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式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46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施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手提式施肥装置,包括互相连通的储料斗和推料筒体,储料斗设置在推料筒体一侧上方,推料筒体远离储料斗的一端为封闭端,推料筒体靠近储料斗的一端为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挡板,用于对出料口进行活动封堵,推料筒体内部形成有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设置有推料柱,推料柱与封闭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推料柱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推料筒体上形成有导向孔,操作手柄凸伸出导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颗粒肥进行精准定量释放,且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施肥效率。提高了施肥效率。提高了施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提式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手提式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作人员在对农作物进行施肥时,通常是通过勺子将颗粒肥舀起,然后倒入对应的需要施肥的农作物处,但是该施肥方式使得颗粒肥的舀取量时多时少,无法进行精准定量舀取,施肥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手提式施肥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提式施肥装置,包括互相连通的储料斗和推料筒体,储料斗设置在推料筒体一侧上方,推料筒体远离储料斗的一端为封闭端,推料筒体靠近储料斗的一端为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挡板,用于对出料口进行活动封堵,推料筒体内部形成有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设置有推料柱,推料柱与封闭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推料柱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推料筒体上形成有导向孔,操作手柄凸伸出导向孔。
[0005]在一个实施例中,推料筒体上对应出料口的一端还设置有下料通道。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推料筒体与下料通道互相垂直,推料筒体呈水平设置,下料通道呈竖直设置。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下料通道为圆筒体,直径范围为20~50mm,高度范围为200~300mm。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推料筒体上还设置有多个档位调节孔,其与导向孔连通。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档位调节孔等间距设置在导向孔长度方向的同一侧。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档位调节孔为三个,相邻档位调节孔之间的间距范围为5~12mm。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活动挡板的上方转动设置在出料口处。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推料筒体的直径范围为5~10mm,长度范围为50~100mm,推料柱的长度范围为30~60mm。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料斗上段为四棱柱体,四棱柱体的边长范围为50~120mm,高度范围为100~300mm,储料斗下段为四棱锥体,四棱锥体底部为进料口,进料口的长度范围为20~50mm。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包括互相连通的储料斗和推料筒体,储料斗设置在推料筒体一侧上方,推料筒体远离储料斗的一端为封闭端,推料筒体靠近储料斗的一端为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挡板,用于对出料口进行活动封堵,推料筒体内部形成有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设置有推料柱,推料柱与封闭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推料柱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推料筒体上
形成有导向孔,操作手柄凸伸出导向孔。通过朝出料口方向推动操作手柄在导向孔上移动(此时弹簧拉伸储蓄弹力),从而带动推料柱朝出料口方向移动,活动挡板在颗粒肥的推力作用下打开,进而使得中空腔室内的定量的颗粒肥推出出料口,完成定量施肥过程,该施肥方式能够实现对颗粒肥进行精准定量释放,且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施肥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前侧视角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后侧视角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在未推料状态下的俯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在推料状态下的俯视图;
[0021]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在未推料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2]图7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在推料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注:1储料斗,11进料口,2推料筒体,21封闭端,22出料口,3下料通道,31下料口,4推料柱,5操作手柄,6弹性件,7导向孔,8档位调节孔,9活动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5]参阅图1

7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提式施肥装置,包括互相连通的储料斗1和推料筒体2,储料斗1设置在推料筒体2一侧上方,用于存储颗粒肥,储料斗1底部开设有进料口11,推料筒体2远离储料斗1的一端为封闭端21,推料筒体2靠近储料斗1的一端为出料口22,出料口22处设置有活动挡板9,用于对出料口22进行活动封堵,推料筒体2上对应出料口22的一端还设置有下料通道3,下料通道3底部为下料口31,推料筒体2内部形成有中空腔室,中空腔室与进料口11对接连通,中空腔室内设置有推料柱4,推料柱4与封闭端2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6,弹性件6为弹簧,推料柱4上设置有操作手柄5,推料筒体2上形成有导向孔7,操作手柄5凸伸出导向孔7。
[0026]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储料斗1内底部的颗粒肥通过进料口11流动至位于活动挡板9与推料柱4之间的中空腔室内,当需要进行下料施肥时,将下料通道3底部的下料口31对准植物施肥处,然后朝出料口22方向推动操作手柄5在导向孔7上移动(此时弹簧拉伸储蓄弹力),从而带动推料柱4朝出料口22方向移动,活动挡板9在颗粒肥的推力作用下打开,进而使得中空腔室内的定量的颗粒肥能够被推料柱4推出出料口22,之后颗粒肥通过出料口22进入到下料通道3内,最终通过下料口31输出,完成定量施肥过程,之后松开操作手柄5,推料柱4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朝封闭端21方向移动复位,活动挡板9重新封堵住出料口22,恢复初始状态。本技术的施肥方式能够实现对颗粒肥进行精准定量释放,且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施肥效率,同时由于下料通道3的设置使得其在施肥过程中,颗粒肥不会洒出到其他地方,避免造成浪费。
[0027]本实施例中,推料筒体2与下料通道3互相垂直,推料筒体2呈水平设置,使得操作手柄5为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方便用户操作,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捷度,提高施肥效率,而下料通道3呈竖直设置,则方便对准植物施肥处,提高施肥精度。
[0028]本实施例中,下料通道3为圆筒体,直径为30mm,高度为250mm,推料筒体2的直径为8mm,长度为80mm,推料柱4的长度为50mm;储料斗1上段为四棱柱体,四棱柱体的边长为100mm,高度为280mm,储料斗1下段为四棱锥体,四棱锥体底部为进料口11,进料口11的长度为30mm,本实施例各部件的采用上述的尺寸大小,能够满足最佳的手持效果,更加轻便省力。当然的,本技术各部件的尺寸大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调整,在此不作限制。
[0029]本实施例中,推料筒体2上还设置有三个档位调节孔8,其与导向孔7连通,初始状态下,操作手柄5可以放置在任意一个档位调节孔8上,从而通过调整活动挡板9与推料柱4之间的中空腔室的大小来达到分级存储颗粒肥的量,从而满足不同农作物的不同施肥量的需求。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提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通的储料斗和推料筒体,储料斗设置在推料筒体一侧上方,推料筒体远离储料斗的一端为封闭端,推料筒体靠近储料斗的一端为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挡板,用于对出料口进行活动封堵,推料筒体内部形成有中空腔室,中空腔室内设置有推料柱,推料柱与封闭端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推料柱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推料筒体上形成有导向孔,操作手柄凸伸出导向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料筒体上对应出料口的一端还设置有下料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提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料筒体与下料通道互相垂直,推料筒体呈水平设置,下料通道呈竖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提式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通道为圆筒体,直径范围为20~50mm,高度范围为200~3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施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锦坚陈延赵俊颜呈诚杨晨希郑艺平刘思洋杨亚新高小岗朱政伟詹瑞琪
申请(专利权)人:棠潮园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