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870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包括:通信链路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设备终端与目标交换机的第一通信链路以及目标交换机与监控终端的第二通信链路;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交换机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设备终端传输的第一目标数据,并在目标交换机中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识别,且基于识别结果在第一目标数据中摘取第二目标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交换机通过第二通信链路将第二目标数据传输至监控终端。保障数据基于网管型交换机传输的有效性,便于根据场景要求对网管型交换机的交换性能进行多样化配置,在第一目标数据中提取第二目标数据,保障了监控终端对数据获取的针对性,提高了监控终端对数据的读取效率。读取效率。读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
,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交换机的任务是将设备终端(如摄像头等)产生的数据进行识别格式转换,并将产生的数据传输到对应的监控终端(手机、电脑等),是对数据进行接收、转发的中介;然而,目前交换机所具备的功能单一,只是单纯的对数据进行接收和转发,并没有实现对数据的处理,从而无法通过交换机将相应的数据传输至对应的监控终端,从而导致各监控终端接收到的数据并不是预期的目标数据,无法保障各监控终端接收到数据的有效性,同时,当应用场景发生改变时,交换机的数据交换功能做出相应的改变;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用以通过建立第一通信链路与第二通信链路,保障数据基于网管型交换机传输的有效性,便于根据场景要求对网管型交换机的交换性能进行多样化配置,在第一目标数据中提取第二目标数据,保障了监控终端对数据获取的针对性,提高了监控终端对数据的读取效率。
[0004]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包括:通信链路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设备终端与目标交换机的第一通信链路以及目标交换机与监控终端的第二通信链路;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交换机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设备终端传输的第一目标数据,并在目标交换机中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识别,且基于识别结果在第一目标数据中摘取第二目标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交换机通过第二通信链路将第二目标数据传输至监控终端。
[0005]优选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通信链路建立模块,包括:第一通信链路建立单元,用于:获取设备终端的第一端口标签与目标交换机的数据输入端口的第二端口标签,同时,确定设备终端的第一属性信息与目标交换机的第二属性信息;基于第一端口标签、第二端口标签、第一属性信息与第二属性信息建立第一链路通信请求,并基于第一链路通信请求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建立单元,用于:获取监控终端的第三端口标签与目标交换机的数据输出端口的第四端口标签,同时,确定监控终端的第三属性信息;基于第三端口标签、第四端口标签、第二属性信息以及第三属性信息建立第二链路通信请求,并基于第二链路通信请求建立第二通信链路。
[0006]优选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第一通信链路建立单元,包括:第一扫描子单元,用于对设备终端的端口进行第一扫描,获取设备端口的第一端口标签;第二扫描子单元,用于对目标交换机的数据输入端口进行第二扫描,获取目标交换机的数据输入端口的第二端口标签;匹配判断子单元,用于:将第一端口标签输入至目标交换机的标签管理库中摘取与第一端口标签匹配的标签格式转换文件,并基于标签格式转换文件对第一端口标签的标签表达进行转换,并根据转换结果输出第三端口标签;将第三端口标签与第二端口标签进行匹配,判断终端设备的端口是否可以与目标交换机的端口进行连接;其中,当第三端口标签与第二端口标签相匹配,则判定终端设备的端口可以与目标交换机的端口进行连接;否则,则判定终端设备的端口不可以与目标交换机的端口进行连接;通信链路建立子单元,用于当终端设备的端口可以与目标交换机的端口进行连接时,基于第一端口标签、第二端口标签、第一属性信息与第二属性信息建立第一链路通信请求,并基于第一链路通信请求建立第一通信链路。
[0007]优选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数据接收模块,包括: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当设备终端生成待交换数据时,生成数据交换请求,并将数据交换请求传输至目标交换机中进行请求验证,且当数据交换请求在目标交换机中通过请求验证时,基于第一通信链路将待交换数据作为第一目标数据传输至目标交换机;数据识别单元,用于基于目标交换机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来源地址,并基于数据来源地址匹配目标监控终端,同时,基于目标监控终端读取数据需求;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数据需求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数据提取,并基于提取结果生成第二目标数据。
[0008]优选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需求读取子单元,用于对数据需求进行读取,确定数据需求中的多个需求关键词,同时,获得每个需求关键词在数据需求的出现频率,并基于每个需求关键词在数据需求的出现频率确定每个需求关键词的对应的目标权重;数据提取子单元,用于:确定最大目标权重对应的目标需求关键词,并根据目标需求关键词在第一目标数据中进行第一提取;基于剩余需求关键词在第一目标数据中进行第二提取;基于第一提取结果与第二提取结果完成对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提取,并获得第二目标数据。
[0009]优选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数据传输模块,包括:数据加密单元,用于对第二目标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目标加密数据:数据打包单元,用于将目标加密数据进行打包,获得待传输数据包;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待传输数据包基于第二通信链路传输至监控终端。
