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回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能源, 雨水回收利用指的是通过一定的集雨面收集雨水作为生活用水,经适当处理并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通过管道输送或现场使用方式予以利用。
[0003]雨水回收利用就是直接对天然降水进行收集存储与利用。现有的雨水利用技术是集水的收集—截污—过滤—存储和控制一体化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系统;目前多数是污挂篮装置、弃流过滤装置、蓄水系统以及净化系统组成。
[000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本申请人认为天然降落的雨水内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和细菌,现有技术中的雨水回收利用技术仅利用过滤和净化的方式来进行处理的话,是不容易消除雨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和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雨水中含有的物质和细菌不易消除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雨水回收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雨水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雨水的汇聚和沉淀,包括雨水收集池、固定于所述雨水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S1,雨水的汇聚和沉淀,包括雨水收集池(11)、固定于所述雨水收集池(11)内底面远离自身轴心的位置的两个蓄水池排污泵(14),所述蓄水池排污泵(14)排污口与附近的污水井相连通,雨水的汇聚和沉淀的操作步骤如下:(1)分散的雨水通过各种集雨的方式汇聚至所述雨水收集池(11);(2)所述雨水收集池(11)内的雨水通过长时间的静置产生沉淀物;(3)所述蓄水池排污泵(14)启动并将沉淀物排放至附近的污水井;S2,雨水的絮凝和过滤,包括雨水提升泵(19)、设于所述雨水提升泵(19)侧面的絮凝加药装置(20)和多介质过滤器(21),所述雨水收集池(11)和所述多介质过滤器(21)分别与所述雨水提升泵(19)进水口和出水口相连接,所述雨水提升泵(19)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21)之间的管道安装有管道混合器(22),所述管道混合器(22)与所述絮凝加药装置(20)相连接,雨水的絮凝和过滤的操作步骤如下:(1)雨水通过所述雨水提升泵(19)的加压输送至所述管道混合器(22);(2)所述絮凝加药装置(20)将所述絮凝剂灌入至所述管道混合器(22);(3)反应后的雨水运输所述多介质过滤器(21)进行絮凝沉淀物过滤;S3,雨水的消毒和净化,包括加氯消毒装置(23)以及连通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21)的除氯净化器(24),所述多介质过滤器(21)和所述除氯净化器(24)之间的管道安装有管道混合器(22),所述管道混合器(22)与所述加氯消毒装置(23)相连接;雨水的消毒和净化的操作步骤如下:(1)过滤后的雨水流经所述管道混合器(22)的同时,氯化消毒剂灌入所述管道混合器(22)并与雨水融合反应;(2)反应后的雨水灌入所述除氯净化器(24),通过所述除氯净化器(24)清理雨水中的微小杂质和漂浮物;S4,雨水的存储和回流,包括不锈钢清水池(50),所述除氯净化器(24)的出水端和日常用水点(53)均与所述不锈钢清水池(50)相连通,所述日常用水点(53)和所述多介质过滤器(21)的出水端之间设有回流导管(54),所述回流导管(54)周侧设有单向控制阀(55);雨水的存储和回流的操作步骤如下:(1)净化后的雨水输送至所述不锈钢清水池(50),方便所述日常用水点(53)的取用;(2)所述日常用水点(53)通过所述回流导管(54)将剩余的雨水输送至所述多介质过滤器(21);(3)所述加氯消毒装置(23)和所述除氯净化器(24)对回流的雨水消毒并投入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氯净化器(24)包括混合罐体(26)、设于所述混合罐体(26)上的存储罐体(28)、固定于所述存储罐体(28)底部的灌注导管(35)、安装于所述存储罐体(28)和所述灌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孟晓帆,张聿达,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城建发展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