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50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一种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用于筒形工件的淬火,包括夹持组件、冷却组件、加热线圈组件和隔热喷水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顶头和第二顶头,所述第二顶头后端设置有横移驱动部,所述横移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顶头相对于所述第一顶头横向往复动作,所述工件夹持在第一顶头和第二顶头之间;所述加热线圈组件包括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与夹持后的工件的待淬火区域相对应,在所述工件的待淬火区域的边界处设置有隔热喷水环,所述隔热喷水环上设置有喷水孔。本申请可将淬火加热热影响区限制在很小的范围,甚至不会出现热影响区,解决了局部淬火加热热影响区使钢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降低的问题。降低的问题。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热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淬火处理可以改善钢材的冷脆性,同时提高钢材的强度,但考虑到工件的性能要求和加工成本,部分工件只需要局部淬火。但局部淬火有个缺陷,会在淬火区和非淬火区之间形成一个“淬火加热热影响区”。该区域使钢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降低。因此淬火加热热影响区越小越好。目前的淬火处理方式无法对热影响区进行控制,尽可能的控制和缩小淬火加热的热影响区在市场中并没找到成熟的设备和技术。
[0003]因此,针对产品在相应的淬火工艺中如何实现热影响区的有效控制,需要进行相关的结构的设计和设备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可将淬火加热热影响区限制在很小的范围,甚至不会出现热影响区,解决了局部淬火加热热影响区使钢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降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用于筒形工件的淬火,包括夹持组件、冷却组件、加热线圈组件和隔热喷水环,
[000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顶头和第二顶头,所述第二顶头后端设置有横移驱动部,所述横移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顶头相对于所述第一顶头横向往复动作,所述工件夹持在第一顶头和第二顶头之间;
[0008]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内冷却单元和外冷却单元,所述内冷却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横移驱动部的输出端,所述内冷却单元与所述第二顶头同步动作,所述内冷却单元上设置有与工件内壁对应的喷水口,所述外冷却单元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工件外壁对应的喷水孔;
[0009]所述加热线圈组件包括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与夹持后的工件的待淬火区域相对应,在所述工件的待淬火区域的边界处设置有隔热喷水环,所述隔热喷水环上设置有喷水孔。
[0010]根据本技术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优选地,所述隔热喷水环与所述工件的内壁和/或外壁对应设置。
[0011]根据本技术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优选地,所述加热线圈组件还包括:
[0012]并排布设的第一线圈主回路和第二线圈主回路,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一线圈主回路连接,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二端头与所述第二线圈主回路连接;
[0013]绝缘板,三片绝缘板并排布置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相邻两绝缘板之间形成装配
间隙,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一端头布设在其中一装配间隙中,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二端头布设在另一装配间隙中;以及
[0014]接线板,所述第一线圈主回路和第二线圈主回路上盖均设置有接线板。
[0015]根据本技术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优选地,加热线圈为螺旋盘管;或
[0016]所述加热线圈呈开口环状,多个开口环状的加热线圈并排布置。
[0017]根据本技术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优选地,所述加热线圈为中空结构,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一端头和第二端头之连接有冷却水循环系统; 第一线圈主回路和第二线圈主回路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线圈主回路的两端和第二线圈主回路的两端均连接有冷却水循环系统。
[0018]根据本技术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顶头后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顶头旋转动作。
[0019]根据本技术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为旋转电机,所述第一顶头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设置;所述横移驱动部为横移动力推杆,所述第二顶头与横移动力推杆的输出端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0020]根据本技术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优选地,所述内冷却单元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内冷却壳体和开设在所述内冷却壳体的外壁上的喷水孔;或
[0021]所述内冷却单元包括内螺旋输水盘管,在所述内螺旋输水盘管上开设有朝向工件内壁的喷水孔。
[0022]根据本技术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优选地,所述外冷却单元包括呈中空结构的外冷却壳体和开设在所述外冷却壳体的内壁上的喷水孔;或
[0023]所述外冷却单元包括外螺旋输水盘管,在所述外螺旋输水盘管上开设有朝向工件外壁的喷水孔。
[0024]根据本技术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优选地,所述隔热喷水环为至少一道。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技术属于局部淬火方案,相对于整体淬火,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采用快速加热、快速冷却、以及淬火区域分界位置冷却的方案对筒型件产品进行快速淬火,可将淬火加热热影响区限制在很小的范围,甚至不会出现热影响区。解决了局部淬火加热热影响区使钢的强度和冲击韧性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序号:
[0032]101为第一顶头、102为第二顶头、103为横移动力推杆、104为旋转电机;
[0033]201为内冷却单元、202为外冷却单元、203为喷水孔;
[0034]300为加热线圈、301为第一端头、302为第二端头、303为第一线圈主回路、304为第二线圈主回路、305为绝缘板、306为接线板;
[0035]400为隔热喷水环;
[0036]500为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0039]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0040]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41]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用于筒形工件的淬火,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组件、冷却组件、加热线圈组件和隔热喷水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顶头和第二顶头,所述第二顶头后端设置有横移驱动部,所述横移驱动部驱动所述第二顶头相对于所述第一顶头横向往复动作,所述工件夹持在第一顶头和第二顶头之间;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内冷却单元和外冷却单元,所述内冷却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横移驱动部的输出端,所述内冷却单元与所述第二顶头同步动作,所述内冷却单元上设置有与工件内壁对应的喷水口,所述外冷却单元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工件外壁对应的喷水孔;所述加热线圈组件包括加热线圈,所述加热线圈与夹持后的工件的待淬火区域相对应,所述隔热喷水环设置在所述工件的待淬火区域的边界处,所述隔热喷水环上设置有喷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喷水环与所述工件的内壁和/或外壁对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降低热影响区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线圈组件还包括:并排布设的第一线圈主回路和第二线圈主回路,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一端头与所述第一线圈主回路连接,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二端头与所述第二线圈主回路连接;绝缘板,三片绝缘板并排布置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相邻两绝缘板之间形成装配间隙,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一端头布设在其中一装配间隙中,所述加热线圈的第二端头布设在另一装配间隙中;以及接线板,所述第一线圈主回路和第二线圈主回路上盖均设置有接线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降低热影响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卿孙琳琳夏雷常法庆刘云福曹梳杨秀霆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