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面清洁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64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台面清洁头,包括:壳体;第一清洁刷,设置为硅胶条滚刷或植毛滚刷;第二清洁刷,设置为绒布滚刷;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清洁刷及第二清洁刷于壳体内自转;喷头,将液体喷洒至被清洁面或第一清洁刷;使用时,喷头喷出水、清洁剂等溶解油污、污渍,第一清洁刷首先刮扫过被清洁面,第一清洁刷为硅胶条滚刷或植毛滚刷,其材质都比较硬,可以有效地刮刷被清洁面上的顽固污渍、垃圾等等,第二清洁刷随后将被清洁面进行二次清洁,绒布材质具有较好的吸附功能,可以吸附污水、垃圾,在第一清洁刷刮扫被清洁面后,一些垃圾、污水在吸风组件的作用下被吸入污水箱中,而残留的一些细碎垃圾以及污水再被绒布滚刷吸附,清洁更加干净。干净。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台面清洁头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台面清洁头。

技术介绍

[0002]表面清洁设备中,具有滚刷,通过滚刷转动对被清洁表面进行擦拭。现有的表面清洁设备中,有的设置有单个滚刷,清洁效率低,有的设置有两个滚刷,通过两个滚刷同时进行清洁,清洁效果相对于单个滚刷的清洁效果更好一些;
[0003]如中国专利号:202121708868.9公开一种双滚刷式清洁装置,包括底座外壳及设置在底座外壳上的前刷辊、后刷辊、喷头组件和抽吸通道,前刷辊和后刷辊由驱动组件驱动同向转动,前刷辊具有第一刷毛,第一刷毛用于滚刷地板、瓷砖等待清洁面,刷毛通常需要相对较软;并且前刷辊能够向上转动并锁定。此专利技术中,使用时,转动的前刷辊通过第一刷毛能够更好地滚刷清洁地板、瓷砖等待清洁面,转动的后刷辊通过第二刷毛能够更好地拍打、滚刷清洁地毯、毛毯等待清洁物;又或者,可以将前刷辊锁定,单独使用后刷辊滚刷地毯、毛毯等。
[0004]上述公开的专利技术不能够很好地清洁重油污、重污渍的被清洁面,在前刷辊和后刷辊同时使用时,前刷辊由于材质较软,难以对被清洁面上的污渍进行清洁干净,而后刷辊在清洁污渍后,污渍容易残留在被清洁面上;而若单纯地使用后刷辊,其清洁效率也较低。
[0005]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适用于清洁重油污、重污渍的台面清洁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台面清洁头。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台面清洁头,包括:/>[0008]壳体,壳体内部通过风道连接吸风组件;第一清洁刷,设置为硅胶条滚刷或植毛滚刷,可转动安装于壳体中;第二清洁刷,设置为绒布滚刷,可转动安装于壳体中;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清洁刷及第二清洁刷于壳体内自转;喷头,将液体喷洒至被清洁面或第一清洁刷;所述第一清洁刷设置于清洁方向的前方,则第二清洁刷设置于第一清洁刷后方,被清洁面通过第一清洁刷刮扫后通过第二清洁刷清扫;使用时,第一清洁刷首先刮扫过被清洁面,由于第一清洁刷为硅胶条滚刷或植毛滚刷,其材质都比较硬,可以有效地刮刷被清洁面上的顽固污渍、垃圾等等,还加上可以通过喷头喷出水、清洁剂等溶解油污、污渍,更好地进行清洁,第二清洁刷随后将被清洁面进行二次清洁,绒布材质具有较好的吸附功能,可以吸附污水、垃圾,在第一清洁刷刮扫被清洁面后,一些垃圾、污水在吸风组件的作用下被吸入污水箱中,而残留的一些细碎垃圾以及污水再被绒布滚刷吸附,清洁更加干净。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清洁刷为硅胶条滚刷,硅胶条滚刷包括:滚刷主体及径向分布于滚刷主体上的硅胶条,硅胶条沿滚刷主体长度方向延伸;滚刷主体两端形成了与驱动组件或与辅助第一清洁刷转动的轴结构相连接的轴孔;上述限定了硅胶条滚刷
的具体结构,硅胶条滚刷可以很好地将被清洁面上的顽固污渍、垃圾等先刮起来,然后再通过绒布滚刷进行二次清洁。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清洁刷为植毛滚刷,植毛滚刷包括:滚刷主体及径向凸出于滚刷主体上的植毛体;滚刷主体两端形成了与驱动组件或与辅助第一清洁刷转动的轴结构相连接的轴孔;上述限定了植毛滚刷的具体结构,由于植毛体多而密,且有一定的硬度,当植毛滚刷与被清洁面接触时,接触面积越大摩擦能力也越好,更能针对重油污以及固体油污更好地清洁,然后再通过绒布滚刷进行二次清洁。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多个传动齿轮及皮带,电机通过皮带及传动齿轮传动第二清洁刷;第二清洁刷和第一清洁刷之间通过多个传动齿轮齿合转动,实现第一清洁刷和第二清洁刷之间反向转动;这里限定了驱动组件的具体结构,由于第二清洁刷和第一清洁刷之间反向旋转,将垃圾、污水通过吸力风机作用下,通过风道回收至污水箱内,实现桌面以及灶台等顽固污渍彻底清洁。