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315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花洒,花洒包括进水管、盖板、面盖及第一转子。水流依次流经进水管、盖板、第一转子及面盖。面盖包括第一倾斜进水体。第一转子设置于第一倾斜进水体内,且可在第一倾斜进水体内转动。盖板盖设于面盖上,以将第一转子夹设于面盖与盖板。第一转子内设有转子孔。转子孔的内侧壁与转子孔的中心轴之间形成偏心角。第一倾斜进水体设有第一进水孔。水流经由第一进水孔冲击第一转子并使其转动,以使水流均匀地从面盖喷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花洒,通过使转子孔的内侧壁与中心轴之间形成偏心角,从而使水流发生旋转,出水水花形成颗粒状,出水力度均匀,提升用户淋浴体验。体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洒


[0001]本技术涉及卫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淋浴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花洒大多出水结构相对单一,有些花洒出水水花范围大但是水花分布不均匀且没有脉冲感,有些花洒出水具有脉冲感但是水花分布却比较集中,水花范围小,用户的淋浴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洒,实现出水水花范围大,且分布比较均匀,还有脉冲感。
[0004]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花洒。所述花洒包括进水管、盖板、面盖及第一转子。水流依次流经所述进水管、所述盖板、所述第一转子及所述面盖。所述面盖包括第一倾斜进水体。所述第一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内,且可在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内转动。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面盖上,以将所述第一转子夹设于所述面盖与所述盖板。所述第一转子内设有转子孔。所述转子孔的内侧壁与所述转子孔的中心轴之间形成偏心角。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设有第一进水孔。所述水流经由所述第一进水孔冲击所述第一转子并使其转动,以使所述水流均匀地从所述面盖喷洒出。
[0005]可选地,所述偏心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0006]可选地,所述偏心角大于10度且小于20度。所述第一转子包括转子主体及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转子主体的上端。所述转子孔设置于所述转子主体的中心。所述水流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孔冲击所述叶轮转动,所述叶轮带动所述转子主体转动。
[0007]可选地,所述转子主体的下端的端面为斜面。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水孔为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的侧壁的上端倾斜向下开设的凹槽,且所述第一进水孔的尺寸沿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的所述侧壁由外向内逐渐减小。
[0009]可选地,所述盖板包括第一封挡件。所述第一封挡件由所述盖板的下侧面向下凸出延伸。所述第一封挡件盖设于所述第一进水孔上。
[0010]可选地,所述面盖还包括出水面盖及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设置于所述出水面盖上。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围绕所述第一出水孔设置,且由所述出水面盖向上方延伸而成。所述出水面盖与所述进水管相互扣合。
[0011]可选地,所述面盖还包括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围绕所述第一出水孔设置,且由所述出水面盖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倾斜进水体内。所述第一转子的所述叶轮搭接于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转子主体的所述下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孔,且可在所述第一出水孔内转动。
[0012]可选地,所述花洒还包括第二转子、第二倾斜进水体、第二凸台、第二出水孔、第二进水孔。所述第二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二倾斜进水体内,且可在所述第二倾斜进水体内转动。
所述第二转子的叶轮搭接于所述第二凸台上。所述第二转子的转子主体的下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孔,且可在所述第二出水孔内转动。所述第二进水孔为所述第二倾斜进水体的侧壁的上端倾斜向下开设的凹槽,且所述第二进水孔的尺寸沿所述第二倾斜进水体的所述侧壁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二封挡件。所述第二封挡件由所述盖板的下侧面向下凸出延伸。所述第二封挡件盖设于所述第二进水孔上。
[0013]可选地,所述花洒还包括第三转子、第三倾斜进水体、第三凸台、第三出水孔、第三进水孔。所述第三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三倾斜进水体内,且可在所述第三倾斜进水体内转动。所述第三转子的叶轮搭接于所述第三凸台上。所述第三转子的转子主体的下端穿设于所述第三出水孔,且可在所述第三出水孔内转动。所述第三进水孔为所述第三倾斜进水体的侧壁的上端倾斜向下开设的凹槽,且所述第三进水孔的尺寸沿所述第三倾斜进水体的所述侧壁由外向内逐渐减小。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三封挡件。所述第三封挡件由所述盖板的下侧面向下凸出延伸。所述第三封挡件盖设于所述第三进水孔上。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花洒,通过在倾斜进水体上设置倾斜的进水孔,水流通过倾斜的进水孔进入,使水流具有冲击力,冲击转子转动,使出水水花均匀且具有脉冲感。此外,通过使转子孔的内侧壁与中心轴之间形成偏心角,从而使水流发生旋转,出水水花形成颗粒状,出水力度均匀,提升用户淋浴体验。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花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述实施例的花洒沿A