[0010]优选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数据加密单元,包括:第一密钥生成子单元,用于对第二目标数据进行等间隔分割,获得多个子第二目标数据段,在多个子第二目标数据段中随机添加目标字符,并基于目标字符生成第一密钥;第二密钥生成子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并确定监控终端的终端地址,且基于第二目标数据的数据标识以及监控终端的终端地址生成第二密钥;加密子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密钥与第二密钥对第二目标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目标加密数据。
[0011]优选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还包括:数据特征获取模块,用于:当第一目标数据传输至目标交换机中时,基于目标交换机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读取,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的第一数据特征;获取设备终端的终端类型,并根据设备终端的终端类型确定设备终端生成数据的第二数据特征;风险数据判定模块,用于:将第一数据特征与第二数据特征进行比较,判断第一目标数据是否合格;其中,当第一数据特征与第二数据特征相同时,则判断第一目标数据合格;否则,则判定第一目标数据不合格,获取第二数据特征与第一数据特征的特征差异,并基于特征差异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风险识别,确定第一目标数据中的风险数据;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将第一目标数据中的风险数据输入至预设目标风险库中进行匹配,获得与风险数据类型相关的多个风险评估条件;获取风险数据与多个风险评估条件之间的映射关系,并根据风险数据与多个风险评估条件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风险数据在不同风险评估条件的多个风险权重,同时,将多个风险权重进行均值化,确定风险数据的平均风险权重;获取风险数据在第一目标数据中所占的目标比例;基于风险数据的平均风险权重以及风险数据在第一目标数据中所占的目标比例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风险预测获得第一目标数据的风险系数,并基于风险系数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的风险程度。
[0012]优选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风险评估模块,包括:风险程度判断单元,用于:将第一目标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链路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设备终端与目标交换机的第一通信链路以及目标交换机与监控终端的第二通信链路;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交换机通过第一通信链路接收设备终端传输的第一目标数据,并在目标交换机中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识别,且基于识别结果在第一目标数据中摘取第二目标数据;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基于目标交换机通过第二通信链路将第二目标数据传输至监控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通信链路建立模块,包括:第一通信链路建立单元,用于:获取设备终端的第一端口标签与目标交换机的数据输入端口的第二端口标签,同时,确定设备终端的第一属性信息与目标交换机的第二属性信息;基于第一端口标签、第二端口标签、第一属性信息与第二属性信息建立第一链路通信请求,并基于第一链路通信请求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建立单元,用于:获取监控终端的第三端口标签与目标交换机的数据输出端口的第四端口标签,同时,确定监控终端的第三属性信息;基于第三端口标签、第四端口标签、第二属性信息以及第三属性信息建立第二链路通信请求,并基于第二链路通信请求建立第二通信链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通信链路建立单元,包括:第一扫描子单元,用于对设备终端的端口进行第一扫描,获取设备端口的第一端口标签;第二扫描子单元,用于对目标交换机的数据输入端口进行第二扫描,获取目标交换机的数据输入端口的第二端口标签;匹配判断子单元,用于:将第一端口标签输入至目标交换机的标签管理库中摘取与第一端口标签匹配的标签格式转换文件,并基于标签格式转换文件对第一端口标签的标签表达进行转换,并根据转换结果输出第三端口标签;将第三端口标签与第二端口标签进行匹配,判断终端设备的端口是否可以与目标交换机的端口进行连接;其中,当第三端口标签与第二端口标签相匹配,则判定终端设备的端口可以与目标交换机的端口进行连接;否则,则判定终端设备的端口不可以与目标交换机的端口进行连接;通信链路建立子单元,用于当终端设备的端口可以与目标交换机的端口进行连接时,基于第一端口标签、第二端口标签、第一属性信息与第二属性信息建立第一链路通信请求,并基于第一链路通信请求建立第一通信链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数据接收
模块,包括:数据接收单元,用于当设备终端生成待交换数据时,生成数据交换请求,并将数据交换请求传输至目标交换机中进行请求验证,且当数据交换请求在目标交换机中通过请求验证时,基于第一通信链路将待交换数据作为第一目标数据传输至目标交换机;数据识别单元,用于基于目标交换机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第一目标数据的数据来源地址,并基于数据来源地址匹配目标监控终端,同时,基于目标监控终端读取数据需求;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数据需求对第一目标数据进行数据提取,并基于提取结果生成第二目标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网管型环网交换机,其特征在于,数据处理单元,包括:数据需求读取子单元,用于对数据需求进行读取,确定数据需求中的多个需求关键词,同时,获得每个需求关键词在数据需求的出现频率,并基于每个需求关键词在数据需求的出现频率确定每个需求关键词的对应的目标权重;数据提取子单元,用于:确定最大目标权重对应的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雄郭海光杨东林黄功昭郑之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普泰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