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多个传动齿轮包括:连接于第二清洁刷的双齿轮、连接于第一清洁刷的滚刷齿轮、以及连接于双齿轮和滚刷齿轮之间的两个小齿轮;双齿轮包括:第一齿部和第二齿部,第一齿部与皮带连接,第二齿部与其中一个小齿轮齿合;所述电机上设置有马达齿轮;这里说明了第一清洁刷和第二清洁刷之间的具体传动结构,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清洁刷和第二清洁刷之间的反向转动,结构简单。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清洁刷和第二清洁刷于壳体内相靠近并相平行设置,第一清洁刷和第二清洁刷局部凸出壳体底面以作用于被清洁面;在第一清洁刷对被清洁面上的顽固污渍清洁后,继续通过第二清洁刷进行二次清洁,清洁效果好。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入水接头,喷头与入水接头之间通过水管连接;通过连接头与主机相连接,主机内部可以设置有吸风组件及污水箱。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及装配于主壳体两侧的侧板,主壳体上设置有套管,通过套管与连接头相接;所述壳体内被分隔形成了供驱动组件的电机装配的第二腔体以及供第一清洁刷和第二清洁刷装配的第一腔体,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相分隔;防止驱动组件被污染。
[0016]本技术的其余有益技术效果,于具体实施方式中体现。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前置硅胶条滚刷的台面清洁头示意图;
[0019]图2为前置植毛滚刷的台面清洁头示意图;
[0020]图3为台面清洁头展示喷水路径与垃圾收集路径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4为台面清洁头的传动示意图;
[0022]图5为台面清洁头的爆炸图;
[0023]图6为硅胶条滚刷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植毛滚刷的示意图;
[0025]图8为绒布滚刷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壳体100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主壳体110侧板120套管130
ꢀꢀ
第一清洁刷200滚刷主体a210轴孔a211硅胶条220滚刷主体b230轴孔b231植毛体240 第二清洁刷300滚刷主体c310轴孔c311绒布320驱动组件400电机410马达齿轮411传动齿轮420双齿轮421第一齿部4211第二齿部4212 滚刷齿轮422齿轮a423齿轮b424皮带430喷头500连接头600入水接头6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9]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台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部通过风道连接吸风组件;第一清洁刷,设置为硅胶条滚刷或植毛滚刷,可转动安装于壳体中;第二清洁刷,设置为绒布滚刷,可转动安装于壳体中;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清洁刷及第二清洁刷于壳体内自转;喷头,将液体喷洒至被清洁面或第一清洁刷;所述第一清洁刷设置于清洁方向的前方,第二清洁刷设置于第一清洁刷后方,被清洁面通过第一清洁刷刮扫后通过第二清洁刷清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清洁刷为硅胶条滚刷,硅胶条滚刷包括:滚刷主体及径向分布于滚刷主体上的硅胶条,硅胶条沿滚刷主体长度方向延伸;滚刷主体两端形成了与驱动组件或与辅助第一清洁刷转动的轴结构相连接的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刷为植毛滚刷,植毛滚刷包括:滚刷主体及径向凸出于滚刷主体上的植毛体;滚刷主体两端形成了与驱动组件或与辅助第一清洁刷转动的轴结构相连接的轴孔。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台面清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多个传动齿轮及皮带,电机通过皮带及传动齿轮传动第二清洁刷;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