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靶解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26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26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靶解靶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切削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移动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内部空间中;转动平台,与移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转动平台的表面设置有通孔;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夹持部,设置在转动平台上,夹持部与通孔相邻设置;以及驱动部,与至少一个夹持部连接,驱动部被构造成驱动夹持部;以及出源棒,竖直设置在主体框架内,出源棒适用于将两端被切削掉端塞的靶筒内的靶心顶出;其中,转动平台被构造成绕水平延伸的轴线转动以使靶件的顶端或者底端朝向切削组件。朝向切削组件。朝向切削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切靶解靶装置


[0001]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切靶解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核化工中用于辐照铅铋合金靶件的切靶解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众多ADS(Accelerator Driven Sub

critical System,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洁净核能系统)研究计划中,许多次临界堆冷却剂及散裂靶材料等都选用了液态铅铋合金,这主要是取决于LBE(液态铅铋共晶合金)的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和核特性。然而,使用液态铅铋合金作为反应堆的主冷却剂,也会带来比较棘手的难题,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放射性钋污染和去除问题。铅铋合金经过中子照射之后会产生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在管道中运行存在堵塞管道的风险,并且一旦泄露会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可能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在通过铅铋合金制备放射性钋时,圆柱形铅铋合金靶件装入靶筒内部后冲入氦气然后两端通过焊接密封,以满足密闭的要求。焊接后的靶件经过辐照后需要特定的解靶装置快速拆除靶筒,取出内部的铅铋合金。
[0003]目前常用的解靶方法为人工解靶,通过台钳固定靶件后用电锯切割,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少数靶件有设计针对特定尺寸形状的解靶装置,往往只对靶件一端进行切割,并且不具备通用性,切靶、解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或者其它方面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切靶解靶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切削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上;移动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的内部空间中;转动平台,与移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转动平台的表面设置有通孔;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夹持部,设置在转动平台上,夹持部与通孔相邻设置;以及驱动部,与至少一个夹持部连接,驱动部被构造成驱动夹持部;以及出源棒,竖直设置在主体框架内,出源棒适用于将两端被切削掉端塞的靶筒内的铅铋合金靶心顶出;其中,转动平台被构造成绕水平延伸的轴线转动以使靶件的顶端或者底端朝向切削组件。
[000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切靶解靶装置适用于对辐照铅铋合金靶件进行切靶解靶,铅铋合金靶件包括靶筒、设置在靶筒内的铅铋合金靶心、以及密封连接在靶筒的两端的端塞。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辐照铅铋合金靶件的切靶解靶装置,通过夹持组件固定靶件,利用移动组件对其定位,配合切削组件完成对靶件端塞的削切,通过转动平台对其进行翻转完成另一个端塞的削切,最后与出源棒配合将靶筒内的靶心顶出,能够高效的完成切靶、解靶,排除了手工切靶、解靶的安全隐患,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切靶解靶装置的立体图;
[0008]图2是图1所示的切靶解靶装置的正视图;
[0009]图3是图1所示的切靶解靶装置的右视图;
[0010]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铅铋合金靶件的剖视图;
[0011]图5是图1所示的切靶解靶装置的竖直移动组件的正视图;
[0012]图6是图1所示的切靶解靶装置的转动平台的立体图;
[0013]图7是图1所示的切靶解靶装置的夹持组件的剖视图;
[0014]图8是图7所示的夹持组件的俯视图;
[0015]图9是图1所示的切靶解靶装置的切削组件的立体图;以及
[0016]图10是图1所示的切靶解靶装置的切屑挡板及切屑盒的正视图。
[0017]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含义具体如下:
[0018]1‑
铅铋合金靶件;
[0019]101

靶筒;
[0020]102

铅铋合金靶心;
[0021]103

端塞;
[0022]2‑
主体框架;
[0023]1D220257
[0024]3‑
水平移动组件;
[0025]301

水平滑轨;
[0026]302

第一滑块;
[0027]4‑
竖直移动组件;
[0028]401

立柱;
[0029]402

竖直滑轨;
[0030]403

第二滑块;
[0031]404

导向孔;
[0032]5‑
转动平台;
[0033]6‑
夹持组件;
[0034]601

固定夹持部;
[0035]602

移动夹持部;
[0036]603

气缸;
[0037]7‑
切削组件;
[0038]701

减速电机;
[0039]702

铣刀;
[0040]8‑
出源棒;
[0041]9‑
第一回转台;
[0042]10

切屑挡板;
[0043]11

切屑盒;以及
[0044]12

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6]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申请的概念。
[0047]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申请。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表明了特征、步骤、操作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
[0048]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0049]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0050]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辐照铅铋合金靶件的切靶解靶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切靶解靶装置的正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切靶解靶装置的右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靶解靶装置,包括:主体框架;切削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空间中;转动平台,与所述移动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转动平台的表面设置有通孔;夹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夹持部,设置在所述转动平台上,所述夹持部与所述通孔相邻设置;以及驱动部,与至少一个所述夹持部连接,所述驱动部被构造成驱动所述夹持部;以及出源棒,竖直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内,所述出源棒适用于将两端被切削掉端塞的靶筒内的靶心顶出;其中,所述转动平台被构造成绕水平延伸的轴线转动以使靶件的顶端或者底端朝向所述切削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靶解靶装置,其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水平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底部;以及竖直移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靶解靶装置,其中,所述水平移动组件包括:水平滑轨,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第一滑块,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滑轨上;以及第一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所述第一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在所述水平滑轨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靶解靶装置,其中,所述竖直移动组件包括:立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竖直滑轨,竖向的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第二滑块,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竖直滑轨上;以及第二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丁吴久伟李勇官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