A线的剖面图。
[0018]图3为图1所述实施例的花洒的爆炸图。
[0019]图4为图1所述实施例的花洒的第一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所述第一转子沿B

B线的剖面图。
[0021]图6为图1所述实施例的花洒的盖板、转子及面盖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1所述实施例的花洒的盖板、转子及面盖的部分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参看图1及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花洒900。花洒900包括进水管100、盖板200、三个转子300及面盖400。水流依次流经进水管100、盖板200、三个转子300及面盖400,并从面盖400喷洒而出。盖板200盖设于面盖400上,以将三个转子300夹设于面盖400与盖板200之间。进水管100将盖板200和三个转子300罩设于其中,并与面盖400相互扣
合。
[0025]参看图2及图3,进水管100的第一端110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进水,第二端120与面盖400相互扣合。进水管100内还设有限位板130。限位板130与盖板200相抵接,以限制盖板200移动。在限位板130与进水管100的内侧壁之间留有进水通道140,以供水流通过。
[0026]参看图2及图3,盖板200包括多个第一封挡件210、多个第二封挡件220、多个第三封挡件230、扣件240及抵接件250。第一封挡件210、第二封挡件220及第三封挡件230由盖板200的下侧面向下凸出延伸。扣件240由盖板200的下侧面向下凸出延伸,且扣件240较第一封挡件210、第二封挡件220及第三封挡件230更加靠外侧。抵接件250由盖板200的上侧面向上凸出延伸,与进水管100的限位板130相抵接,以限制盖板200在花洒900内移动,同时使盖板200与进水管100之间留出过水间隙260以供水流通过。
[0027]参看图3

5,三个转子300具体包括第一转子310、第二转子320及第三转子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洒包括进水管、盖板、面盖及第一转子,水流依次流经所述进水管、所述盖板、所述第一转子及所述面盖,所述面盖包括第一倾斜进水体,所述第一转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内,且可在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内转动,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面盖上,以将所述第一转子夹设于所述面盖与所述盖板,所述第一转子内设有转子孔,所述转子孔的内侧壁与所述转子孔的中心轴之间形成偏心角,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设有第一进水孔,所述水流经由所述第一进水孔冲击所述第一转子并使其转动,以使所述水流均匀地从所述面盖喷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60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角大于10度且小于20度,所述第一转子包括转子主体及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转子主体的上端,所述转子孔设置于所述转子主体的中心,所述水流通过所述第一进水孔冲击所述叶轮转动,所述叶轮带动所述转子主体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主体的下端的端面为斜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孔为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的侧壁的上端倾斜向下开设的凹槽,且所述第一进水孔的尺寸沿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的所述侧壁由外向内逐渐减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第一封挡件,所述第一封挡件由所述盖板的下侧面向下凸出延伸,所述第一封挡件盖设于所述第一进水孔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还包括出水面盖及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出水孔设置于所述出水面盖上,所述第一倾斜进水体围绕所述第一出水孔设置,且由所述出水面盖向上方延伸而成,所述出水面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真刘梁高国跃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鹭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