进液管、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延伸至储液槽内底面,所述出液管与第一进液口连通。
[0006]所述第一溢流口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下端与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溢流口连通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延伸至储液槽上方,所述第一进液口高于第一溢流口设置,所述第二进液口高于第二溢流口设置。
[0007]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两根丝杆,所述丝杆两端分别与龙门架和底座转动连接,所述龙门架上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丝杆连接,所述丝杆与上栽培盒、下栽培盒螺纹连接,上栽培盒、下栽培盒内螺纹方向相反,调整机构可用来调整上栽培盒、下栽培盒之间的距离。
[0008]所述上栽培盒、下栽培盒前后侧均设有若干个凹槽,所述上栽培盒、下栽培盒内均设有栽培板,所述栽培板边缘设有若干个卡杆,所述卡杆位于凹槽内,所述栽培板上设有若
干个均匀分布的栽培孔,蔬菜置于栽培孔内,并可通过卡杆将栽培板连同蔬菜一起提出。
[000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是补液方便,提高营养液供给效果,通过水泵和高低错开设置的第一进液口(第二进液口)和第一溢流口(第二溢流口)使得营养液进行循环输送,不断供给蔬菜水分和养分,又不断供给根系新鲜氧气,二是方便收获,通过栽培孔将蔬菜有序分隔开,使得蔬菜能够更好的生长,同时可将成熟的蔬菜连同栽培板一同取出。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栽培板结构示意图。
[0013]如图所示:1、底座;2、自锁万向轮;3、龙门架;4、上栽培盒;5、下栽培盒;6、第一进液口;7、第一溢流口;8、第二进液口;9、第二溢流口;10、植物生长灯;11、储液槽;12、营养液;13、滤网;14、支撑板;15、循环泵;16、进液管;17、出液管;18、连接管;19、回液管;20、丝杆;21、电机;22、凹槽;23、栽培板;24、卡杆;25、栽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结合附图1、图2、图3,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面四边角处均设有自锁万向轮2,所述底座1上面两侧均设有龙门架3,所述龙门架3之间设有上栽培盒4、下栽培盒5,所述上栽培盒4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液口6、第一溢流口7,所述下栽培盒5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液口8、第二溢流口9,所述龙门架3上端之间与上栽培盒4下面均设有植物生长灯10,所述底座1内设有储液槽11,所述储液槽11内设有营养液12,所述底座1内且位于储液槽11上方设有滤网13,所述底座1上面设有供液机构,供液机构将营养液12输送至上栽培盒4内,所述龙门架3上设有调整机构。
[0016]所述供液机构包括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上面设有循环泵15,所述循环泵15分别连通有进液管16、出液管17,所述进液管16延伸至储液槽11内底面,所述出液管17与第一进液口6连通。
[0017]所述第一溢流口7连通有连接管18,所述连接管18下端与第二进液口8连通,所述第二溢流口9连通有回液管19,所述回液管19延伸至储液槽11上方,所述第一进液口6高于第一溢流口7设置,所述第二进液口8高于第二溢流口9设置。
[0018]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两根丝杆20,所述丝杆20两端分别与龙门架3和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龙门架3上面设有电机21,所述电机21输出轴与丝杆20连接,所述丝杆20与上栽培盒4、下栽培盒5螺纹连接,上栽培盒4、下栽培盒5内螺纹方向相反,调整机构可用来调整上栽培盒4、下栽培盒5之间的距离。
[0019]所述上栽培盒4、下栽培盒5前后侧均设有若干个凹槽22,所述上栽培盒4、下栽培盒5内均设有栽培板23,所述栽培板23边缘设有若干个卡杆24,所述卡杆24位于凹槽22内,所述栽培板23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栽培孔25,蔬菜置于栽培孔25内,并可通过卡杆24将栽培板23连同蔬菜一起提出。
[002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将蔬菜幼苗逐个置与栽培板的栽培孔内,通过卡杆抬
动栽培板并置于凹槽内,在储液槽内加入适量的营养液,启动水泵将营养液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输入上栽培盒内,营养液通过第一溢流口经过连接管进入下栽培盒内,后有经过第二溢流口顺着回液管回流至储液槽内,回流的营养液经过滤网过滤,夜间可打开植物生长灯进行补光,启动电机驱动丝杆使得上栽培盒、下栽培盒分离,增加蔬菜生长空间或方便收获成熟的蔬菜。
[0021]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下面四边角处均设有自锁万向轮(2),所述底座(1)上面两侧均设有龙门架(3),所述龙门架(3)之间设有上栽培盒(4)、下栽培盒(5),所述上栽培盒(4)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液口(6)、第一溢流口(7),所述下栽培盒(5)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进液口(8)、第二溢流口(9),所述龙门架(3)上端之间与上栽培盒(4)下面均设有植物生长灯(10),所述底座(1)内设有储液槽(11),所述储液槽(11)内设有营养液(12),所述底座(1)内且位于储液槽(11)上方设有滤网(13),所述底座(1)上面设有供液机构,所述龙门架(3)上设有调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无土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机构包括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上面设有循环泵(15),所述循环泵(15)分别连通有进液管(16)、出液管(17),所述进液管(16)延伸至储液槽(11)内底面,所述出液管(17)与第一进液口(6)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蔬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焕张玉霞张鹰
申请(专利权)人:曲阜市小雪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