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510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16
一种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包括第一预制块组和第二预制块组,第一预制块组包括多个第一预制块,第二预制块组包括多个第二预制块,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多个第一预制块和多个第二预制块分别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沿第二方向拼接,以使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与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连接。该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能够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缩短混凝土坝浇筑时间,降低施工环境要求和施工难度,更有利于混凝土坝浇筑。利于混凝土坝浇筑。利于混凝土坝浇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坝在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混凝土坝中,尤其是高坝中,为进行基础灌浆、排水、安全监测、检查维修、运行操作和坝内交通等,一般会在大坝内部不同高度处设置廊道,如基础灌浆廊道、排水廊道和交通廊道等。
[0003]现有的混凝土大坝坝内廊道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整体浇筑型式,大坝浇筑至廊道底板高程后,立模浇筑廊道钢筋砼达一定强度后继续浇筑大坝,此种整体浇筑结构型式浇筑时大坝不能同时浇筑,须廊道浇筑完成后方可进行大坝后续浇筑施工,施工周期较长,且混凝土振捣对模板要求较高;第二种是直墙现浇顶拱预制组合式,大坝浇筑至廊道底板高程后,立模浇筑廊道直墙段钢筋砼达一定强度后继续,将已预制顶拱钢筋砼与直墙段组合后再继续浇筑大坝,此种结构型式节约了部分时间,同时难度较第一种降低,但是浇筑时同样不能与大坝同时浇筑,施工周期长;第三种即廊道整体预制成门洞型结构拼装式,大坝浇筑廊道地下结构的同时可对廊道进行预制,大坝浇筑至廊道底板高程时可即可对廊道进行吊装后再继续浇筑大坝,大大缩短大坝整体施工周期,但该类型须对预制廊道进行吊装,须用到重大型机械进行吊装,对施工条件和环境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及其施工方法,其能够在保证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缩短混凝土坝整体浇筑时间,降低施工环境要求和施工难度,更有利于混凝土坝浇筑。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包括第一预制块组和第二预制块组,第一预制块组包括多个第一预制块,第二预制块组包括多个第二预制块,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多个第一预制块和多个第二预制块分别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沿第二方向拼接,以使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与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连接,其中,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0007]可选地,两个第一预制块之间的拼接缝与两个第二预制块之间的拼接缝沿第二方向错位设置。
[0008]可选地,多个第一预制块包括多个中间预制块和两个边缘预制块,一个边缘预制块、多个中间预制块和另一个边缘预制块依次拼接,中间预制块的长度等于第二预制块的
长度,边缘预制块的长度为第二预制块的长度的一半。
[0009]可选地,第二通槽的槽底边缘设有排水沟,排水沟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通槽的延伸方向,且排水沟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
[0010]可选地,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拼接槽,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拼接槽,第二预制块伸入第一拼接槽内,第一预制块伸入第二拼接槽内,以使第一预制块组和第二预制块组拼接。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包括:浇筑第一坝体至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的底板高程,同时,制备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的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其中,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在第一坝体的表面拼装多个第一预制块和多个第二预制块以形成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其中,多个第一预制块和多个第二预制块分别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沿第二方向拼接,以使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与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连接,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在第一坝体和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上继续浇筑第二坝体以形成混凝土坝。
[0012]可选地,在第一坝体的表面拼装多个第一预制块和多个第二预制块以形成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包括:在第一坝体的表面交替吊装第二预制块和第一预制块以形成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
[0013]可选地,多个第一预制块包括多个中间预制块和两个边缘预制块,中间预制块的长度等于第二预制块的长度,边缘预制块的长度为第二预制块的长度的一半;在第一坝体的表面拼装多个第一预制块和多个第二预制块以形成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包括:在第一坝体的表面吊装两个第二预制块;在两个第二预制块上依次吊装一个边缘预制块和一个中间预制块;在第一坝体的表面继续交替吊装第二预制块和中间预制块直至最后一个中间预制块吊装完成;在最后一个中间预制块的侧面吊装另一个边缘预制块。
[0014]可选地,在第一坝体的表面拼装多个第一预制块和多个第二预制块以形成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包括:在第一坝体的表面拼装多个第一预制块和多个第二预制块,并在拼装过程中在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之间设置止水带;在第一坝体的表面拼装多个第一预制块和多个第二预制块以形成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之后,方法还包括:向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的拼接缝内注浆以将拼接缝封闭。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包括第一预制块组和第二预制块组,第一预制块组包括多个第一预制块,第二预制块组包括多个第二预制块,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多个第一预制块和多个第二预制块分别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沿第二方向拼接,以使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与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连接,其中,第一方向平行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上述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分别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划分成多个预制块,通过预制块拼接形成,预制块的加工可以与浇筑混凝土坝坝体同时进行,缩短了混凝土坝的整体浇筑时间,节约了施工时间和施工成
本;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的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分开预制后再进行装配,装配重量较现有的廊道结构形式更轻,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要求较低,便于实施和推广;此外,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通过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上下拼接形成,能够承受更大的侧向力,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中第一预制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坝廊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块组和第二预制块组,所述第一预制块组包括多个第一预制块,所述第二预制块组包括多个第二预制块,所述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多个所述第一预制块和多个所述第二预制块分别沿第一方向依次拼接,所述第一预制块和所述第二预制块沿第二方向拼接,以使所述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预制块之间的拼接缝与两个所述第二预制块之间的拼接缝沿所述第二方向错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预制块包括多个中间预制块和两个边缘预制块,一个所述边缘预制块、多个所述中间预制块和另一个所述边缘预制块依次拼接,所述中间预制块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预制块的长度,所述边缘预制块的长度为所述第二预制块的长度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的槽底边缘设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通槽的延伸方向,且所述排水沟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二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拼接槽,所述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拼接槽,所述第二预制块伸入所述第一拼接槽内,所述第一预制块伸入所述第二拼接槽内,以使所述第一预制块组和所述第二预制块组拼接。6.一种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浇筑第一坝体至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的底板高程,同时,制备混凝土坝廊道结构型式的第一预制块和第二预制块,其中,所述第一预制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预制块相对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二预制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磊刘其文吕锋黄晶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