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相堆叠交错直流制氢变换器
[0001]本申请涉及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相堆叠交错直流制氢变换器。
技术介绍
[0002]氢能是替代化石能源、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具有来源丰富、能量密度高、与储电之间有良好的互补性以及制运储方便灵活的优点,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另外,在风光制氢系统中,电解槽作为DC/DC变换器的负载,起到将电能转化为氢能的作用,且电解槽具有较好地适应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随机性的能力。
[0003]传统单相Buck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法成熟等优势,但存在输入电流断续、输出纹波电流过大和功率等级较低等缺点。结合堆叠交错技术,不仅实现降压功能,还能减小电流纹波,利于功率开关器件的选型。随着电力电子设备的容量和功率逐步提高,变换器中功率器件的可靠性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大功率变换器中功率器件开关应力较大的问题,堆叠交错技术大量运用于实际系统中。堆叠交错变换器已成为大功率电源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相对于传统大功率电源集中供电模式,前者可以有效地扩展电源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相堆叠交错直流制氢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3个变换器桥臂、6个滤波电感和4个滤波电容;所述3个变换器桥臂由12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12个二极管构成,包括:晶体管S
a1x
和晶体管S
a1y
、晶体管S
a4x
和晶体管S
a4y
构成的变换器1号桥臂,晶体管S
b3x
和晶体管S
b3y
、晶体管S
b6x
和晶体管S
b6y
构成的变换器2号桥臂,晶体管S
c5x
和晶体管S
c5y
、晶体管S
c2x
和晶体管S
c2y
构成的变换器3号桥臂;每个所述晶体管均并联一个所述二极管;所述3个变换器桥臂为并联连接;所述滤波电感为电解槽侧滤波电感,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感L3、电感L4、电感L5和电感L6;所述滤波电容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其中,所述电容C1和所述电容C2为直流侧滤波电容,所述电容C3和所述电容C4为电解槽侧滤波电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相堆叠交错直流制氢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S
a1x
和所述晶体管S
a1y
构成第一半桥,所述第一半桥的主控开关为所述晶体管S
a1x
;所述晶体管S
a4x
和所述晶体管S
a4y
构成第二半桥,所述第二半桥的主控开关为所述晶体管S
a4y
;所述晶体管S
b3x
和所述晶体管S
b3y
构成第三半桥,所述第三半桥的主控开关为所述晶体管S
b3x
;所述晶体管S
b6x
和所述晶体管S
b6y
构成第四半桥,所述第四半桥的主控开关为所述晶体管S
b6y
;所述晶体管S
c5x
和所述晶体管S
c5y
构成第五半桥,所述第五半桥的主控开关为所述晶体管S
c5x
;所述晶体管S
c2x
和所述晶体管S
c2y
构成第六半桥,所述第六半桥的主控开关为所述晶体管S
c2y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三相堆叠交错直流制氢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半桥的占空比均为D;所述滤波电感的计算公式为:所述滤波电容的计算公式为:式中,ΔI
L
为每相电感电流纹波值,f
s
为开关频率,D为占空比,V
o
为输出电压,V
s
为输入电压,Δu为输出电压纹波值,N为变换器并联相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三相堆叠交错直流制氢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堆叠交错直流制氢变换器的工作过程为6个阶段,包括:阶段1(t0‑
t1)、阶段2(t1‑
t2)、阶段3(t2‑
t3)、阶段4(t3‑
t4)、阶段5(t4‑
t5)、阶段6(t5‑
t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三相堆叠交错直流制氢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段1(t0‑
t1)的工作过程包括:t0时刻所述晶体管S
a1x
导通,所述电感L1充电存储能量,电感电流电流i
L1
处于上升阶段;所述晶体管S
b3x
和所述晶体管S
c5x
关断,所述电感L2通过二极管续流释放能量,电感电流i
L2
下降;所述晶体管S
a4y
导通,所述电感L3充电存储能量,电感电流i
L3
处于上升阶段;当到达t1时刻时,所述晶体管S
a1x
关断,所述电感电流i
L1
达到最大值,在所述阶段1(t0‑
t1)中,总输出电流i
o
逐渐上升,所述t1时刻的所述总输出电流i
o
达到最大值,所述电容C3和所述电容C4处于充电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三相堆叠交错直流制氢变换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程,李旭姗,郭英军,孙鹤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