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12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物加工分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设有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内部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的上端为物料进口,第一腔室侧面底部的第一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二腔室的通孔,所述的第二腔室的底部设有合介出口,合介出口上安装控制阀门,合介出口与合介桶连通,第二隔板的上方设有挡板,挡板与箱体铰接或滑动连接,挡板的下端与第二隔板的上端接触,挡板的上端低于第一隔板的上端,挡板上端与箱体上端之间形成溢流部,第三腔室的底部设有稀介出口,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分流出的悬浮液浓度低、分流效果好等优点。流效果好等优点。流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矿物加工分流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分流出的悬浮液浓度低、分流效果好的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近年来,预先选别技术已成为选矿工艺技术革新的重要研究应用方向,在选矿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对提高入选品位、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意义重大。重介质分选工艺具有分选精度高、抛废率高,多应用于密度差异较小的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在预选技术中更多地被考虑及采用。
[0003]重介质旋流器悬浮液的净化和回收是重介质分选工艺的关键步骤。矿石湿法分级时含水量会存在波动,同时分级筛的分级效率不可能达到100%,为了维持重介系统密度稳定,需要分流出去少部分循环悬浮液进入到净化回收系统。目前,循环介质的回收常采用如下流程:重介质悬浮液通过分流箱(或分流阀)进行分流,分流出的矿浆直接给入稀介桶,通过磁选机实现介质回收利用。
[0004]介耗是重介系统运行成本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和评价选厂管理水平、工艺是否先进的主要指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磁选机重介质回收率达到了99.7%以上,继续提高重介质回收率难度较大,因此减少给入后续磁选作业的介质量成为进一步降低介耗、提高重介系统经济指标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分流出的悬浮液浓度低、分流效果好的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设有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内部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的上端为物料进口,第一腔室侧面底部的第一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二腔室的通孔,所述的第二腔室的底部设有合介出口,合介出口上安装控制阀门,合介出口与合介桶连通,所述的第二隔板的上端的位置低于通孔的最高端,第二隔板的上方设有挡板,挡板与箱体铰接或滑动连接,挡板的下端与第二隔板的上端接触,挡板的上端低于第一隔板的上端,挡板上端与箱体上端之间形成溢流部,第三腔室的底部设有稀介出口。
[0008]本技术所述的控制阀门设为可调电动阀门,所述的挡板设为可调电动挡板,通过控制阀门和挡板都设为电动控制,可以实现自动控制。
[0009]本技术所述的挡板的两端分别设有铰轴,挡板通过铰轴与箱体侧面相铰接,挡板一端的铰轴伸出箱体与手动把手或电动把手连接,通过手动把手或电动把手带动挡板旋转实现挡板的开合。
[0010]本技术所述的挡板的两端分别经滑轨与箱体侧面相铰接,所述的挡板一端的滑轨设为电动驱动滑轨或手动驱动滑轨,通过电动驱动滑轨或手动驱动滑轨带动挡板的上下移动实现挡板的开合。
[0011]本技术所述的第三腔室的底部设有锥形腔,锥形腔的开口上端与第三腔室的下端过渡连通,锥形腔的缩口下端设为稀介出口,稀介出口与稀介桶连通。
[0012]本技术所述的锥形腔的锥度≥30
°
,保证不会积料。
[0013]本技术所述的挡板的上端与第一腔室的通孔最高点水平。
[0014]与现有的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精度高,稳定性好,分流出去的悬浮液浓度低,分流过程易于自动控制,分流效果好;

给入后续磁选作业介质量减小,介耗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使用时与脱介筛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现有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使用时与脱介筛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如附图所示,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设有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部设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箱体1内部分割成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和第三腔室6,所述的第一腔室4的上端为物料进口7,第一腔室4侧面底部的第一隔板2上设有连通第二腔室5的通孔8,所述的第二腔室5的底部设有合介出口,合介出口上安装控制阀门9,合介出口与合介桶10连通,所述的第二隔板3的上端的位置低于通孔8的最高端,第二隔板3的上方设有挡板11,挡板11与箱体1铰接或滑动连接,挡板11的下端与第二隔板3的上端接触,挡板11的上端低于第一隔板2的上端,挡板11上端与箱体1上端之间形成溢流部,第三腔室6的底部设有稀介出口。
[0020]进一步,所述的控制阀门9设为可调电动阀门9,所述的挡板11设为可调电动挡板11,通过控制阀门9和挡板11都设为电动控制,可以实现自动控制,通过调节阀门9的开度,控制进入合介桶的介质量。
[0021]进一步,所述的挡板11的两端分别设有铰轴,挡板11通过铰轴与箱体1侧面相铰接,挡板11一端的铰轴伸出箱体1与手动把手或电动把手连接,通过手动把手或电动把手带动挡板11旋转实现挡板11的开合。
[0022]进一步,所述的挡板11的两端分别经滑轨与箱体1侧面相铰接,所述的挡板11一端的滑轨设为电动驱动滑轨或手动驱动滑轨,通过电动驱动滑轨或手动驱动滑轨带动挡板11的上下移动实现挡板11的开合,通过调节挡板位置的高低,控制进入稀介桶的悬浮液浓度。
[0023]进一步,所述的第三腔室6的底部设有锥形腔13,锥形腔13的开口上端与第三腔室6的下端过渡连通,锥形腔13的缩口下端设为稀介出口,稀介出口与稀介桶12连通。
[0024]进一步,所述的锥形腔13的锥度≥30
°
,保证第三腔室6不会积料。
[0025]进一步,所述的挡板11的上端与第一腔室4的通孔8最高点水平。
[0026]上述所述的通孔为方形孔,方形孔的出口流速为0.5

1.2m/s,
[0027]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该装置安装在脱介筛17筛下矿浆出口位置,脱介筛17筛下矿浆通过脱介筛17筛下溜槽给入所述第一腔室4,第一腔室4的右侧底部出口的通孔8与第二腔室5相连通,第一腔室4内的矿浆通过自流给入第二腔室5,第二腔室5底部安装有可调电动阀门9,第二腔室5右侧顶部安装有可调电动挡板11,第二腔室5的右侧顶部与第三腔室6相连通,浓度高的重介质悬浮液流经可调电动阀门9流至合介桶10内,浓度低的重介质悬浮液流经可调电动挡板11流至第三腔室6内,第三腔室6内的矿浆通过底部出口流入稀介桶12内,通过调整阀门9开度、阀门9升降分别调整分流量、分流出去的悬浮液浓度。
[0028]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技术使用时与脱介筛17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重介质悬浮液通过第一腔室4上部入口给入至第一腔室4内部,其密度为2.10g/cm3,浓度为61.26%,粒度上限为0.75mm。重介质悬浮液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设有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箱体内部分割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的第一腔室的上端为物料进口,第一腔室侧面底部的第一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二腔室的通孔,所述的第二腔室的底部设有合介出口,合介出口上安装控制阀门,合介出口与合介桶连通,所述的第二隔板的上端的位置低于通孔的最高端,第二隔板的上方设有挡板,挡板与箱体铰接或滑动连接,挡板的下端与第二隔板的上端接触,挡板的上端低于第一隔板的上端,挡板上端与箱体上端之间形成溢流部,第三腔室的底部设有稀介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阀门设为可调电动阀门,所述的挡板设为可调电动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介质悬浮液分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晋禄孔令斌董远鹏王书礼王磊王建匡德川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