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398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隔离套、外护层、耐腐蚀层,隔离套、外护层、耐腐蚀层的一侧均设置有U型内凹部,形成一个开口向外的U型区域,耐腐蚀层的侧面且位于U型区域的内侧设置有卡合口,隔离套的内侧设置有保护套,保护套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组V形支撑件,隔离套的内侧设置有三组芯线,其中一组芯线位于两组V形支撑件之间,其余两组芯线位于V形支撑件与隔离套的U型内凹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电缆的一侧设置有U型区域,能够配合隐藏式安装件与墙壁或者板面安装,电缆不需要依靠接线盒或预留的线路管道进行安装,直接暴露在外的电缆具有更加好的散热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常规的电缆是芯线外面包裹一层绝缘层,电缆的形状一般为扁的或圆形的,例如CN201510825427.X公开了一种电缆,该电缆包括护套层、多根绝缘线芯、屏蔽层以及填充芯,护套层包绕与所述屏蔽层外,结缘线芯包括绝缘层与导线芯,每根绝缘线芯分别与填充芯、屏蔽层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柔性橡胶粉末层,导线芯包括镀锡铜箔丝管和多股第一镀锡导线,多股第一镀锡导线缠绕于镀锡铜箔丝管,该电缆在安装的时候,为了避免安装后的电缆便于维护和整理,一般需要采用接线盒或预留的线路管道进行安装,但安装过程比较复杂,而且由于电缆是安装在接线盒内,容易影响电缆自身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缆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隔离套、外护层、耐腐蚀层,所述隔离套、外护层、耐腐蚀层的一侧均设置有U型内凹部,并形成一个开口向外的U型区域;所述耐腐蚀层的侧面,且位于所述U型区域的内侧,其设置有卡合口;所述隔离套的内侧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组V形支撑件,所述隔离套的内侧设置有三组芯线,其中一组所述芯线位于两组所述V形支撑件之间,其余两组所述芯线位于所述V形支撑件与所述隔离套的U型内凹部之间。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缆还包括抗拉芯线,所述抗拉芯线位于所述三组芯线的中心位置。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V形支撑件包括第一V形支撑件、第二V形支撑件,所述第二V形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V形支撑件的外侧。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V形支撑件的内侧形成第一填充区域,所述第一填充区域的内部填充有聚烯烃材料,所述第一V形支撑件与所述第二V形支撑件之间形成第二填充区域,所述第二填充区域的内部填充有聚烯烃材料。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V形支撑件与所述保护套构成第一三角支撑件,所述第二V形支撑件与所述保护套构成第二三角支撑件。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保护套的截面形状为U弧形状。
[001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电缆结构,通过在电缆的一侧设置有U型区域,能够配合隐藏式安装件与墙壁或者板面安装,电缆不需要依靠接线盒或预留的线路管道进行安装,可直接暴露在外,便于电缆更好的散热。为了抵抗外界的腐蚀,在外护层的外侧还设有耐腐蚀层(耐腐蚀层处于电缆的最外层),能够有效的降低电缆外层被腐蚀。
[0012]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电缆结构,通过设置保护套、第一V形支撑件、第二V形支撑件组成的骨架支撑结构,第一V形支撑件与保护套构成第一三角支撑件,第二V形支撑件与保护套构成第二三角支撑件,三角形的结构更加稳定,强度更加高,抵抗外力的能力更高,能够增加该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结构的截面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结构配合使用的隐藏式安装件立体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结构配合使用的隐藏式安装件正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结构配合使用的隐藏式安装件俯视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芯线;2、抗拉芯线;3、保护套;4、第一V形支撑件;5、第二V形支撑件;6、第一填充区域;7、第二填充区域;8、隔离套;9、外护层;10、耐腐蚀层;11、U型区域;12、卡合口;13、弧形部;14、直段架;15、安装板;16、安装口;b、第一区域;c、第二区域;d、内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照图1

图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缆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隔离套8、外护层9、耐腐蚀层10,耐腐蚀层10采用厚度为0.1

0.3mm的氟塑料层,隔离套8、外护层9、耐腐蚀层10的一侧均设置有U型内凹部,形成一个开口向外的U型区域11,耐腐蚀层10的侧面且位于U型区域11的内侧设置有卡合口12,隔离套8的内侧设置有保护套3,保护套3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组V形支撑件,隔离套8的内侧设置有三组芯线1,其中一组芯线1位于两组V形支撑件之间,其余两组芯线1位于V形支撑件与隔离套8的U型内凹部之间。
[0023]U型区域能够直接卡合在配合的连接件上,在电缆安装时,可以通过连接件直接安装在墙壁或板面上,即可实现电缆不需要依靠接线盒或预留的线路管道安装,可将电缆直接裸露在外面,便于电缆更好的散热。
[0024]采用卡合口12的设计,可以使连接更加的稳定,两组V形支撑件以及保护套3均采用刚性结构,其能够提供一个刚性支撑骨架结构,有效的抵抗外部的压力,能够对内部的芯线1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25]具体的,本技术的电缆结构还包括抗拉芯线2,抗拉芯线2位于三组芯线1的中心位置,抗拉芯线2采用长度方向变形量比较小的钢丝,优选采用直径为2.5MM的钢芯。
[0026]具体的,V形支撑件包括第一V形支撑件4和第二V形支撑件5,第二V形支撑件5位于第一V形支撑件4的外侧,形成一个双V形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第一V形支撑件4的内侧形成第一填充区域6,第一填充区域6的内部填充有聚烯烃材料,第一V形支撑件4与第二V形支撑件5之间形成第二填充区域7,第二填充区域7的内部填充有聚烯烃材料。
受到外力的时候第二填充区域7与第一填充区域6内部的填充物受力被挤压,允许第一V形支撑件4与第二V形支撑件5产生微量的形变。
[0027]更具体的,第一V形支撑件4与保护套3构成第一三角支撑件,第二V形支撑件5与保护套3构成第二三角支撑件,第一三角支撑件与第二三角支撑件构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0028]如图1所示,保护套3的截面形状为U弧形状,即在U型区域11处具有缺口部位,保护套3的两个端部区域均是处于悬置,即附图1中指出的第一区域b处易发生形变,为整个电缆提供一个抵抗挤压的缓冲性能,保护套3中部的内侧区域,即附图1中指出第二区域c,具有很高的强度。
[0029]实施例二
[0030]参照附图3

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实施例一中的电缆结构配合使用的隐藏式安装件,其包括弧形部13,弧形部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隔离套(8)、外护层(9)、耐腐蚀层(10),所述隔离套(8)、外护层(9)、耐腐蚀层(10)的一侧均设置有U型内凹部,形成一个开口向外的U型区域(11);所述耐腐蚀层(10)的侧面,且位于所述U型区域(11)的内侧,其设置有卡合口(12);所述隔离套(8)的内侧设置有保护套(3),所述保护套(3)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两组V形支撑件,所述隔离套(8)的内侧设置有三组芯线(1),其中一组芯线(1)位于所述两组V形支撑件之间,其余两组芯线(1)位于所述V形支撑件与所述隔离套(8)的U型内凹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拉芯线(2),所述抗拉芯线(2)位于所述三组芯线(1)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卫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缆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