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式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24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式闸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闸阀达到可拆卸效果;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通过圆框与连接组件之间的配合设置,够通过连接组件去连接需要安装的管道,之后将带有连接组件的管道与圆框进行连接,从而能够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圆框与管道,且在拆卸的时候并不需要改变管道的形态就能进行拆卸,通过堵塞组件与排水组件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将堵塞组件从圆管上取出,在取出之后只需要旋转方向就能进行堵塞,在打开的情况下从排水组件中流出的水源可使水质检测人员进行检测,从而随时对管道内部流通的水质进行养护,该结构设计了多个不同出发点的出水处,则多个出水端均可从阀身上进行拆卸,从而使整个结构能够达到便于拆装的效果。便于拆装的效果。便于拆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式闸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闸阀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式闸阀。

技术介绍

[0002]闸阀是一个启闭件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闸阀通过阀座和闸板接触进行密封,通常密封面会堆焊金属材料以增加耐磨性,如堆焊1Cr13、STL6、不锈钢等,闸板有刚性闸板和弹性闸板,根据闸板的不同,闸阀分为刚性闸阀和弹性闸阀,闸阀的启闭件是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不能作调节和节流,闸阀关闭时,密封面可以只依靠介质压力来密封,即依靠介质压力将闸板的密封面压向另一侧的阀座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这就是自密封。大部分闸阀是采用强制密封的,即阀门关闭时,要依靠外力强行将闸板压向阀座,以保证密封面的密封性,但现有技术中在需要闸阀拆卸的情况下并不能便捷的完成拆卸。
[0003]中国公开号CN113898751A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拆卸的弹性座封闸阀,涉及便于组装拆卸的弹性座封闸阀
,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进水孔,所述阀体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式闸阀,包括阀身(1)和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框(3),所述圆框(3)的表面套接有连接组件(4),所述阀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管(5),所述圆管(5)的上表面连通设置有堵塞组件(6),所述堵塞组件(6)的顶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式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阀身(1)的两端,且两端的两个所述连接板(2)均连接有一个圆框(3),其中一个所述圆框(3)的上表面连通设置有固定管(8),所述固定管(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长管(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式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管(9)的表面与所述圆管(5)的表面缠绕连接,所述圆管(5)远离所述阀身(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板(10),所述圆板(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用于卡接所述长管(9)的卡块(11),所述长管(9)靠近所述卡块(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堵塞柱(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式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旋转框(401)、内板螺纹框(402)和固定板(403),所述旋转框(401)的内壁与所述圆框(3)的表面套接,所述内板螺纹框(402)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框(401)的内壁,所述固定板(403)的背面与所述旋转框(401)的一侧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管道式闸阀,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紫荣吕紫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沪工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